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散文】社事(作者会宁韩清泉)

社         事

文  \  韩清泉

社事旧指祭祀土地神的各种活动。清张安弦《送燕》诗:“节届秋分社事忙,送君前路入苍茫”。清陈康褀《燕下乡脞录》卷一有:“适里中社事正盛,昼夜相竞,立戏场数处”。社事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以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传承,与各种文化的碰撞,逐渐地消长变异。社事就是种田农民的图腾信仰,在这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特别盛行,由于靠天吃饭,就滋生了这种活动,并显神圣而庄严。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单纯的土中刨食逐渐变得入不敷出,加之现代的青年人大都不怎么喜欢务农,致使实际种田的农民逐渐老龄化。社事在两级分化的农村群体面前略显尴尬。老农民对社事还有一点留恋,而老农民的后代们很多已被网络、手机等秒杀。为了应对传统文化的消亡,四十铺的一些有识之士想出了一种方法,就是把全庄的户数,按每年十户,排了15年,写在牌子上挂在庙中,暂且得到了完任务似的传承。

念           庙

四十铺的方神庙为关帝庙。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圣帝君的诞辰(有资料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是日天阴下雨,被人们常说是关老爷的磨刀雨。关圣帝君,又称玉皇大天尊。尊号玄灵高上帝,简称关帝,俗称关公,武圣,关夫子。

帝君姓关名羽,字长生,又字云长。三国蜀汉时河东人。成神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12月7日,同长子关平于临涅(今湖北当阳)全忠尽孝,享年60岁。关羽被害后,历代都有封谥。最后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到了明清时期,他不仅被列为国家祀典,而且是民间供奉的一位大神。

史书有很多记载关帝显灵的故事,据《青城记》载: 清同治元年夏四月,陕甘回民动乱,甘肃各地侵犯不已。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侵犯条城东滩(今白银水川乡),东滩人在红岘山筑堡防范。回民列队千余人,自王家沟力攻红岘堡(红岘堡原有关帝庙,文革中被毁,今已重建),蒙关圣帝君显灵。赤人赤帜,遍地皆兵,至午未克,被守堡兵勇夹攻而逃。为此条城人深信关圣帝君的神灵。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西方人称东方的上帝。颇能概括关羽在全世界的影响。

四十铺社每年农历五月十一至十三请阴阳先生给关老爷念三天的经,以示暖寿。最后一天在庙院用五彩旗摆就八卦阵,敲锣打豉,阴阳先生穿着长袍,头戴法帽,仗剑,抛洒五谷杂粮,宰鸡闸(一作炸)山等一系列祭祀活动。

社            戏

“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如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这首《社日》将社戏时儿童的喜悦描绘得跃然纸上。就如同幼年的鲁迅,“至于我在那里所盼望的,却再到赵庄去看戏。”

旧时社戏大部分为庙会戏和节令戏。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龙王、火神、城隍、土地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祭祀神道的诞辰,是神庙所在地的村庄的盛大庆典。演社戏的目的是求福佑,保平安,祈丰收,逐瘟疫。庙会期间村民们遍邀外地亲友,备酒备饭,招待看戏。麦子黄了称“麦黄戏”,秋收后的戏称“秋后戏”。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一阵阵紧锣密鼓声从耳畔传来,肯定是四十铺社又请了哪个剧团唱社戏。在我的记忆中新戏台盖好后,唱的第一台戏是武山县秦剧团演出的。王彩霞主演的《白玉奴挂画》,孙存蝶主演的《八件衣》《卷席筒》等。后来孙存蝶王彩霞成为秦腔界的大师级人物。我等白天晚上一直跟倒台,剧团走的那天,我的心里有点失落与不安。有点恋恋不舍,多想跟了剧团去。

后来便形成了夏收结束后,社里便会请一台大戏,唱上几天几夜。从《一度梅》《二进宫》《三滴血》《四进士》《五典坡》《六月雪》《七箭书》《八件衣》《九莲灯》唱到《十道本》。

社戏像一首舒缓的歌,千回百转激荡在美质犹鲜的童年里。又像一首动人的诗,诗情画意回旋在留恋忘返的风景里。更像一幅美丽的画,浓墨重彩泼洒在人文浓郁的民俗里。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好像走进童话世界。

社戏最初是人们以“社”为单位祭祀土地神的,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又有了另一内涵,成为赶庙会祭祀菩萨生辰,或久旱无雨向菩萨求雨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社会文化逐渐走向“洋化”,传统的本土的东西不断地被蚕食,一些戏迷爱好者也只能在各电视台开辟的戏曲频道和收藏的各种戏曲影碟中欣赏了。

社           火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实指土地之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神物,遂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由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杂的民间娱乐活动。

