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喝墨汁喝上了瘾,冯卫东原创:书法树魂

书法树魂

——记著名书法家刘懿

作者:冯卫东

一、天赋与遗传基因

在生活的磨砺中他没有被俗不可耐的氛围和旧的习惯思维所捆绑,骨子里自信的意识,流淌着高雅艺术的自强不息的寻觅和追求的泉水,他发挥了与生俱来的兴趣和爱好,彰显了自身的希望和才华,他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赞叹,同时为高雅的殿堂增加了亮点。他就是著名书法家刘懿。

刘懿的父亲钢笔字写的不错,他多多少少受到父亲的影响。倘若说刘懿受到家庭熏陶的话,那么,顶多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吧。否则的话,已57岁的他不会对父亲的字耿耿于怀。现在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从何时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吧。学生时代,他对书法、墨、墨香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他本人已经很模糊了。也许正像他的长相,他的长相有父母的基因,是父母给的,长的像毛泽东。他说:“别人都这么说!”他颇为自豪,也颇为自信,世间的帅哥恐怕都是这种心态。正因为他长的像毛泽东,他的草书和仿毛体的书作,比别人胜过一筹。“英雄不问出处。”刘懿的出处颇耐人寻味。

刘懿当过兵,他挺幸运,当的是通讯兵。部队就在西安古城。部队的通讯新兵不断考试,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的人考试不及格,考几次都不及格。刘懿受到上级的关注和器重。刘懿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有了空闲的时间他就练字,当三年兵,练了两年的字。那是他的书法突飞猛进的好时候。他参观完西安的碑林之后,对书法的兴趣更加浓厚,一种“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思维在他心目中油然而生。

军队的时间观念比混世的人不知要强多少倍,起床号熄灯号使刘懿养成了良好的守时的习惯。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他总能提前完成。闲暇之时,他就抓紧临帖、习字。每天习字,每天努力一点点,他的功力在逐渐提高,像窗外的小树不见其增,却每天在长。

有人把业余时间用在娱乐上,有人用在海阔天空的聊天上,还有人用在俗不可耐的讲穿讲吃上。刘懿把心思用在高雅的书法上,用在临帖、读、研究古法上。他的这种选择的本身就体现他的选择能力,也体现了智商。哲人说过:文化树魂。对刘懿而言是:“书法树魂。”

二、喝墨汁喝上了瘾

几十年来,刘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墨香”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他有一种怪癖,刘懿极其喜爱墨的香韵,他总爱拿着墨块闻墨的香气,墨香激活着大脑的沉寂,闻到墨香就心悦,就忍不住要动笔,就用手指划拉字的撇捺,就比划着顿挫。他闻到墨香比闻到菜香还要欣欢。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是长年累月临帖培养出的一种“瘾”。这种瘾像酒瘾和烟瘾一样,嗜书嗜酒嗜烟者的瘾,想忌掉都不容易了。嗜墨香者是正面的、阳光的、高雅的瘾,也是一种执迷,这种执迷正在往成名成家的目标上行走。

老人们每次说到一个有文化的人,就会说:那人喝过墨水。

刘懿还真喝过墨水,他是怎么喝的墨水呢?喝墨汁怎么成为怪癖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懿的名气越来越大,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名人政要等经常邀他参加笔会和宴会。他与“相公墨汁厂”的领导成为朋友后,每当谈起墨香墨韵的时候,刘懿便眉飞色舞,兴奋异常像打了鸡血。墨汁厂领导更是大谈特谈纯天然的墨汁经,在座高朋谈笑风生之际,刘懿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举动,他把墨汁倒在啤酒杯内,但见几滴漆黑的墨汁在琥珀色的啤酒内,像雨云像浓雾像在巨幅宣纸上慢慢染的颜色,慢慢地扩散,观此景令人有说不出来的感受,那些有生以来破天荒第一次见到墨汁倒进啤酒的人,颇有些目瞪口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刘懿端起啤酒杯,仰脖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

有人问:啥滋味?

刘懿道:不喝不知道,味道好极了!

有人说:血管里都流淌墨汁加啤酒的人,书法作品了得!

