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见灵魂(小说连载四) || 作者 杨彦萍


看见灵魂(小说连载四)

作者    ‖      杨彦萍

作者杨彦萍,70后,文学爱好者。生于甘肃定西安定区,从教二十二年。不忘初心,依然热爱文学。用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网络平台发表。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一个人的突围》《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一)》《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二)》《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三)》

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杨撸平的父亲毕业回乡,成了名副其实的回乡青年,由于有知识文化,他父亲在村上做了会计。两年后,杨撸平的父亲完成了他生命角色里最大的转变,从一个男孩子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的男人,他父亲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1974年的农历八月份,祖父祖母为杨撸平的父亲迎娶了他们的儿媳芳,在三眼简陋而温馨的窑洞里,杨撸平的父亲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同时也孕育了杨氏家族的第三代继承者。

上世纪七零年代的农村还笼罩在浓郁的文革的氛围下。有一次,村领导要让杨撸平的父亲组织村民们批斗一个犯过生活作风问题的中年人,他父亲说,有什么好批斗的,硬是顶了回去。后来这个中年人还记得杨撸平父亲的好,在杨撸平家打庄盖新房子时,帮了好几天忙。杨撸平的母亲芳也是特殊的六零年死里逃生的一代人。在最饥饿的时候,小时候的母亲就去农业社堆柴草的大场里捡拾麦粒充饥而才能活命。从小时候会做事起,母亲就忙里忙外挣工分,还要经常遭到个性强悍的外祖母的责骂和毒打。没读过一天书的母亲芳,有一个黑暗的童年,也有一个压抑苦难的青少年时期。每一个少女都会怀春,杨撸平想他的母亲当年也是一个有梦的年青少女,但母亲的人生里更多的是苦难和黑暗。母亲除了有一个远嫁别处的大姐之外,母亲就是他家最大的女儿,她帮外祖父母拉扯大了其他兄妹,这也就是每一个“五零后”人的宿命,怨不得一切。

在他的母亲与父亲唯一的一张黑白结婚照上,杨撸平他们三个儿女见证了年轻时母亲的娴淑,漂亮和聪慧,母亲有两条长黑而发亮的辫子,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透露出几分矜持和羞涩。杨撸平有一位读过书的外祖父,真是温良恭俭让的祖先啊。杨撸平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考上师范的那一年,他命运坎坷的外祖父给了他十元钱表示对外孙子考上学校的庆贺。他的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的智慧足以撑起他们的家。母亲说过,她人生最激动和高兴的时候就是在田间地头劳动时,听见广播里播放进行曲或者放做操的口令声。母亲再苦再累都要供他们三个孩子读书,在母亲的心里,读书,一个人只要读书就有希望。没有多少大道理,正是母亲这朦胧而坚定的信念成就了杨撸平的今生今世。杨撸平时常在灵魂的深处感念上苍的馈赠,让他有一位这样的母亲,是做儿子的福分。

杨撸平的父母亲结婚的时候,他的母亲是被一头小毛驴驮回他们杨氏家族的。杨撸平的父亲一直牵着毛驴,着抽抽噎噎哭泣了一段路的他母亲。家乡的风俗是闺女出嫁的一天,要用哭声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哭泣也是另一种孝顺父母的表示。后来杨撸平听母亲说,她和父亲领结婚证的那一天还光脚穿着一双布鞋。婚后的生活自有乐趣。后来杨撸平出生了,他们的宝贝孙儿,也就是杨氏家族的第三代传承人来到了这个世界。因为杨撸平刚出生时是趴着的,他的祖母用烧炕用的一把推杷把他撸着翻过身后,此时此刻的杨撸平放声大哭,向着世界宣告,我来了。祖母按照乡村风俗的惯例,给他起名撸平。母亲因为生下杨撸平而感染了身子,很长时间母亲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为母亲用苦难换回他的生命,杨撸平从懂事起就深深地感恩自己的母亲。

乖巧聪明的杨撸平成了杨氏家族最幸福的孙子。杨撸平记得自己六七岁的时候,在走路很累时,祖父常常背着他。在杨撸平一岁左右之际,他患了严重的肺炎加哮喘。年轻的父母亲不知道怎么办?等放羊归圈的祖父回到家时,一见到口唇成青紫色的孙子时,马上催促杨撸平的父母,把杨撸平往县城的医院里送。于是父亲骑着自行车,用背篓装着杨撸平,绑在后车架上,叫上一个邻居拖着他的母亲,三个人来到县城的医院里,医生就诊后说,再迟一些时候,杨撸平就没命了,是祖父救了杨撸平的命。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杨撸平出生快两岁的时候,母亲再次怀孕。结果生下一个早产女婴,夭折了。对于这个孩子,他的母亲没有太多的记忆。母亲曾经轻描淡写的说,本来是早产儿,不够月份,生下来时就没了,被你奶奶收拾过了。不久母亲再一次怀孕,这次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可惜不足几天又一次夭折了。而杨撸平作为家里唯一的孙子,备受祖父母和父母亲的宠爱。杨撸平小时候有一张不到一岁时的黑白照片,挺可爱。虽然生活艰苦,但祖父母和父母亲总是给他存吃存喝,让他健康成长。一次换了衣服,杨撸平被自家的狗咬了,还有就是他的牙痛,最倒霉的一次是,牙痛的厉害,出屋门的时候居然又被放在门前面的一把铁锹划破了肋骨那里的肉皮。从小到大,杨撸平最怕狗,因为被狗追咬的次数太多了。