四十铺社的社火道具由灯伞、纸马、狮子、花盆、灯笼等组成。社火是社事中最为复杂,用人最多的活动。进腊月,社火头家,各执其事,各领数项任务,分头行动。糊灯笼,扎纸马,扎狮子,一般人家是没有糊灯笼的花样的。只有一些女工好巧手媳妇才有存。妇女们都聚到巧媳妇家嘻嘻哈哈开始糊灯笼。四十铺的年大概从腊月已经开始,社火已经是过年的一部分。灯伞是社火中的重中之重,不但代表神位,还在社火中具有领袖的地位。灯伞比起灯笼来说不但大,而且还里外两层,外面一层还留有花窟窿,里面用毛笔写上大字,这一般人干不了,只有民间牛人张喜旺大师糊,他糊的灯伞,堪称艺术品珍藏品。扎纸马比较容易,扎狮子就很难了。你必须具备美学中的雕塑,从骨架到上毛,还要考虑眼晴的旋转,头部的灯光。从前都是张喜旺父亲老张师扎,现在都觉得麻烦,干脆到县城买一个既容易又好看。

社火所需道具在制做中,下来是配备人手。社火开了,走在最前面的二至三人一般是德高望重的提手灯的老人,一人提香蜡纸表,很明显就是外变官的角色,是本庄社火与其他社的接送负责人。撑灯伞的人不但要强壮还要嗓子好,每到一地必须喝灯伞,所以必须具备唱包爷的条件。纸马是俩,分别是两个骑(顶),两个人引,这个小朋友就成,踏着丫环的碎步子,跟着引纸马的小红旗,在双方迎接烧马时跑“8”字。引狮子顶狮子也是社火中重要的一环。一般都是习武之人,中国民间舞狮分两种,南狮和北狮,南狮重武,北狮重文。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在社火中有除妖逐瘟之意,必须威武雄壮。引狮子的人具有花拳绣腿,小红拳之类的,不但要打三脚不落地,还要空翻旋风腿。顶狮子的俩人,后面一个不但要弯着腰,右手抓着前面一个的腰带,左手还得抓着尾巴随时摆动,还要时刻注意前面的动向,并在瞬间判断顶头的是向左还是向右,步伐都趋向于马步。撑花盆的是三个小姑娘,其它灯笼老少皆宜。人员配备齐后,还得长时间排练,互相之间磨合,舞狮者还得排练跑四门,撑花盆的和三个男的插开,唱完一句后,踏着鼓点跑穿插,鼓落时必须都跑到原位置。至于腊花的唱词,还得请教老艺人,顺好唱腔,背熟段子。

下来就是排一些秦腔折折戏配合出庄社火。四十铺的戏远近闻名,曾在这个社火班出过姐妹二人考进县剧团成为名演的荣耀。剧目从《看女》《柜中缘》《断桥》《拾玉镯》《杀庙》等,一般选取一些短小幽默风趣的折折戏。搭台唱戏,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文场面一把板胡最少得两把二胡。武场面得三个打的,还有戏袍,打脸化装,扩音设备。由于用人多,设备多,一般小一点的村庄,根本就唱不起戏,再不要说社火了。秦腔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文化之根,历经千年之后有消亡的危险,观众虽然老幼皆宜,但青年人和学生,在接触了外来的新的文化,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排斥秦腔,面对戏袍的昂贵,换代非常困难。一件蟒袍就得几万,加之演员新老断代,都制约了秦腔的发展。我们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适者生存。于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风靡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那就是广场舞。四十铺最早的舞蹈队是柴瑞芳创建的,她自编自导自己买服装,在自已家中腾出一间房子,作为场地,每天日夜排练,在会宁县第二届舞蹈节上扛回一个优秀奖的铜牌。舞蹈队代替了秦腔折子戏,成了出庄社火的台柱。     

三天年一过,头家拿两盒烟去找阴阳先生,问个吉利的日子出社火。下旗的头家扛一面红旗,早早地到邻庄下旗,最早是旗先到的社火就排在最前面,后来是按神位的大小排次序。当然这样就会有些人为的成分在里面。慢慢地形成了一些习惯,如果要改变那肯定很难。旗插到庙上后,几个村庄(四十铺走四个庄,田庄、辽坡、岳沟、窑沟)的头家商议,先接哪个庄的社火,跳几折舞,谁先谁后都是商议好的,然后电话告知详情,准备晚上的节目,一般社火起得很早,在庙院烧了马之后,直奔既定村庄。

庄出完以后就在本庄耍,有私人接了,提前给头家打好招呼,准备了烟酒糖迎接。社火一般十五过了烧,烧社火的晚上,社火全庄转是赶瘟疫。烧社火是有时辰的,唱戏的跳舞的穿了道具服,到烧社火时脱下叫卸身孑。凡是在场的人都手点香齐唱《十柱香》,按逆时针方向转,最后在庙院里把社火烧掉,头家还要集体卸幕,然后和下年度的头家做个社火交接仪式,才算一年一度的社火宣告结束。

任何一种文明传统的断裂,都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哀。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事这些优秀的传统民俗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我觉得民俗是民族文化的根,更是一种生活的记忆,民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仰,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民俗是人们心底的文化,更是延续着一个民族发展的文化象征。发展传承好是我们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西蔚县有俩春节活动“俗”到极点,每年却有百万城市人趋之若鹜
《说文解字》:“社”的几种含义及意思详解
“二月二,龙抬头”:一个濒临消亡的传统节日!
中原大地雪中唱戏
第74期《今日设计》社火脸谱 · 脸谱历史
正月十四,看社火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