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母亲 || 作者 张潮

怀念母亲

作者    ‖    张潮


作者相关文字链接:

《市级文明村“张城堡”》《父亲的革命领路人——万通轩》《怀念父亲》



岁月飞逝,光阴荏苒。2020年6月8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八年了。深切缅怀母亲平凡而多难的一生,我心久久难以平静。

逝去的两千九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母亲,母亲在世时的情景时时在我心头萦绕,母亲慈祥的面容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拼命的追寻,试图找回那些已逝去了的时光,找回曾经依偎在母亲身旁,快乐成长的幸福时刻。但这一切毕竟早已远去,已成为被岁月所沉封了的永久记忆。

思念逝去的回忆

在我的心里,有母亲陪伴走过的那段生命历程,是值得我一生洒泪而感怀的难忘岁月。

1出生在贫寒人家。1927年(民国十六年十月初七),母亲出生在会宁县张城堡村一个赤贫的雇农之家,外祖爷给人扛长工,一家三代四口(太外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母亲)人,佃住在张城堡涝池旁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土屋里。1929年(民国十八年),西北大旱,饥荒漫延,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了活命,外祖父挑着担子,领着一家人背井离乡,外出逃荒要饭。

我的母亲(拍于2012年5月13日

2挣扎在死亡边缘。一家人饥寒交迫,沿路乞讨,流落到了西吉和固原一带。过着食不择食、衣不蔽体、露宿村头的流浪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上苦苦挣扎。为了寻求一条活路,有几次,外祖父(母)已下定决心,要将不满两岁的母亲送人。只因外太祖母心存一丝侥幸,坚持宁愿饿死,一家人也不能骨肉分离,苦苦阻拦才作罢。就这样,一家人在风寒和饥饿中苦苦煎熬,一年多后,待饥荒稍稍减缓,才又回到了那个虽很破烂但也曾温暖的家。

我的母亲(拍于2008年10月2曰

3饱受饥寒的童年。贫寒的生活,磨砺了母亲从小懂事和坚韧顽强的性格。母亲告诉我,外祖母一共生育过十三个孩子,成活下来的只有她们姐弟四个。母亲是老大,从懵懵懂懂记事起,就跟大人学做活计。天刚蒙蒙亮,就跟着大人起床,背上小背篓追赶马车,捡拾牲口糞;数九寒天,单薄的破褂和透风的单裤丝毫遮挡不住刺骨的寒风,一双小手,两只脚冻的红肿,晚上一遇热炕奇痒难忍。白天还要拎着小篮子到客店给行脚客卖馍馍,晚上回来,油灯之下跟祖母和母亲学做针线活。

母亲看报纸

4从小订的娃娃亲。母亲15岁来归我家,和我的父亲成了亲,一生共生育过七个孩子,成活了我们兄妹四个,我是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

母亲善良贤惠,孝敬公婆,过日子节俭,勤劳能吃苦。我的祖母中年患痨疾辞世,母亲二十出头就成了家庭主妇,并开始持家。操心祖父的衣食冷暖,拉扯我们兄妹长大。母亲付诸了自己一生的心血,教育我们做人,供养我们读书,恩比天高,情似海深。

母亲织毛衣

5多难不幸的青年。贫寒之家,幸福也是短暂的。1949年全国解放,我的两个哥哥相继出生,母亲也二十岁出头,正当青年。然天有不测风云,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母亲相继失去了三个至关重要的亲人(祖母、母亲、婆婆)。母亲说,在那段悲伤接二连三的日子里,她不仅仅是哭干了眼泪,就象整个天要塌了下来一样,肩上压着喘不过气的千斤重担。婆家老小五口,两个幼子嗷嗷待哺(一个尚在襁褓);娘家老小四口,三个弟弟妹妹,最大的十二岁,小的两个还尚在幼年。

从此,无论漫长的冬夜还是酷热的夏暑,油灯之下,缝缝补补,磨米推面,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在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母亲操碎了心,流尽了汗。由于多年过度的精神和体力透支以及超强劳累,母亲落下了一身疾病,其中视神经萎缩不治之疾,致晚年几乎失明。

我的母亲

6孝敬老人,村人皆颂。从我记事起,母亲待祖父亲如生父,恭敬言从,温顺有嘉。每得可口食物,必先孝敬祖父享用。父亲在铁路工程局工作,几十年流动在外,虽每月有几十元的生活费寄来,但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平时少有的一点细粮白面,母亲总是做给祖父另吃,我和小妹多时也能享用一点,但母亲几乎从不享用。一家五六口人,做两种饭食,这样的习懂整个村子我家独有,而母亲且坚持了近二十年不变(直至祖父去世)。我曾问过母亲原因,她很坦然的告诉我说,我的祖母临终前拉着她的手向她交待过,说祖父一生不易,一定要关心和照顾好祖父生活,所以她时时提醒自己,须臾不敢忘记。

