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沟公社刘沟初中回忆(一)——数学竞赛 || 作者 张明同


大沟公社刘沟初中回忆(一)

——数学竞赛

作者    ‖    张明同

1978年正月十五过后不久,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在回味着大沟公社刘沟大队大李社事“唱大戏,耍狮子,划旱船,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浓氛围中,又来到了刘沟初中 (现大沟镇刘沟小学) 校园。这是全国大中小学因春季始业变秋季始业后而延长的一个学期。

这个学期我们仍然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全级一个班40人(女7人),我们的班主任是雷鑫玺老师,班长是冉明慧同学。

开学一个多月后,大概四月上旬吧,我们参加了一次由学校组织的全级数学竞赛。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的学科竞赛,也算得上是一次比较正规的考试。

2018年4月大沟镇刘沟小学全貌

考试的那天是个星期日,其它年级放假,我们比平时早一点来到了学校。到校后,我们发现这次的考场、考生编号、考试时间安排等已贴在了我们教室的前墙上,是在几张大白纸上用流利的毛笔字写成的。考试是从当天上午8:30开始的,考试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也就是两节课的时间。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有些冷的感觉,虽然大家的穿着比大冬天薄了许多,但大多数同学几年穿着同一件的旧棉袄仍没能离身,尤其是男生。尽管上面有很多补丁,褪色严重,长短大小不太合身,或上身后一直没洗过它,但大家并不在乎这些,因为在那个特有的困难年代,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具有普遍性。

快要进教室的时候,很多同学对这次考试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随着几声敲钟声后,大家信心十足地走进了考场。

考场分布在初一和初二级两个教室,单人单桌,每考场两位教师监考。正式开考前,监考老师很严肃地宣布了“五个不”的考场纪律。1、不准夹带;2、不准左顾右盼;3、不准交头接耳;4、不准抄袭;5、不准偷看他人答案。违者一律零分论处。说实话那时的学生胆大的没几个,“五个不”确实太严了,吓住了很多同学,考试时教室内秩序良好,考分端正。

这次试卷是由学校统一给大家用旧式油印机印制的,为了试题的保密性,试卷印好后一直在校长室保管着,开考前几分钟由监考老师直接从校长室拿到考场,尔后分发给大家的。当后几排同学还没拿到试卷时,前几排同学打开的试卷已在整个教室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浓浓油墨味,就是在这种特有的浓香氛围中,大家就开始做题了。

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在固定的地方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考号,不过还有一个不属于自己填写的特别的号,叫密封号,监考老师说这个号自己不能写,只有装订试卷时由监考老师编写。为此大家对这个号感到神秘莫测。

做题的时候,考场上是很安静的,同学们只是顾着做自己的题,除了答题的笔尖声外,再就是自己翻动试卷的响动声,再多一点的话,那就是监考老师来回的踱步声。考试的过程中,校长宋国宁(河畔镇河畔村人,1977年12月靖远师范毕业,1978.2分派刘沟初中任教)亲自巡视,他至少来过我们的考场两回,估计另一个考场他也去了同样的次数,他总是放心不下大家,唯恐考场上出现抄袭的现象。

宋国宁老师

顺便说一句,宋国宁老师抓学生纪律方面是很得力的。他来的这个学期,我们的校园里校风校纪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国字脸,双眼皮,穿着工整。多时换着穿一套很新时的蓝色迪卡上衣和锦龙裤子。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管在校园的哪个地方,只要他喊一声,全校的学生都会能听到。快过四月八的时候,大户郭的秦腔《窦娥冤》在本庄戏台即将演出,很多学生不安心上课急着要去看。宋老师把学生集合在操场上,一顿批评。他说“锣鼓一响,急着学生屁响”,站着很严肃的同学们忍不住地一片哗然大笑,宋老师也跟着同学们笑了起来。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按要求用订书机装订了试卷,再用胶水在一定的地方密封了试卷。

