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索尼的盾挡不住海信的矛:全球彩电“日落中升”改朝换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放到20多年前,如果有人说索尼电视会败给中国品牌,无疑会被当成一个大笑话。然而现在,这些已经变成了不争的事实。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品牌正强势崛起,包括索尼在内的日本品牌面临全面败退,一个属于世界彩电行业的日落中起时代正在加速!

章壹志||撰稿

当年从CRT时代的特丽珑开始,可以说以索尼为代表的日系彩电,称霸世界彩电业的整整一个时代。但是近几年来,松下、三洋、夏普、东芝等日系彩电品牌的全球业务全面收缩,不是选择出售业务彻底退出,就是企业经营格局重组转战新行业,或者直接卖给中国企业。可以说已经全面进入一轮下跌败退的通道中。

虽然过去索尼通过业务重组断臂求生之后,推出液晶电视的Z9D系列产品和OLED产品A1系列,试图在高端电视领域重振雄风,但恐怕很难如愿。综合来看,虽然从品牌影响力上看,索尼仍然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一定的领先优势,但是从产品、技术、产业链,以及市场份额上,索尼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空间正在被挤压,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中。与此同时,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从正面出击,从显示技术的创新能力、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提前布局,以及市场反应速度、用户体验等维度,全方面超越索尼,中国力量也逐渐站上世界彩电的中心位置。

品牌力一升一降

从2016年海信牵手欧洲杯,中国品牌正式走上世界级赛场。此前,赞助欧洲杯的是日系品牌夏普,而当时夏普电视已经将墨西哥工厂以及美洲的品牌使用权卖给了海信。2017年4月,国际足联正式宣布海信成为2018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这一次,海信取代的是从1958年开始赞助世界杯的索尼。

曾是国际足联6个顶级赞助商之一的索尼,因为自身重组和削减开支,2014年就称不再续约世界杯赞助商。这次赞助世界杯方面的一进一退,也意味着两家品牌影响力的一升一降。海信“国际化”品牌形象将再次提升,而索尼的世界杯时代彻底落幕,品牌更显得力不从心。

虽然与海信等中国企业相比,索尼发展时代长,历史积淀多,拥有一部分的粉丝用户。但是“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当时代的大门全面向挑战者打开,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实力,发起一起对索尼的冲击和挑战。

市场反应速度一快一慢

在海信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半个月后,4月20日,海信就针对全球球迷推出了世界首款世界杯定制电视——ULED璀璨系列电视NU8800,这也成为2018世界杯官方指定电视,并在中国以及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一直以来,海信注重将技术和需求融合,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且符合市场需求,像这样的市场反应对海信来说实属平常。

与海信在彩电市场上的快速市场反应、新品快速更迭相比,索尼几乎没有可比性。索尼推出新品的频率几乎在一年一次,甚至两三年内产品都不升级。在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时,这种靠一种产品打天下的模式显然不可行,势必会消磨消费者热情。更会暴露企业在产品和科技创新上的乏力。

事实上对于索尼来说,电视机早就不是其主打的核心业务,在其近年来产品迭代缓慢背后,正是其在产品和产业创新投入上的“捉襟见肘”。由于身陷巨额亏损的泥潭,过去几年来索尼不仅对外出售个人笔记本业务、收缩手机业务、退出上游液晶面板工厂,停止赞助世界杯等一系举措,意在“节衣缩食”。由此这带来的则是整个索尼在电视机等传统业务上的投入锐减,如今只是凭借一颗芯片在支撑整个电视机业务的发展。

市场份额一进一退

在CRT时代,索尼曾卖出超过1亿台特丽珑电视,但是很遗憾在向液晶电视发展的进程中,索尼丧失了先机,再加上经营不善,彩电业务全面衰退。目前,在电视行业,索尼已经完全没有自己可以掌握的产业链资源,无论是其主打的Z9D液晶电视,还是A1 OLED电视,都需要看别人的脸色,缺乏自主创新的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产品和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全球化战略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海信则开始对索尼实现全面反超。海信不止在中国市场牢牢占据市场第一,在全球市场也快速崛起。2015年,海信首次超越索尼,进入全球电视前三,而索尼排名第五。目前,海信在欧洲、澳洲、南非、墨西哥等重点市场增幅均在30%以上,在南非和澳洲市场连续多个月份高居市场第一。

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海信出货量达到1330万台,同比增长3.9%,稳居世界第三;而索尼出货量为1170万台仍然排名第五,相比前一年更是衰退3.7%。与海信连续三年高增长相比,三星勉强维持与前一年持平,LG也下滑了4.1%,索尼已是持续衰退。

即便是在索尼意图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集中发力的高端、大屏市场,目前来看也并不占优势。去年索尼发布4KHDR彩电年度旗舰新品Z9D系列,并首推100英寸的超大屏4K液晶电视,但海信早索尼一个月就全球首发了100英寸的4K超短焦激光电视产品。目前,在85寸及以上大屏市场上,激光电视零售量占比65.6%,海信在该领域已经占据了61%的市场份额,还在进一步抢占市场。可以说,留给索尼的市场空间非常有限。

技术创新领军地位更替

在世界彩电舞台上,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从原来的跟随者变为引领者,而索尼恰好相反,从CRT时代的领跑者到液晶时代的跟随者,最终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的失语者。可以说,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就是一个旧时代的落幕。曾经的时代引领者索尼,已经被如今的时代领跑者海信,快速的甩在身后。

就目前来看,海信在显示技术等核心领域已经完全能够与韩国品牌“分庭抗礼”。从液晶时代的强势崛起到激光时代的全面反超,海信敏锐地抓住时代变革的先机和主动权:在液晶时代,索尼显然已经落后一大截,以背光分区技术为例,索尼从2013年才开始应用,海信则早在2007年就已经实现;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海信率先实现激光核心引擎100%自主研发制造,并主导着激光显示技术从2K到4K再到双色技术的变革,在显示技术之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于未来显示技术索尼选择跟随LG,站队OLED阵营,今年才正式推出OLED产品A1系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直以来称霸电视领域的索尼,虽然最新的A1电视应用自主芯片技术,但核心部件上却采购韩国LGD的屏。这就导致索尼产品中有90%的成本操控在别人手里(液晶电视机上屏占70%的成本,OLED电视上屏占90%的成本),如此一来,先不说无法发挥整机优势,更关键的是失去在核心部件创新引领的可能。

如今,索尼只想着通过几件缺乏核心技术、用其他品牌部件“拼凑”出来的电视机产品,就想在世界市场抢高端,显然没那么容易。要知道,核心技术缺乏、产品不给力,只是凭借之前的品牌积累漫天要价,只会透支品牌,受伤的也是索尼自己!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OLED电视的中国十字路口
【解码】海信三星索尼海外贴身肉博:争霸中高端和大屏
索尼没有被流言击倒:却在彩电市场上被海信撂倒
索尼 A1 和 Z9D 之所以能够傲视全球,其性能强劲的 X1 芯片功不可没
电视品牌不在少数,为何海信电视偏偏被索尼内部定位“最大对手”?
索尼为啥总是让众友商不断“眼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