母亲挑选瓜子

7 心地善良,很有同情心。无论是在农村老家,还是晚年短住儿女家在城里,母亲总能同街房邻居相处的十分融洽,特别是对有困难者或孤寡老人,母亲总能主动的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哥曾讲过他小时候对母亲最大的感受,那时候,农村生活很困难,村里不时会有讨要的乞丐或雲游的道士,母亲看见后总会让他端上一碗热饭送去,以表达善良同情之心。

母亲剥毛栗子

8没有文化,重视子女教育。由于家贫,母亲从小没有进过一天学堂。解放后,母亲参加过政府开办的妇女扫盲班,也算认得几个字。但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却从来严而不溺。小时候,无论我们在外面犯了错还是受了委屈,母亲从来都不会护短,更不会去和别人辩理,要么在家里严励教育我们,要么主动带我们去向人家赔礼道歉。母亲一生坚信“与人为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哲理。

母亲每天自己打水

9通情明理,处事公道。父亲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母亲一人操持。父亲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定期寄回家,但并不是全部留作家用。母亲只能精打细算,周密调济和安排,既要赡养几位老人,还要兼顾帮衬父亲的几位生活困难的兄弟姐妹。母亲不仅毫无怨言的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还要替父亲补全周到,尽可能的使大家都能得到帮助。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为自己花一分钱,也许是从小受穷,习惯了舍不得花钱的原故吧。

母亲收拢洋芋

10天资聪慧,记忆力极好。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母亲悟性极好,很会算账,却心算的能力又快又准。比如说,十几尺布或几十斤粮食,一尺几角几分,一斤几毛几分,母亲用不到几分钟时间,就能计算的准确无误,这件事一直都令我十分佩服。

母亲从小心灵手巧,做的一手好针线、好茶饭,家务活样样都是里手。晚年时,还经常闲不住给儿孙们织毛衣毛裤等。母亲记心极好,凡家族中几代人的生辰属相,甚至街房邻居一些老熟人的,她也都能全记得很清。

母亲挑洋芋

11天有不公,晚年仍多磨难。母亲心地善良,孝敬公婆,处事公道,在妯娌间很有威信;母亲关爱子侄,疼爱孙重辈,在家族中很受大家尊敬。但是,母亲的晚年仍多有磨难,我的父亲66岁患脑溢血偏瘫失语,卧床整整七年,一直是母亲替我们儿女守护在床,精心照料,付出了她余生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母亲84岁高龄时,我的二哥突患恶疾不幸辞世,且在母亲逝世一年之前,造成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大悲,呜呼!

母亲捡菜叶

12. 勤快手巧,干净利索一生。从我记事起,无论是家里每个人穿的衣服还是家里的东西摆什,母亲总是要缝补的整整洁洁或洗刷的干干净净。那怕是墙上的一幅旧年画,还是桌子上的一个小玻璃瓶,母亲都要求我们一定要贴工整或放到位。小时候,每到过年我们才能穿一次新衣服,经母亲亲手裁制,一针一线缝制的衣服格外合体漂亮。平时,我们总是穿旧衣服,但经母亲缝缝补补,即使每一块补丁似乎都很赏眼、很美丽。母亲八十五岁高龄,仍然不愿别人帮忙,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天,身体虚弱的自己下不了床,但仍然坚持要求儿女将她扶持着自己上厕所,也不愿躺在床上,让儿女侍候。

母亲和我大哥

母亲和我(一)

母亲和我(二)

母亲和女儿润花

母亲和我二嫂

母亲和小孙儿晶晶

母亲和我二哥二嫂

母亲、润花、晶晶一起看电视

奶奶嘱咐小孙儿要好好学习

母亲过生日和姨姨

母亲和二哥一家

母亲和三叔、三婶、小叔及二哥、兰宁哥两夫妇

母亲和三叔、三婶、小叔及家族儿女们

追忆母亲苦难多磨的一生,我止不住数次泪流满面。母亲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是一个裹着小脚、从苦难深渊的穷苦旧社会一步步走到新社会的女性,但母亲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有一个超越了自己的博大胸怀。在母亲坚韧不屈的性格中,充满了友爱,充满了宽容,透射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人间母爱的伟大,母亲用她一生的心血,为儿女子孙谱写了光明灿烂的美丽篇章。

(注:母亲的儿孙中,我的大哥是家族中第一个入读清华大学的人;我的二哥是一名大夫,行医四十年,医德高尚;我是一名铁路职工,毕业于铁路院校,几十年为铁路事业尽心尽力;我的妹妹是某大型国企的一位描图员,工作认真;母亲的二孙儿兰州工业学院毕业;三孙儿西北师大毕业,后取得北师大研究生学历;小孙儿兰州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大重孙女兰州财经大学毕业;重孙正在读上海海事大学;小重孙女正在读兰州一中重点班

值此母亲辞世八周年之际,深切追思母恩,聊聊数语以表儿思母之心!

二O二O年六月八日 于西安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祖父纪念祖母纪念父亲纪念母亲
揭秘男女最佳情爱匹配度
优美散文欣赏----怀念母亲
广西桂平 / 梁丽成 【随笔】/《一大家子​》
【西散原创】淮战科作品丨清明并不雨纷纷
曹小藩:我的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