一转眼,跌跌撞撞,杨撸平长到四岁半,他的弟弟出生了。家里一下子有了两个儿孙子,这是家族要兴旺的预兆。四岁半的杨撸平,只记得,一个可爱的小弟弟躺在炕上熟睡。他进到母亲的房间,母亲让他看看小弟弟,他真的好奇。弟弟长大几个月大时,因为啼哭不停,父母只好在别的地方借了一间废旧的房子,杨撸平他们一家四口人暂时住进去。这其间,农村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杨撸平的父亲作为农村社请教师必须带头让妻子实行绝育手术。记得当天的工作人员来和父亲谈了话后,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哭泣,年幼的杨撸平不知道原因。母亲做了绝育手术以后,杨撸平只记得母亲好多天走路的时候,弯着腰。等母亲恢复体力以后,父母亲就开始做搬迁家园的计划了。父亲请了他们澎了户的堂四太爷,一位在民国时期就有名的阴阳先生,为他们选了新庄的地址。祖父母也是把喂养了几个月的两头肥猪卖了,祖父放的十几头羊也卖了一些,积攒了一些钱,祖父和父亲从县城里买了松木的椽和横梁,准备盖厅房用,门窗是买来的旧松木的实木门,厨房就用白杨木盖。一切就绪以后,择了动土的日子,就开始打盖房了。

杨撸平只记得从他们新庄的地址里,挖出了一些像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带黑色条纹的破瓷坛片,黄色的面上有黑色的条纹。乔迁新居,他没有记忆。只记得,弟弟刚开始学会走路时,是在他家的新厨房里。杨撸平能记得最清楚的是,从他懂事起,他就开始放羊了,白天黑夜的放羊。等他长到真正七周岁的时候,村里和他同龄的孩子们都上学了,只有他还在放羊。七周岁的他,看着同龄人上学,他很是羡慕,但他也不嚷嚷着上学,还是默默的去放羊。当民办教师的父亲,为什么不让自己去上学,他不明白。到了第二年,杨撸平才去上学。先是在乡中学小学合办的学校里读书,后来因为年龄太小,才转到父亲教书的一个小学一直读到小学毕业。

每逢节假日,杨撸平就是一个标准的放羊娃,杨撸平后来常说他是放羊娃出,这是从农村走出的七零后普遍的人生刻印,那也是时代的烙印。在学校里,他的成绩都是优,弟弟也长大了些。他上五年级时,弟弟上一年级。已经真正十四周岁的杨撸平,一切大的人生方向,已经奠定了,那就是必须好好读书,走一条认真求学的路。那时候的他也有想过,考不上学了,自己种一块地自己养活自己的办法。那时候的文化娱乐就是过春节时,唱戏唱秦腔。比如一些传统的《铡美案》《周仁回府》《窦娥冤》《辕门斩子》等等,或高昂或激越或幽怨慢板行板快板,都留在了杨撸平童年的记忆里。过春节看秦腔,看秧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那时候的镇中学设高中部,每年都开有大型的文艺节目汇演和运动会,每当这时候,杨撸平就会和弟弟一起去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迪斯科,现代舞《少年犯》,独唱,相声等等节目,既有教育意义,也给了年幼的杨撸平文化启蒙。父母亲即使再忙,也会让他和弟弟去看节目,让他们自由的快乐的成长。点点滴滴都是浸润杨撸平思想成长的良药。在这几年的生活中,杨撸平的父亲偷偷的也是断断续续学了阴阳五行。准确的说杨撸平的父亲就是一位懂风水的乡村教师,在他们村里他的父亲算是知识渊博。当着社请民办教师的父亲每月拿着三四十元的工资,根本就养活不了他们这一家人。杨撸平记得父亲和母亲也是养过母猪下小猪卖钱的事,但赚钱不多。有一年,倒卖二手豌豆的生意,也没有成功。于是有乡邻们怂恿父亲去当阴阳先生,他父亲有些心动了,但母亲一直支持父亲教书,所以父亲后来一直熬到转正成了正式教师,这有他的母亲大大的功劳在里面。

