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赋宁谈怎样学英语——大家老文很有启发!
李赋宁(1917年3月—2004年5月10日),中国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李赋宁祖籍陕西蒲城,1917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1939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41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1941年-1946年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英语系学习,1948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到中国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李赋宁2004年5月10日因癌症逝世,享年87岁。
李赋宁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古英语等多种外语,治学范围广阔。他着有《英语史》、《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漫谈英语学习》、《英语学习经验谈》等;译有《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约翰生〈莎士比亚戏剧集〉序》等;编纂了《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合编)、《英语学习指南》等多部编着;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赋宁还是一位教育家。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开设了专业英语、专业法语、英语史、古英语、拉丁语、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英国文学、16、17世纪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研究、欧洲文学史、西方文学批评、英国文学史、法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莫里哀专题、汉英翻译等课程。

 今天我谈谈怎样学英语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科学和文化水平,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一个问题是如何引起和提高对于学习外语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以先学一些外语的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以便使外语学习更加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例如,我们学一句英语格言: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要检验布丁必须去吃它)。毛主席在《实践论》里也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自去尝尝。我们学习外语也应该重视实践,必须经常地、大量地练习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技能。有了足够的实践才能学会和掌握外语。儿歌和歌谣对学外语也会起帮助的作用,因为歌谣一方面语言明白易懂*另一方面音乐性和图画性也很强,容易记忆和背诵。例如,英国十九世纪女诗人Christina Rossetti 写的“Who has seenthe wind?”(谁看见过风?):
  Who has seen the wind? 谁看见过风?
    Neither I nor you; 我没有,你也没有;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但当树口十抖动时,
    The wind is passing through.风便畅通无阻。
  Who has seen the wind? 谁看见过风?
    Neither you nor I; 你没有,我也没有5
  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但当树儿低头时,
    The wind is passing by.风儿经过嗖嗖。
  背诵歌谣可以巩固所学外语的语法和词汇,并进一步了解所学外语国家人民的心理和思想感情。再说一个谜语:
  Runs all day and never walks,整天奔跑,从不走路,
  Often murmurs, never taLks;时常自言自语,从不说话;
  It has a bed and never sleeps;有床不睡觉;
  It has a mouth and never eats.有口不吃饭。
打一物。谜底是river(河)。现说明如下:河流整天奔跑(runs=flows),从不走路。河流时常切切私语(murmur这一动词既可以解释为‘小声说话’,也可以解释为‘水声潺潺’),河流当然不会说话,河流有个床(bed=the bottom of a river=河床、河身、河底),但不是用来睡觉的。河流有张口(mouth=the place where a river enters the sea=河流入海处)?但不是为了吃饭。这个谜语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下面谈谈;如何练习英语的语音和语调。英语的48个音素必须发音正确,不能含混,似是而非。我教过的学生有些人常把green(绿颜芭)念作grain(粮食),see(看)念作say(说),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元音[i:]和双元音[ei]决不能混同起来。其它的音素,也不例外。例如,有人把双元音[ei]和双元音[ai]分不清楚,他打算说: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today(今天我要去医院),但实际上说成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to die(我要去医院去死)。这种笑话就是发音不准确所造成的。要把音素的发音练得十分准确,必须借助于国际音标,因为国际音标十分精确细致,不是其它标音法所能代替的。辅音也要念得准确。例如[p]和[ b ]。当我们发[p]音时,我们发出的气流要强,能吹灭一根蜡烛。当我们发[ b ]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试比较 Thrre are pears in the garden(果园里有梨)和 There are bears in the garden(动物困里有熊)。当我们念pears时,要能吹灭蜡烛,念bears时,就不能这样要求。其次,语调会影响意思,必须充分注意。同一句话,用升调和用降调就会表示不同的态度和情绪。例如,Please open the window(请打开窗子)。这句话若用升调,就表示请求的口气,若用降调,就表示不礼貌的下命令的口气。英语语调十分复杂,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英语发音,还有一个速度问题。试比较下列三句话:

  I bought a bike.(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It's a bike I bought. (这是我买的自行车)
  But it's a bike that I bought. (但是这是我买的自行车)
这三句话,尽管字数多少不同,但每句话都只有两个词(也就是两个音节)是重读的,其余的词都是非重读的。英语发音的速度取决于重读音节的多少,而非重读音节的数目却是无关紧要的。根据这个原则,上面三句话的发音所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相等的,因为第二句话里的非重读音节It's,和第三句话里的非重读音节But,it's和that,都应以很快的速度轻轻带过,而着重突出两个重读音节bike和bought.掌握了这个原则,我们就能学会英语的轻重分明的语调,就能正确地念出英语抑扬顿挫的节奏,以便用英语充分、完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以上所说的都有关如何练习英语的语音和语调。我着重谈这个问题,因为准确的语音、语调是记单词的基础,是进行朗读的基础,因此也是训练理解、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单词的正确读音把它的意思弄清楚、搞准确。随后就应该把单词合成短语或词组。分成词组后进行朗读才算是真正领会了内容的朗读。例如 Forest fires are often caused by cigarette ends that peopte throw away carelessly(森林火灾常由人们随手扔掉的烟头所引起)。这句话应分成下列词组:forest fires,are often caused,by cigarette ends,that people throw away carelessly.把句子分成词组进行真正领会内容的朗读是学习外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在分词组的活动中包括了对句子语法结构的分析,从而可以弄清楚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但更重要的活动是根据词义把词组合起来,综合成完整的概念,通过这个途径来透彻理解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这种动脑筋的朗读对于记单词和短语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样做就避免了孤立地、机械地死背硬记,而是通过具体的内容和词的自然的搭配来记单词,结果印象一定更深,对词义的理解也一定更为透彻。我想谈一谈一词多义的问题。在英国十九世纪作家William Cobbett写的一篇回亿他育年时代学习语文的文章里有一个单词 thoughtless.这个词的构词法不难分析:名词thought(思想)+形容词惊、词尾—less(表示‘缺少’的意思)。英汉词典thoughtless条下共有四个词义:①不用思想的,不动脑筋的;②不小心,鲁莽,②没有思想的,愚蠢;④不体贴别人的。我的对照上下文来看,就会发现thoughtless在这里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不体贴别人的’,因为作者所强调的概念是在最吵闹的环境中专心学习,因此他所说的 the most thoughtless of men 指的是吵闹得最厉害的人。什么样的人吵闹得最厉害?当然是不体贴别人的人。所以在这个具体的上、下文中,thoughtless和‘聪明’或‘愚蠢’的概念不发生关系,而是和‘想到别人’或‘不想到别人’发生关系。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单词,就一定能记住,不易忘掉。同志们应该学会使用以英语解释词义的英语词典,为什么?因为阅读科学文献一定要概念明确。英汉词典往往只给一个汉语译名,这个汉语译名本身的含义可能并不完全相当于原来那个英语单词的词义。因此有时查了英汉词典,仍感到理解得模模糊棚。至于以英语解释词义的英语词典,所用的方法是给每个词都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查了这种词典往往理解得更加清楚。例如,quantum mechanics,英汉词典解释为‘量子力学’,而英英词典则下一定义:
a mathematical theory in physics which starts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energy is not infiniteIy divisible and deals with atomic structure and phenomena by the methods of quantum theory
  (物理学当中的一种数学理论,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一种假设,即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同时这个理论运用量子理述的方法来研究原子结构和现象)。
在查字典时,除了要寻找合适的词义外,还应注意一下所查的那个词的词源意义。例如,geology(地质学):geo(地球)+logia(科学,学问),geography(地理学):geo(地球)十graphia(写作、图画),astronomy(天文学):astron(星球)十nomos(规律、体系)。经常注意词源就会增加、扩大对构词法的知识,培养我们分析词义的能力。上面说到语音、语调问题,要使语音、语调达到准确、自然的话度,需要多听、多练。接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说得流利,说得自然。中国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能够达到语音、语调的准确,但要说得流利、自然却不容易。原因可能是我在上面所提到的情况,即我们习惯于发单个音,有多少音节就发多少单音,我们不大习惯在单位时间内除了读出重读音节外,还要很快地发出许多意义上连贯的非重读的音节。说汉语时我们的呼吸习惯和说英语时的呼吸习惯不相同,因此说英语时我们常常感到上气不接下气。