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少阴病寒化及热化的病理特点?

在外感病程中,出现了以心肾虚衰,全身抗病机能明显衰减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脉证,称为少阴病。

少阴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肾两脏虚衰方面,由于少阴一经,兼水火二气,故少阴病的病变,为水火不足,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所致。外邪直犯少阴,或误治、失治,心肾机能衰减,全身阴阳气血不平衡,因体质和致病因素的不同,如从阴化寒成为阳虚寒化证;如从阳化热便成为阴虚热化证。外邪侵犯少阴,每多从阴化寒而见全身性虚寒证象,而少阴热化证则是以心烦不得眠为主的阴虚心火独亢的见证。临床所见少阴病以阳虚寒化证居多,故又有寒化是少阴本证,热化为少阴变证的看法。

正基于此,病变发展到少阴阶段,随着机体阴阳盛衰的不同,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阳虚寒化证和阴虚热化证)两证中,由于临床以阳虚寒化证为主,所以临床常常泛指少阴病是全身性的虚寒证,或将少阴寒证、热证概称为全身性的里虚证。

阳虚寒化证,是由于心肾阳虚,邪从寒化,阴寒内盛所致。以无热恶寒,身蜷呕吐,下利清谷,厥逆;精神萎靡,小便清白,脉沉微,舌淡苔白为主证。如阴寒太盛,逼迫虚阳外越,还可出现面赤,躁扰不宁,身反不恶寒的真寒假热证象。

阴虚热化证,多由少阴阴液不足,邪从热化,以致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以心烦不得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其主证。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有扶阳抑阴和育阴清热两法。扶阳针对寒化证,育阴为热化证而设。扶阳用温补,以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为代表方剂,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宜重用姜、附破阴回阳为主,佐以宣通阳气,或佐咸苦反治之法,如白通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之类;育阴宜兼清热,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方剂。由于少阴病以阳虚为主,在治疗上当以扶阳抑阴为急务。

少阴病为里虚之证,非阳气虚弱,即阴虚火旺,故发汗、涌吐与攻下等法,均属禁忌之例。火攻发汗也在所为禁,但当出现少阴兼表证或兼里证时,由于已经不属单纯的少阴病,故不在禁例范围。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神派资料汇编(下)
肝寒内盛是厥阴病正局 (正确认识厥阴病之好文)转
阳和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下肢水肿临证体悟
中医知识04方剂学14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阳虚寒积证,温补脾阳
中医提醒,百病寒为先,十病有九寒,若一个...
真武汤有十分严格的辨证机制 首先应该有全身性虚寒,或兼有眩晕、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