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天与后天对人体寿夭的影响如何?看看《内经》怎么说

《灵枢·天年》认为人体的发生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的,“基 ”在《说文解字》解为:“墙始也” ,筑墙须固其基,引申为事物的基础。“循”解为“阑栏也”,卫护之意;又可引申为种子的胚芽。诚如《灵枢注证发微·天年》说:“方其始生,赖母以为之基,坤道成物也,赖父以为之,阳气以为捍卫也”。母血如同土壤,为物质基础,阴成形,以内守;父精如同种子,为之生升阳气,阳化气,以卫外。两精相搏,基楯相抱,而产生人的最初胚胎,体现了“阴阳和,故能有子”。以母为基,为父为楯也说明了:人的形成及其体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父母,决定于双亲的。

人之始生是“以母为基,以父为循”,此言父精母血为人体形成之本,随着胚胎的日渐发育,气血营卫始周流全身,脏腑初具雏形,神即伴之以生,寄寓于心;魂魄之类亦附之形成。随着内脏器官的发育成熟,思维意识情感等精神活动得到发展。及至壮年之后,因内脏功能日衰,神气亦逐步衰减,直至百岁,所谓“神气俱去,则形骸独居而终矣”。可见,神为人的生命力的具体衰现,人不能离开神而单独存在。“神气俱去” 意味着死,只有“形与神俱”方能“尽终其天年”。如《类经·藏象类》所说:“夫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未有形气衰而神能王者,亦未有神即散而形独存者。故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所以说,人体内脏的盛衰,气血的虚实,与神的衰旺密切相关,并关系到人的寿夭。

《灵枢·天年》明确指出,人之寿夭关键在于人体脏腑强弱,气血盛衰,内脏形质强固,营卫调和,气血旺盛,则能长寿;反之则夭寿或卒死或病久难愈,强调了天赋素质之重要,《灵枢·本藏》也反映了相似的看法,如: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并认为五脏位置,形态,性质,因禀赋不同而各有差异,这于健康及发病有较大影响。先天固然重要,而后天调养亦不可忽视。先天条件是“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再加上已生之后的水谷调摄,使“六府化谷,津液布扬”,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寿命即能维持久长。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人在生长壮老不同时期,内脏气血盛衰均有改变,有的人不能长寿中年而亡,就是因为“五藏皆不坚……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也就是说人的寿夭虽多受先天禀赋影响,但如能后天慎重摄生调养,仍能改善体质,使正气充沛。相反,即便素质颇佳,却违背养生,酒色过度,起居无节,逆于生乐,则必使精气耗竭,体质大伤,不耐邪侵,因而提早衰老。

至于《灵枢·天年》所谓的“使道不长,空外以张(人中沟短,鼻孔外开),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面部瘦薄)”,是讲这些见证往往是禀赋薄弱,身体虚弱的征象,但不是绝对的。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临床运用 (养生防病)12.9. 灵枢·天年
《黄帝内经》人体气血的盛衰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何为健康百岁?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不生病的智慧。
黄帝内经 第七十九讲 《灵枢.天年》
武当道医学:《黄帝内经》脉法人迎侯六腑机理解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