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仰望故乡新庄塬 || 作者 马克炜


仰望故乡新庄塬
——写在会宁新庄“记住乡愁、归去来兮”笔会之后

作者    ‖    马克炜

作者马克炜,会宁新庄亮羊滩人,先后在中央驻白银、兰州及北京企业任职,高校学生就业辅导师、培训师,现任国投新疆新能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回忆我的伯父——志愿军战士马秉藩》


梧桐叶落,天山飞雪,巴里坤草原天宇茫茫,迷乱了深秋烟色。

遥想故乡西海道塬,该是燕影南去,田野山脊静穆萧瑟了吧。

朋友圈里传来些许照片,今年第一场雪落在霜降之后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树叶上,公路两旁绵延的杏林披上雪影,红墙青瓦的民居上空炊烟缭绕,让人久久凝望,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记住乡愁、归去来兮”笔会,更是给游子抒发乡愁,搭接了平台和载体,使分散的个体的乡土情怀的涓涓细流汇聚成蓬勃之势,喷涌而出,成为一种披着乡土气息、具有广泛影响力文化现象。

故乡新庄塬,偏居西北一隅,那里十年九旱,没有享誉四海的名胜景致,更没有吸引舌尖的特色物产。然而,那里的一草一木,却总是让人梦萦魂牵。自然和物产的贫瘠,限制不了精神家园参天大树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精神,一切都是因为故乡人胸怀远大、坚韧不拔、乐观豁达、克服困难、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振兴家园的精神,才使这片贫瘠的土地跃升为故乡人仰望星空大海的精神高地,成为人们灵魂归处的精神家园。更何况,对故土的眷恋,是农耕民族固有的气质和秉性。农耕民族自古恋土地、恋房屋。不像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家也是移动的,生无可恋。

几十年在外奔波,当年出走时的少年,早已霜染鬓发。

故乡,宛如放飞天际的风筝下那根长长的牵线,不管你飞得多远,都会让你顷刻间回到故乡的怀抱。

归前,便有“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的欢喜和期待。

归去,便是“乱点桃蹊,轻翻柳陌”的惬意。

身处异乡,在“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离愁悲绪中,一遍遍回忆故乡山川草木的浅吟低唱,回味粗茶淡饭里飘出的乡土气息。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还将两行泪,遥寄西海头。

回忆故乡,是每一个游子一生的功课。

回忆最多的,当属盛满了年少记忆的学校。

我的入学季,是在那年的春节后,刘孝庭老师走村串户,见到学龄儿童,总要动员家长送孩子去上学。爷爷马福海出生于1896年,在他那个时代算是读了点书的人,儿时爷爷教会了我打算盘“三变九”“九变九”,还有只会背不知其意的“三字经”,我不失时机地给老师表现了一番,刘老师认为我能上学了,午饭后,便跟着刘老师去学校报了名。老实说,我不是好学生,文化课成绩从未名列前茅,尤其上了初中,很叛逆很贪玩,甚至于辍过学、沦为民工,在杂吵的建筑工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躺在冰冷的水泥预制板上思考人生。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像极了平凡的世界里和命运苦苦挣扎的孙少平。但新庄小学、中学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给我积淀。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从未间断的音乐、体育、美术基础素质教育和文艺活动,不但启蒙了我的审美素养,更是培养了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使我后来在学校、单位因一技之长而增加了自信。赵忠、张振贵老师给削铅笔、手把手教会写字;寒冬里,怕冻着我们,李国蒋老师领着学生在他的办公室兼宿舍,围着火炉,趴在床边、桌子周围学习、作业;李吟、王德学、李守刚、等老师教会了普通话和唱歌;赵喜孝、张世强等老师启蒙了绘画;张克智老师启蒙了书法;武万荣老师的语文课,在黑板上满屏栩栩如生的茶花、朱自清父亲蹒跚着爬过铁路的背影,将课文里抽象的文字叙述搬上黑板,形象化具体化,武老师教学生在黑板书写生字的点评,更是增添了写好字的压力动力和兴趣。初二升初三考试失利,找到李相林时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张兆旺几近扇耳光的愤怒和批评······无不深深刻在脑海,且随着岁月的推移历久弥新,激励和鞭策着我走好每一步。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老师诲人不倦的点点烛光,温暖和照亮了无数学子前行的路,让这些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孩子们,背负着塬上黄土地一样厚重的乡土情怀,怀揣着父老的期冀和教诲,传承老师言传身教春风化雨的高尚品德,不敢有丝毫懈怠,踏实做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和众多塬上人一样,我一路前行一路回望——

曾在白银大峡电站的大坝上,仿佛看到龙脊一样的黄土梁上高耸起故乡人的伟岸和坚毅。

曾在兰州的白塔山上,微风摇动风铃,仿佛听到故乡教室里书声朗朗。

曾在北京的写字楼里,仿佛看到塬上的孩子前行道路的曲折漫长。

曾在天山脚下,仿佛看到故乡原野深秋的红叶铺满山岗。

曾在台北的101广场、在印尼、在泰晤士河畔、在纽约的金融街······一路前行一路回望,时刻把乡土装进行囊。

不论走到哪里,味蕾牢记着糁饭、搅团、酸菜的回味悠长;糜面倒锅馍馍的酥软甜香;罐罐茶煮出的岁月微苦中伴有清香;乡亲们日出而作、赶牲口的吆喝声声悠扬;犁铧翻出四季、收获春耕冬藏。还有,妈妈的唠叨、爸爸的牵挂、邻里的问候与祝福······塬上故乡的点点滴滴,都在游子的身上发酵成爱恨忧伤,性情里总是镶嵌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走到哪里,不论官职不问成就,骨子里依然彰显着塬上人的模样。

拳拳游子意、深深家国情,西海道塬啊,是我一生的仰望。

在城镇化不断深化推进的今天,在人们聚焦经济发展的大时代,游子们与故乡儒士贤达在老家的山塬沟峁纵论古今、赋诗作词,这是何等的风雅,然而我们抒怀乡愁、弘扬乡土精神,不仅是附庸风雅,更不是倡导后来者返回故土,留住更多的人在家乡创业或者返居,而是要以文化滋养文化,以精神传承精神,鼓励更多的后来者以故乡文化精神为根,厚植情怀,树立大胸怀、开扩大视野,志存高远,赋能蓄气,放眼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走好第一步,走稳走远每一步。给乡愁赋以现实意义,让乡土精神和文化落地为故乡的年轻一代不懈奋斗精神。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需要仰望的精神高地。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愁
中国人的乡愁
【征文复赛6号】柳生魁作品精彩留言
故乡.乡愁.春节【書香】
乡愁、乡音、乡恋,是缕缕剪割不断的情丝......
荐读|哪有游子不思乡?一起品味那些藏在诗词里的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