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必须多进行朗读、而且要练习快速朗读。—方面要读得快,另—方面还要读得准确、清晰、富有表情。另外一个困难就是说英语时,我们往往感到思路迟钝,想不起适当的词或短语,因此停顿、犹豫,不能通达流畅,也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要想克服这个闲难,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多阅读英文书报,丰富词汇,扩大知识,争取多说多练。我们同时需要两方面的知识:①语言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②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world)。有了这两种知识,就能说得流利自然,圆满自如。练习听力时,要听整体,不要被个别生词难倒,而忽略了大意。要学会抓重点,不要只听孤立的词和孤立的句子,而要听懂一整段话的内容。听的时候要注意,要用心,但不要紧张。在多听多练的同时,必须多读书,扩大知识领域,关心时事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为了提高听的能力,我们迫切需要上述两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关于世界和社会的知识。训练听力时,可以区别精听和泛听。精听的目的在于模仿以英语作为本族语的英国或美国受过教育的成年人的话语,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纠正自己的发音,同时巩固自己所学的语法、句型、词汇和短语。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精听自己专业的内容。泛听的目的在于训练抓大意的本领,必须听成段的内容,不要听孤立的句子,更不要只听个别的单词。泛听的内容可以是对话、故事、新闻广播、时事报导和评论、科普等。

  下面谈谈如何训练阅读的能力。阅读也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的目的在于训练理解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和熟练,因此阅读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泛读主要是快读、浏览,而且是默读。快读是最自然的阅读方法,浏览是训练抓大意本领的有效方法,默读则有利于思考。无论是精读或是泛读都是以默读为主。有人说不会默读,就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就无法大量吸收有用的知识,也就很难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独立思考。朗读的作用在于帮助记忆,训练语音、语调。大量吸收知识和培养阅读的能力,不能靠朗读。精读的内容,文〖因电子书图像模糊此处暂缺〗是不及物动词)还要学会运用非谓语动词,尤其是分词的用法。此外,还应注意定语从句的结构,学会写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学会主句、从句的安排,等。掌握了这些基本功之后,就要放开胆子运用词汇(同义词、反义词),要学会用一系列的同义词来抒情或制造气氛。例如写阴郁的下雨天气,就可以用动词 drizzle ,形容词 chilly ,副词 mournfully ,等写景抒情。写随笔杂感一类的文章,要写得活泼、轻快、多变化。同义词的纯熟运用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例如,写沉默寡言,就要不仅会用 silent , reserved ,还要会用 taciturn,laconic ;写轻信易欺,就要会用 dupe , gullible 等词。总之,要学会用英语表达意思时善于变化。切忌从汉语概念出发,生翻硬译。写英语时,要胸有成竹,心中先要有整篇或整段的大意,然后一气呵成,再细加修改,一点一点堆砌拼凑起来的文章,效果不可能令人满意。学生若苦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我看还是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教师的讲课内容,阅读的书籍,外宾的讲演,外语电影等)写提要和自己的感想。这样不会太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写出来可以帮助复习巩固,必然言之有物。此外。还可以用英语记日记或周记。不要记日常琐事,而要记每日或每周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和自己体会最深,感触最多的事情,更重要的训练是用英语作读书笔记,写实验报告,作论文摘要,为用英语进行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最后,谈一谈教学法问题。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和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教学法(structural approach)都只注重语言形式,可以称为一向度教学法(one-dimensional approach)。到了六十年代有了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除了语言形式以外,还要注意语言形式是否适合具体的情景(例如,在教室、家庭、邮局、医院等不同情景下应该使用那些恰当的语言形式),因此就有了二向度教学法(two-dimensional approach)。到了七十年代,又有了功能教学法(functional approach,又称为概念教学法 notional approach),除了语言形式和情景以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功能是什么。在具体的情景下使用适合于该情景的语言形式必须真实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思想。你所选用的语言形式能不能真正表达你的思想和态度。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相信还是怀疑别人说的话。要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必须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语言形式必须为语言功能服务。因此,考虑教学方法时,就要同时考虑三个因素:①语言形式,②情景,③语言功能。这样就有了三向度教学法(three-dimensional approach)。我们学习语言形式时,一定要考虑到语言的功能。伦敦大学英语教授 Widdowson 注意到下述的语言现象,即英语的析使句可以用来表示四种不同的功能:①说明操作方法:Bake the pie ina slow oven(用文火焙烤点心);②发出邀请:Come for dinnertomorrow(明天来我家吃饭);②发出劝告:Take up his offer(接受他的条件),④作祷告: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饶恕我们的罪恶)。最新的教学法是三向度的功能教学法。我们应该编写或引进采用这种新教学法的教材。我们自学英语的同志也不要忽视语言的社会功能,还应提高四会能力,真正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获得交流的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争取外语“过关”