书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有误喝墨汁者,那是因为“误”,因为太执迷,太专注所致。刘懿与那些文人墨客不同之处在于:主动喝、故意喝、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喝,这种行为不能不说是特立独行的,是古今罕见的,也是不寻常的怪癖,他喝了不止一次,而是多次喝,经常乐此不疲。真可谓墨汁在血管中流淌书法神韵在灵魂中飘荡。书法树魂,书法对刘懿来说,乃灵之所在,魂之所系也。

刘懿对书法到了执迷和偏执的程度。哲人说过:“成功来自偏执狂。”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未出道前,习字也好,临帖也罢,只能用业余时间,只能夜间或公休日习字。那时他还年轻精力充沛,往往是灯光与晨光融为一体的时候他才停手。然后洗漱,吃早点上班。熬夜对他来讲是家常便饭,熬夜熬出了毅力,也熬出了勤奋。有天赋,毅力加勤奋等于成功。他日夜不停地书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神在提按顿挫之间,在撇捺之间悠荡。试想:墨汁在血管中流淌,脑海中烙着撇捺印记的人,其精神状态,心理历程是什么样的。他瞧雪白的宣纸,好像宣纸上就有撇捺,有提按顿挫的痕迹。

古人吟诗觅句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刘懿在卫生间瞧着地面的瓷砖,似乎瓷砖上出现了撇捺。坐在汽车或火车上,望着窗外云卷云舒,仿佛出现了巨大的撇捺。到朋友新装修的房子去庆祝“乔迁之喜”,他看着雪白的墙壁,仿佛看到了“屋漏痕”。爬泰山他好像看到无数的“高山墜石”。

执迷与偏执狂使他有时忘了自我,正因为忘我,才使他“庄子梦蝶”,才使他的才艺有了突飞猛进的长进。

刘懿深谙“学然后知不足”的哲理,汉字太深奥了,越写越感觉不满意,越写越感觉难写,汉字不再是工整的符号,汉字是有生命、有神灵、有情感的可谓梦中情人一样,他在汉字的海洋中寻觅几千年的血脉。

刘懿感言:汉字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写好字,它已演变成为一定的文化自信。书法凸显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文养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精髓。没有良好的素养、学养、没有高远的志向,没有低调做人的思维,很难在书法艺术上取得进展。艺无止境,学而不厌,高古游丝,豪气与浩然之气才能在笔酣墨趣,笔精墨妙之中彰显出来。

当下世风浮躁,网络及名利的诱惑使人沉不下心,静不下气,写字卖钱者大有人在。刘懿不为名利所动,甘于寂寞与孤独,甘于“高处不胜寒”之心境,其写字的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在于寻觅书法艺术的真谛,在于在历史的长廊中留下印记,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

三、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

刘懿的兴趣爱好范围很广,不知不觉他又对现代诗和散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现代诗与散文更便于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书法的真知灼见,对古人书法艺术的评论,对当代人习书临帖创作的真实写照,乃至对当下书画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的看法等等,皆可在诗与散文中留下印记。

刘懿认为研习书法艺术创作书法作品与写作是可以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是可以举一反三的。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必须具有综合素质,及写作的能力和创作的能力。当下在书画界中,有许多人书画作品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不擅于自己的写作,也不善于登台发言,演讲就更甭提了。让他们写自己的简介或总结自己的文章,都感到为难。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比比皆是。这种书画家需要充电需要补课需要下功夫,然而,他们认为没必要,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维。刘懿能在书法与写作上齐头并进,这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的优势,也是区别于其他书法家的标志。

刘懿早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握笔或写作或创作书法作品。他常常挑灯夜读,他说过:三更灯五更时,正是男儿立志时,夜读已经是家常便饭。他深谙贵有恒的真谛。书法家与其他艺术一样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决不可一曝十寒。前贤的楹联写道:“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刘懿的成功源于他的好习惯,源于他的恒心,源于他的勤奋和毅力。

刘懿没出道之前,曾有过一段艰辛的过程,他把时间和精力多用在研习书法上,干的家务少了,媳妇不乐意了,经常抱怨和唠叨。刘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他心想:一定要写出点成绩来,否则就是个失败者,失败者招来更多的闲言碎语,招来更多的抱怨和唠叨。他越发抓紧临帖、研习书法要领。慢慢地刘懿得到社会的认可,有的朋友和企事业单位邀他参加笔会,讨要他的书法作品,他获得了金奖和银奖,他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小有名气了,慢慢地出道了。身为某医院护士的媳妇感悟到刘懿在书道上的成功,也感觉到丈夫努力的结果,她不再抱怨也不再唠叨。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中,媳妇也喜欢上了文化艺术,对书画艺术也有了鉴赏的水准。刘懿练完字,泡上一壶茶,与夫人一道享受练字的乐趣,品味墨香的韵味和禅茶的味道。

【刘懿艺术简介】刘懿,山东济南人,雨竹居士,号印德。国家一级书法师、现代诗人,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艺术书画研究副院长、中国春草派诗歌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联通书画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英国陆雅东方文化艺术中心高级顾问、上海市云收藏协会名誉顾问、北京艺韵阁书画院秘书长,艺韵百科顾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州纸贵 墨香怀旧
童年忆事|翰墨飘香
本市热点:“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刘占群的翰墨春色
枯木之魂
墨香集—名人佳作.刘国有书法《斗方》(2)
刘丽萍:《月仪帖》的学习及临创转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