当天午休后学校就组织数学教师进行阅卷,阅卷后学校领导负责拆封装订线,进行登分。

考试结果,第一名郭学良(1978年6月参加会宁一中划片招生被录取,1980年6月会宁一中毕业,1987.6毕业于兰州大学,1993年获中科院硕士学位,1994.9-1997.6月中科院博士,1998.9-2000.6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分,第二名冉应天,也是红色成绩,其他同学按成绩高低依次排列其后。

为了这次考试,学校给每个考场准备了一瓶0.23元的“英雄”牌纯蓝墨水,除了给每人统一提供试卷外,还给每人增加了两页麻纸。按当时的情况来说,白纸是比较贵的,一张要5分钱,有时候代销部会缺货的,平时大家买的是3分钱一张的麻纸。

2018年4月刘沟小学全体学生举行升国旗仪式

这次统考的题不多,按那个年代考题的惯例共有五大题,五个大题按内容不同有间隔地分布在两页十六开白纸上。是本校教师出的题还是请外校教师出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对我们当时的学业水平来说这些题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一个回答题和一个方程应用题。

1、回答题:a和3a哪个大?(3分);

(答案:①当a=0时,则a=3a;当a<0时,则a>3a;当a>0时,则a<3a.)

2、应用题:东风大队广大社员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1974年已有造林200亩,计划今后每年的亩数比上一年增加35%,问经过几年的时间植树造林面积达到500亩?(20分)。

(答案:设经过x年,则依题意列方程式:  200(1+35%)x=500,化简得:  1.35x=2.5,两边取对数: lg1.35x=lg2.5 ,X=3.05 )

1994.6刘沟小学的学生照彩照

对于前者很少有人做全,对于后者全做对的也没有。特别是这道应用题,只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同学列出了方程式,但如何去解该方程却束手无策。因为这道题适用于对数去解决,而目前同学们只学到了指数的内容,显然此题超出了范围。考试结束后,我们的数学老师、班主任雷鑫玺(大沟镇刘沟村人,1974届大沟中学高中毕业生,1975年2月刘沟小学任教,)及时将此事反映给了学校领导。得到的决定是,只要卷面上写出正确方程式就给全分。这样有好几位同学欢呼拍掌,高兴不已,因为他们的得分要超出自己的估计。而另有几位同学脸色沉沉,处于闷闷不乐状态,原因是他们在抄纸上列出了方程式,遗憾的是没写在答卷上,此题只好0分。还有几位同学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会做。

1978.3我们初二班的学生栽的树

考试后的第二天,雷鑫玺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一一讲解了这次的竞赛题。他先是咳嗽几声后就放足嗓门讲题,细长、清脆、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教室内,甚至隔壁教室内也能听到他的讲课声。从填空到回答,从简单计算到方程应用,每一道题他都讲的很认真。他不时地举一反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或由此及彼,循序渐进。他总是想着启迪大家思维,培养大家智力。那年他22岁,瘦个子,工作热情高,教学干劲大。有时候他对不听讲的同学会说“我的一片好心你当驴肝肺了”,他对学习上不认真的同学会说“有智者吃智,无智者吃力”,有时候同学们不听他的话惹他生气时,他会抱怨地说“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子受气”,言下之意他既要受学生的气,还要挨校长的批评。

雷鑫玺老师

那个学期他时常穿一件很时髦的蓝色锦龙裤子,再配一件新缝纫的哗哒呢蓝色制服上衣,多精干的雷老师,他是我们初中阶段的第三位班主任,也是这个时期的最后一位班主任。初中两年半时间,他给我们上数学课达两年之多,他的外貌特征及上课的言谈举止成了我们那个时候最深的记忆之一。

几天之后,学校在我们初二、初一级的教室前举行了刘沟大队各学校数学竞赛表彰大会(之前,其它年级也进行了数学竞赛)。刘沟大队上曲、中组、下湾、刘沟、下坪生产队的三年制学校及我校300多名师生参加了这次大会。 