  不久以前有机会听到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关于外语学习问题的讲话。陈毅同志号召我们学习外语的师生努力使我们的外语学习能够“过关”,并不断提高我们的外语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各国人民的斗争和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服务。我听了这个讲话受到很大鼓舞。现就如何争取外语学习能够“过关”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我觉得学习外语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才有饱满持久的动力;接着就是要培养起学习外语的兴趣。兴趣并非天生的,必须有意识地培养。我小时候听大人说法国人把鸟儿叫作l'oiseau,觉得声音有趣,又学了一句法国成语Petit a petit l'oiseau fait son nid(意思是:鸟儿一点一点地搭起它的窝),我觉得内容有趣,声音悦耳:就对法语发生了爱好。后来上大学学法语时,幼年的深刻印象加强了我学法语的兴趣。对于成年人来说,听一些外语成成语、格言或短诗也是很有好处的,有利于提起学习外语的兴趣。但是,仅从感性认识出发培养外语学习的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把感性实践提高到理性归纳和分析,这就是为什么要学外语语法的理由了。
    怎样打好结结实实的语法基础呢?首先要抓动词。无论学哪一种外语部不例外,尤其是学英、德、法语。学习语法主要是学名词和动词的用法。名词的用法在英、德、法语中比较简单,因为变化不多;但动词的变化在这三种语言里都相当复杂。因此.语法学习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学会动词的用法。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最常犯的错误大都出在动词身上。检验外语基本功的最中心环节也就在动词。初学者一方面要背诵、抄写基本动词的变化(例如,经常念诵法语je vais, tu vas , il va , nous allons , vous allez , ils vont ;德语 trinken , trank ,getrunken ; 英语 break , broke , broken 等),另一方面还要透彻了解动词时态、语态变化的规律。要掌握这些规律必须通过足够的笔头练习,必须用笔头练习来巩固口头练习。掌握了名词和动词后,说出或写出的句子就有了骨架,就能立起来、站住脚。下一步就是学会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等的用法,使说出来或写出来的句子确实能够正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外语的好方法。上面已经说过,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要通过感性认识(听外语成语、格言、短诗、童话等),朗读和背诵是感性实践的重要环节。朗读和背诵的内容不限于成语、格言、短诗、童话等,而应扩大到从某一外语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范文,把它们作为反复揣摩、模仿的蓝本。例如,莎士比亚写的罗马史剧 Julius Caesar (《裘力斯?凯撒》)中 Brutus 的演说:“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 more ”(并不是我不爱凯撒,而是我更爱罗马)(第3幕,第2场);又如培根的名文 Of Studies:(《论读书》):“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等。朗读和背诵能帮助我们做到字正腔圆,对于语音、语调的好处自不待说;尤其重要的是它对我们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们提高用外语表达(说、写)思想感情的能力。
  抄写也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方法。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验,当静不下心来学习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下来抄写一段书。这样可以便你变得心凭气和,可以逐渐高度集中你的注意力来理解、思考你正在读的那本书的内容。抄写的好处还不止此。它可以训练你书写的准确性(拼法、标点符号等),并且帮助你纠正语法上的毛病,巩固你对片语、习惯语的掌握,唤起你对句子结构更有意识的注意。这是因为你在抄写时势必把一句话拆成若干词组(每一词组都代表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概念),把每一组词都抄写正确,可以训练你对拼写、语法、词汇、片语等方面细节的准确性。当你把一句话的各个词组都抄写完毕,回过头来再读一下你所抄写的整句,并与书上的同一句再校对一遍时,对整个句子的结构就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做对于造句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好处的。英国19世纪女小说家 George Eliot (Mary Ann Evans)说她每天都要抄写一页德语和一页法语文章,作为学习外语的经常练习。沙写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精读之外还必须浏览,必须进行大量泛读。初学者有一个难关,就是词汇关。常听学生说某书生词太多,啃不动,要求教师发词汇表。词汇要日积月累,不是一下子就能领会几千个的。但要学会比较科学地记生词的方法。其中重要的在于学会串连,切忌孤立地记单词。串连学习词汇的方法最好是经常查问用外语解释的外语词典。