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罗马是如何将地中海变为内湖的?

罗马帝国作为西方历史上首个囊括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军事实体,曾被无数史学家津津乐道,不过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的前身,仅仅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蕞尔之邦,与同时期的其他城邦国家相比,罗马并无特殊之处。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之下,罗马人最终异军突起,一跃而成为统一地中海的绝对力量,那么促使罗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罗马人又是如何将辽阔的地中海变为自己的内湖呢?

公元前三世纪之前,罗马与意大利半岛上并存的诸多城邦国家并无二致,除罗马之外,伊达拉里亚、山南高卢、萨莫等城邦同样雄踞一方,而且从文明程度和实力对比上看,罗马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劣势。然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罗马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在吸取了其他城邦的先进经验之后,罗马很快在各个城邦中脱颖而出。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截止公元前290年前后,罗马已然成为意大利半岛中部的霸主。

然而此时的罗马还算不上一个帝国,其势力也仅仅局限在意大利半岛的范围之内,在此之前的雅典和斯巴达同样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取得过类似的成就。显而易见,若想成就后来鼎盛时期的规模,罗马必须从陆地走向海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意大利半岛南部的西西里岛。此刻占据西西里岛的是地中海地区的商业强权迦太基,这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型帝国,它不仅依靠庞大的舰队维持着地中海的制海权,还四处建立殖民地。不客气地说,初期的罗马在与迦太基的交锋中丝毫不占优势。

在罗马忙于意大利半岛内部的争霸时,支撑其推进战争的资本为意大利腹地的农业。与早先的希腊文明相比,意大利半岛显然比伯罗奔尼撒半岛拥有更优越的农业条件,不过这只能保证罗马可以成长为一个大一号的“希腊文明”,想要称霸地中海必然要挑战迦太基的制海权。也就是说,此刻的罗马面临一个转型性问题,即如何从陆地走向海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接连三次爆发的“布匿战争”为罗马征服迦太基扫清了障碍。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历来擅长陆战的罗马军队首次领教了迦太基海军的威力,迦太基将领甚至明言:“没有迦太基海军的同意,罗马人就算在地中海里洗手都不可能。”

深受刺激的罗马决心大力发展海军,于是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罗马逐渐取得上风。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向意大利半岛突击,尽管其一度威胁到罗马,但最终被占据主场优势的罗马军队击败,这也意味着迦太基在海洋和陆地两个方向上完全失去主动权。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后,迦太基被罗马彻底消灭,作为胜利者的罗马人攫取了西西里岛、西班牙和北非等地区。换句话说,地中海西半部已经没有哪支力量能够与罗马抗衡,而罗马人要做的就是挥师向东,同盘踞在此的马其顿、塞琉古和托勒密等王国争雄。

公元前214年至公元前205年,马其顿战争持续将近十年,结果是马其顿和希腊地区尽数归于罗马,而后者不仅获得了土地,同时也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确立了对希腊的优势,罗马已经开始向一个帝国过渡了。公元前52年,高卢(今法国)并入罗马;公元前31年,埃及并入罗马;公元43年,罗马攻入大不列颠。在接连不断的征服战争期间,罗马也曾经历过短暂的和平,如公元前20年与帕提亚签订和平协议,但也仅仅是为后来入侵幼发拉底河流域蓄势而已。

此后罗马尽管与周边民族互有拉锯,但疆域大体维持在地图所示的水平上,而这也是西方帝国所能达到的极限。

文:闫老师,图:风长眼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中,意大利为何加入轴心国阵营?扩张野心巨大、战略目光短浅
九上历史《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点+练习题
嗜血的战斗民族——罗马共和国的兴起
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如何成为西方世界最早的地中海海上霸主?
第一次布匿战争1:西西里岛
从农耕社会到商业取向,阐述布匿战争对罗马社会结构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