1995年12月刘沟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活动

“表彰大会”几个字,大楷毛笔写成,红底黑字,在白麻石灰粉刷的教室前墙上格外鲜艳,令人瞩目。会场简单朴素,八套简单的双人学生课桌凳摆成了露天大会主席台,我校8名教师在主席台依次就坐,他们是宋国宁、王锡侯、曹鹏儒、张国仁、郭永文、雷鑫玺、南克仁和王爱荣(李秀春本学期在会宁五七红专学校参加培训),其它学校的7名老师也在主席台就坐。学校最阔气的一台1976年10月从宁夏西吉县田家坪公社供销社买来的价值126元的收音、扩音和放唱片为一体的多功能收放机被放在了主席台一角为大会助兴。它通过安装的6节5号普通干电池,加上拧紧的发条,尽力地转动唱片,《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等不多的几首政治唱片歌曲,悦耳动听,听得同学们精神振奋,干劲倍增。特别地当时传统老戏已被解放,大家对秦腔唱段十分喜爱,学校仅有的秦腔唱片《二堂舍子》唱段“刘彦昌哭得两泪汪---”也播放了大半段,台下有好几个学生兴趣盎然,跟着唱片也哼着唱了起来。虽然这唱段与主题毫无关系,但它毕竟在会前为会场渲染了不少气氛,使整个会场显得很有活力。

整个会议简短,中心突出。一是我们的校领导向全体师生就这次竞赛考试做了情况汇报,公布了我们班前15名同学的竞赛成绩和其它各级前五名同学的成绩。二是对各级前三名的同学给予了表彰奖励。三是校领导号召全体学生要高度重视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鼓励我们班的学生要抓紧时间,为迎接当年七月份会宁县大沟中学高中招生考试做准备。

在这次会上,特别高兴的要算获奖的同学。在大家的一片掌声中,他们面带笑容走上主席台领奖。奖品是每人0.87元的塑料笔记一本,铅笔数支。多么诱人的奖品啊,那个年代令同学们确实羡慕不已,很多同学为了这个耀眼的笔记本,从此在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决心!

关于我们初二级的这次数学竞赛,学校还通过张榜形式进行公布,榜示由五十二岁的王锡侯老师(大沟镇刘沟村人,1949.5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毕业,高中学历,1950.2分配任教,1957年打成右派,1977年底平反昭雪,1978年4月刘沟初中任民教)负责书写。

王锡侯老师

悉心的王老师戴着黑红边的老花镜先是在大白纸上用铅笔和尺子画了格子,然后挽起袖子,半躬着身子,饱蘸浓笔,尽力地把大家的大名及成绩认真、工整地书写了上去。对80分及以上的成绩用鲜艳的红色笔特别标出,格外醒目。五厘米见方的毛笔字,王老师写得十分有功底,起笔有劲,不受拘束,落笔自然,洒脱大方,每一位同学的名字连同成绩在王老师的笔下熠熠生辉。

榜示写好后就贴在了学校最安全、最可靠的地方——校长室隔壁墙上,即我们印象中的刘沟大队保健站用过的旧房内正中间墙壁。因为是土墙麦衣泥皮,粘浆糊性能较差,榜示先是用浆糊粘贴,接着再用订书针订了上去。

据我好奇、细心的观察,这张榜示自贴上墙后,他就像一位尽职尽责站岗的士兵,久久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凭书声琅琅,还是风雨声声。

快到“六一”节的时候,他还静候在那里很有活力地接待着多次前来观看他的学生、老师和热心的家长们,他好像不厌其烦地、态度和蔼地告诉大家榜示上面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故事。感谢了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这张榜示!

这次考试对大家来说确实是一针强心剂,其效应不可低估,产生的动力实在不小。随后一个比学习、赶学习、赛学习、超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我们班蔚然成风。

借此机会,向当年我们的老师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说明:刘沟初中是1976年2月在原大沟公社刘沟小学的基础上成立的戴帽初中,当时为二年学制,1986年增设初三级,1994年初中部被撤销,1998年后由五年制小学变为六年制小学至今。)

2018.6.于会宁县大沟中学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数学竞赛,很多同学做错,老师强调无理方程要验根
教书的日子(7)
初中数学:竞赛题,90%的同学想不全,只有少数学霸做对!
初中数学竞赛题,这个题看似简单,不会做的同学可不少,你会吗?
◆天津“完美男孩”揭高分秘诀◆
叶丰硕——第二届刘徽杯数学竞赛解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