例如,英语的 Little Ocford Dictionary (《牛津小词典》),Pocket Ocford Dictionary (《袖珍牛津词典》),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高级学生词典》)等都可以用。好处很明显。例如, brave 一词,你如果查郑易里《英华大辞典》,你只知道它的汉语解释“勇敢的”,但如果查用英语解释的英语词典,你就学到了 courageous , bold , daring 等好几个同义单词。查英语解释的词典,不仅可以学到许多同义词、反义词,还能学到许多同义、反义片语,这对于扩大词汇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查外语解释的外语词典也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原文。例如, loaded dice (铅心股子)一词,《综合英汉大辞典》解释不清,一查C0D(《简明牛津词典》)就一目了然。在阅读中要学会如何串连同义词、反义词的本领。例如:The Gadfly , Part Ⅱ , Chapter Ⅲ (《牛虹》第二部,第三章)中几个例子:“There's sorthing not clean about a man who sneers at everything. It fairly disgusted me the other day at Fabrizi's debate to hear the way he cried down the reforms in Rome, just as if he wanted to find a foul motive for everything.”(嘲笑一切的人,心地是一定有些不纯洁的。就像那天法布列齐家里的那一场辩论,他把罗马改革会骂得那么一钱不值,似乎对一切事情都要找出一种卑鄙龌龊的动机来,我就大不高兴)。这里可以注意 not cIean (不纯洁)和 disgust (令人发呕)的紧密关系,把它们串连起来。 not cIean 当然不是指身体干净或不干净,而是指性格上有惹人厌恶之处,这样就把not clean 和 disgust 很自然地串连了起来。 sneer at everything (嘲笑一切)和 find a foul motive for everything (对一切事情都要找出肮脏的动机)就更容易相互串连了。又如:“It's the principle of the thing that's wrong, not the bebaviour of this man or that.”“What principle? the temporal power of the Pope? ”“ Why that in particular? That's merely a part of the general wrong. ”(“错误是在于事情的原则上,跟这个人或那个人的行为没有关系。”“什么原则?教皇的世俗权力吗?”“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这一点呢?这不过是总的错误的一部分而已。”)在这里 general(总的)和 in particular (特别地)是反义词,可以相互串连, general (全部)和 this (man) or that (这个或那个)这个片语也是反义词,也可以串连。this...or that 和in particular 是同义洞,也可以串连。总之,串连法是个很重要的积累词汇、扩大词汇的方法。
  阅读中见“树”不见“林”的毛病必须用快读来解决。通常大家对快读存有戒心,怕囫囵吞枣学得不踏实。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实际阅读中,快读是最自然的阅读方式,尤其是在阅读文艺作品时更是如此。一本好书总会引入入胜,故事情节的展开,抒情气氛的加深,分析的精辟,说理的透彻,布局的壮阔,描写的细腻,这一切都使读者情不自禁地加快了阅读的速度。拜伦的讽刺诗 Don Juan (《唐?璜》)是英国诗歌中长篇巨著之一,一个名叫 P. E. More 的文学批评家说他在欧洲阿尔卑斯山旅行时,有一天下午坐在山中一家客店里.面对着雄伟壮丽的山峰,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种阅读速度的确是惊人的,但是并不是不可能达到的。这种快读的好处就在于它使读者更能够窥见作品的“全豹”,更能够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对于学习写作来说,这种快读也可以帮助读者学会通畅流利的文笔,学会一气呵成的文章气势,学会修辞雄辩的本领。陶渊明所谓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恐怕就是指的读书时着重领会书本的精神实质,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不必拘泥于个别字句的含义。在外语学习中,快读也有类似的好处。我们阅读外语的能力若能达到又快又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阅读这一关已经通过了。能快读就能摆脱本族语的干扰,就能做到直接理解外语,而不通过祖国语言的媒介。这样就可以学到“地道的”外语,学到外语的精神实质、气势和神韵。在开始时,要求快读外语的确是不容易的事。不妨从原著的改写本或简写本入手。读丁七、八本这样的读物后,就可以过渡到读原文的童话、故事、寓言,再到历史、传记、游记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日积月累,就能做到用外语思考。说起话来,写起文章来,就有了外语的味道。要做到这一步,快读时要自然,不能太勉强,太吃力。读物的难易程度必须选择适当。另外,快读还必须和慢读相结合,泛读还必须和精读相配合,才能学到“地道’而又准确的外语。二者缺一不可。
  泛读和快读主要是默读,有时遇到精彩的章节,也可以高声朗诵。但朗读和背诵显然是精读和慢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朗读、背诵,把精读的文章反复咀嚼、消化、吸收,变成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材料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精读和慢读中,默读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因为朗读时发音和思考二者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如果要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所读的内容,就必须采用默读的方式。读书读出声来,有助于记忆和模仿,默读则有利于思考。精读和慢读必须做到见“树”又见“林”,既要细心观察个别语言现象,又要用心体会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章法结构。