这期间因为杨撸平他祖父在种田方面的保守,其他人家都换来了新型的种子,而他们家还是用原来的退化了的种子,每年的粮食收成不多,从而他们的家,经历了少吃短用的紧迫日子。那时候,他们连磨面的钱都没有,靠他的母亲为磨面的一户富人家做农活来偿还磨面的钱。这些生活的困难情景都被杨撸平记在了心里。他们家有一次大的打击是农村实行家庭责任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分到的一头毛驴生病死了,这对农村的一户人家来说,简直是失去了一半的家产啊。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杨撸平放羊来到羊圈,祖父母住的窑洞里静悄悄的,没一个人。他把羊关进了圈里,才发现,离羊圈不远的地方有一些人,就赶忙跑到那里一看,原来是庄里的一些人在分他家已经死了的驴肉。他的心顿时很沉重,再看看祖父和父亲一脸凝重,而祖母眼泪哗哗的,母亲和弟弟不在现场,小小的他当时心灵肯定是受到打击了。

那几天了,他们一家人都是那么沉默,家里的气氛凝重如山要压下来。是的,一户农民养家糊口的牲口没有了,就是一半家产没有了,以后怎么种地,怎么劳作。过了几天沉闷的日子,祖父和父亲就想办法了。他的父亲去妻子的家族里借了一些钱,祖父凑了一些钱,最后,父子两个去了县城的牲口市场买来了后来添唤他们一家人的一头高大的毛驴。杨撸平记得父亲曾经说,等他们买成了驴之后要走时,那头驴拉了一泡大大的粪便,这是添唤他们家的象征。事实证明,这头驴来到杨撸平家之后,在他们家里生活了十几年,给他们家下了六头小毛驴,而且都卖了好价钱。这头驴真正是他们家的功臣啊。后来,这头毛驴实在是老的不能生产了,祖父母和父母亲都舍不得卖,但没有办法,后来只好忍痛割爱卖给了驴贩子,但是他们一家人好久都不能忘记这头毛驴。在心里,他们永远感谢那头毛驴给他们一家人生活带来的好运气。自从这头毛驴到他们家以后,他们一家人的一切生活都顺心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杨撸平在他们的乡镇初中读书。父亲在乡镇中心小学教书,弟弟也在父亲所在的小学读书。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是他的母亲和祖父,祖母也算半个劳动力,这时他们的家还是很贫穷的。当时中国流行乐坛狂刮“西北风”,台湾香港电视剧狂播,此时杨撸平所在的封闭乡下与外面的世界终于有了视觉上的联系。那时杨撸平舅舅送给他一台收音机。从此以后,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联通了他与外面世界的桥梁。杨撸平开始徜徉在少年的青涩里。小镇的上空,盘旋着刘欢暴发感极强的歌声,西北风,黄土高源,屠洪刚翻版的狼等等,那是戴着镣铐舞蹈的日子,那是燃烧激情幻化命运的岁月,那是骚乱与迷茫,渴望与失落,清醒与暗淡交织,悸动与安宁相伴的年少时期,那是乡村惊醒了酣梦的季节,那是一个时代变迁缩影的蒙太奇,这些镜头记录着杨撸平人生的新纪元,小镇同时也印证了他生命的超脱与飞越。

封闭与开放,蒙味与现代,简单与多元,美好与龌龊,出走与轮回,不仅仅融化了农村少年久浸纯朴民风的胸怀,也敦使了杨撸平从灵魂到肉体的人性苏醒与蜕变,这是智慧,这是启迪,这也是唯一能让一个乡下孩子绽放生命热情的时光背景。流行的大众文化,充当了新的启蒙者,是幸抑或不幸,这期间杨撸平也经历了学习上的低谷,自己不得不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自动留级,从而为他考上师范打下基础。十年代初那是杨撸平人生蜕变的开始,在那一年他写了大量的青春日记,进行了自我能力之内的思考,那是一种自我的成长与自强。从那时开始并且一直到工作了二十年的现在,杨撸平都在积极的践行他那时为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而杨撸平那时候接受的教育理念虽然落后,但又不失一种新与旧的碰撞与交流。初中四年的学习,他受到了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浸染,而且更多来自他自己的好学与一颗敏感的心。杨撸平的心性很辽远,在贫瘠中建立精神家园,让他度过了人生的起始阶段。

(待续)

▋本文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为偶然,请勿对号入座。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竺元平 | 父母的灵魂伴着我
随笔||追忆外祖母
我最敬佩的人——父亲
有这样的父母亲吗?
入围作品 | 杨桂玫:雨湿心绪
我与我的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