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的生命力
    4月18日,我受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邀请出席了由语文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及《教育》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论坛”。
    论坛讨论的主题大致是:语文课程改革,即所谓“课改”。有人认为”现有语文课完全被政治课、历史课等其他课程侵犯了,脱离了语文课本身“,有人主张“语文课必须培养孩子们的综合文化素质”。而我则第一次了解到,中国语文教学目的早在1963年就确定:“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以前我的中文水平极差,七年前还一句中国话都不会,一个中国字都不会写。中文是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语言,外国人只懂语言远远不够,必须了解背后的文化,这叫做学“语(和)文”----其实中国人也是一样。
    因此我不赞成中国的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英语,这会影响他们掌握中文的程度:中国家长要求子女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而且家长和学生似乎把50%左右的精力放在学英语上。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言,13岁开始学英语,18岁开始学汉语,17岁时考TOFEL几乎拿了满分,开始作日英-英日翻译,汉语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于学外语来说,关键不在于学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方法和策略是否正确。
    而另一方面,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不上,停滞不前,80%以上的可能就是因为语文基础不够牢固。一个中学生是不可能完全靠外语思考事情的,国语的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极为重要,它甚至决定一个孩子的外语能力。
    我想趁“课改”的机会说一点:在全中国人民盲目执迷于英文教育的形势下,中文的生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国“中文试卷”火了,难倒一众中国学生,像不像学英语的你
观课感悟之——关于英语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思考
语文之痛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今日头条
学好普通话,走遍澳洲都不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