读散文时如此,读诗歌时也要这样做。必须注意一首诗中思想感情的发展,也就是要注意到这首诗的布局和组织。抒情诗也不例外。例如,雪菜的《西风歇》( Ode to the West Wind),济慈的《夜驾歌》( Ode to a Nightingale ),在章法和结构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下面谈谈写作在外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练习写作在外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最真实地反映一个人掌握外语的水平和程度。要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写作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写作是一种从模仿发展到创造的练习,它供给学习外语的人用所学到的外语材料独立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创造的乐趣是难以形容的,尤其是青年人在外语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日新月异,他们的激动心情更是难以言传。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有一首十四行诗是他21岁时写的,题目是《初读贾普曼译的荷马》(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 )。这首诗表现了青年人在知识领域里发现新天地时的惊喜心情,尤其是表现了当他发现自己的创作才能时的兴奋心理。同样,在外语学习中,发现自己具备了用外语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时所感到的兴奋和乐趣是外语学习的自然推动力量,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此外,写作对于检验理解的准确及深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能把外语写得准确,写得生动,写得深刻,他的写作能力就过了关了,同时,他的外语理解能力也必然过了关了。但是怎样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和深刻呢7首先要经常写。要多练,要精练、细练。常听人问:写什么?如何写?我看最好用外语记日记或周记。不要记日常琐事,而要记每日或每周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和自己最有体会,感触最多的事情。这样可以言之有物,不至于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写读书札记和提要也是好办法。不仅可以用外语写阅读外语书籍时的札记,也可用外语写阅读本族语书籍时的札记。有时也可以阅读一本外语书的汉语译文,就此译文用该书原文的语言作札记。然后再对着原文修改自己的札记。我曾先读 J. E. Spingarn 的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批评史》)一书的汉语译本,读时用英语作札记,然后再对照原文,觉得好处颇大。自己改文章当然不如请教别人为佳。有时“一字师”也要请教。在学校学习的青年同学和青年教师可以相互交换自己写作的外语作文或札记,互相观摩,互相指正,最好的办法还是请外籍教师或本国专家或者教师细心认真批改,当面讲解指正,得益尤大。要写得准确,首先要练好语法、拼法、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基本功。其次是选词造句要精确,必须使语言的衣裳恰好适合思想内容的身材。要生动,就要写得具体,要注意细节的准确性。《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利佛游记》中细节描写的精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要写得深刻,就要培养对事物的洞察力。
  在外语学习中本族语起干扰作用还是起拐杖作用?答案是二者兼有,尤其在初学阶段,本族语又是拐杖,又是绊脚石。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本族语的拐杖作用,同时尽量摆脱它对于外语学习的干扰,避免学汉语式的外语。最好的办法是以直接法为主。辅以必要的汉语解释与比较,有些同志把翻译法和比较法提得太高了,忽视了从外语直接学习外语的自然的、互相串连的效果。直接法的好处不只在于它能丰富外语的感性认识,它也有助于从理性上掌握外语表达的规律。学习外语要达到理性认识阶段是否一定要通过与本族语进行比较的途径?与本族语进行比较是必不可免的,但是把这种对比法强调为学习外语的唯一方法,就不适当了。汉外对比不宜大量进行,因为这样做,势必时刻想到汉语的表达方式,妨碍把注意力集中在外语本身独特的表达方式上.结果脑中只留下一些对比的死公式,对于真正掌握活的外语,好处不大。但汉外对比对于提高翻译技巧的确是有帮助的。我们曾让英语专业五年级学生选译人民日报第八版杂文若干篇,进行汉英对比,对于训练翻译能力起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也选择汉英两种语言语法修辞中某些问题(如主动与被动语态、否定词、省略与代替等)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进行科学研究,结果也颇令人满意。可见对比法在外语学习中应有其适当的地位。
  要把外语学好还需要到业务部门去实习(如翻译机构、出版社、广播电台等),检查掌握的程度,获得实际工作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此外,学好外语还应该进行科学研究(语言、文学、历史和社会概况等方面的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用外语作札记和提要,学会用外语写论文和提纲,学会用外语宣读论文,进行答辩。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外语人才,培养用外语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必须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赋宁谈如何学英语Ester
李赋宁谈怎样学英语
循环式英语教学法
学习英语并不是死记硬背,恩格斯、列宁的学习方法值得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法(二)听说法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法与外语教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