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述我的人生(连载四) || 作者 张谦

编者按:张伯的工作履历就是一部厚重的精彩传奇,工作伊始和退休之前皆为县处级别,这在共和国干部阅历中也显得非常罕见!张伯的同学李琨伯伯讲:“张谦同志写的《自述我的人生》一书我拜读了几遍。我感到写得很真切很实在很感人,也很受敎育。我认为,张谦同志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有干劲,有谋略的非常优秀的领导干部。张谦同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每位领导干部学习。张谦同志公道正派,任人为贤,唯才是举。他的人品、才干、业绩,在他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好口碑。”张伯的学弟杨宗雄叔叔说:“他是我们这一辈人中的佼佼者、领头雁和老大哥,我很敬重他!”通览自述,句句情满好事多谦者自谦(一所收留“希望”的大学 || 作者 靳健)思想方法,后学可鉴。传承孝道,我辈模范。重振门庭,奉献源泉照扶亲朋,行高为远。掩卷细思,受教浩然!祝愿张伯健康长寿,快乐多福,阖家万安!——騿駺邁埠


自述我的人生(连载四)

作者  ‖  张谦

我姓张名谦。谦者谦谦,它的本意是吉祥、顺谦,要求勤奋努力,积极进取,从而得到众人的恭敬,自恭自敬,才能让大家恭而敬之。为此,谦,就是恭敬。我的人生,正如其名,名副其实。

我生于1948年农历10月19日,属相为鼠。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乡杨山村榆林山人。汉族,大学文凭,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县处级职务。

前期连载链接:

《自述我的人生(连载一):序言;1. 上学及学历  工作之简历;2. 读书学知识  课外长见识;3. 红卫兵领袖  共青团书记》《自述我的人生(连载二):4. 尽常委职责  做政治工作;5. 农村挑重担  基层锻炼人》《自述我的人生(连载三):企业当起家  行政不当家》

家族事为重   顾家为己任

我是我张门第五代掌门人,理族顾家是分内的事。上学时年龄小,有爷爷、父辈们理事;工作了忙公务40年,辛苦了父辈。退休后,有责任有时间有精力为家族和家人做些事。我明白自己的担当,有责任管理家族和家庭,尽自己的努力,为家族和家庭做些有益的事。老家的红白喜事、大事要参与协调,家族的上坟、送寒衣等活动要参与组织,家人需要帮的忙尽帮必帮、尽力去做,以尽我一个掌门人的心,做好我应做的事。

我张门家族祖籍在宁夏隆德,立祖代高祖父张公巧灵就出生在这里。高祖父随迁到甘肃通渭,娶妻刘氏,通渭人。高祖母陪伴高祖父,一起生活,生育一儿一女。年仅26岁就病故了,安葬在甘肃通渭。我们后人一代又一代为她每年送寒衣,表示深切怀念!高祖父从此就离开了通渭,携儿带女流浪度日,在会宁中川梁堡、甘沟田坪等地临时居住过,最后在会宁县汉岔乡榆林山定居。又娶继高祖母焦氏为妻,继高祖母从王家带来一儿,也抓养高祖父的亲生一儿一女,把他们抚养成人,在我张家有功。曾祖父为了报答养育之恩,继高祖母焦氏去世后,同高祖父安葬在一起。至今葬在我张门家族的祖坟里。

曾祖父张有福生在清朝同治年间,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一生务农,种庄稼,靠劳动持家抚养儿女。身体健康,生活规律,享年86岁。去世时,我已20岁了,很清楚地记得他老人家的音容。他病逝后寄在祖坟旁,后又迁葬在祖坟里。曾祖母党氏,比曾祖父小6岁,是本乡杨山下庄人。一生俭朴贤良,务农理家,抚育儿女,功德成就。享年59岁。生育二儿一女。世后安葬在张门祖坟里。曾祖姑母为曾祖父妹,成年后出嫁在甘肃定西县西巩驿乡曹家河畔万家。

祖父张学海在清朝末年度过童年,民国读过两年塾学,当过一年轮流甲长。一生务农,勤俭持家,抚育儿女,性格刚正,知书达理。享年78岁。世后安葬在祖坟旁。祖母姚生玉,为黑虎岔姚家五朵金花中的长女,秀俊贤淑,温柔刚强,慈善和气,治家有方,育后有功,贤妻良母的典范。享年65岁。生育四儿一女。世后安葬进入祖坟,祖父去世后迁出祖坟,和祖父安葬在一起。

父亲张廷杰,一生务农、经商,性格干练,上敬下严,理族持家,抚育儿女。他为祖父母长子。中共党员。享年73岁。世后安葬在会宁县河畔乡蒋家大路羊路湾。母亲田月芳,善良贤惠,性情温和,务农持家,身体健康,高龄86岁。生育三儿四女。

我为父母长子,也是张门第五代掌门人。上学读书,大学文凭,中共党员,国家干部,县处级职务,现已退休。妻子张翠琴,居民在家,养儿育女,辛苦勤劳。生育一儿四女。我们有孙子1人,外孙4人,外孙女3人。

儿子张献玱、儿媳张巧菊、生育1男。

女儿张献珍、张献玲、张献瑜、张献琡(过继)。

孙儿张聚钊,天生灵利,聪明精敏,成长快乐。

二弟张诚,弟媳杨军莲,生育二儿一女,献琀、献珣、献珴。孙子1人,孙女1人,外孙女1人,外孙1人。

三弟张详,弟媳杨爱梅,生育一儿一女,献玠、献瑛。外孙1人。

大妹张翠芬,丈夫蒋国治,生育二儿,有孙2人,孙女1人。

二妹张怀芬,丈夫张志林,生育一儿二女,孙1人,孙女1人,外孙3人,外孙女4人。

三妹张瑞芬,丈夫王廷维,生育一儿三女,孙1人,孙女1人,外孙2人,外孙女2人。

四妹张彩芬,丈夫苟攀东,生育一儿一女。

二叔父张廷彦,叔母张艳芳,生育一儿一女,儿子张谋因车祸身亡,女儿幼年夭亡。诚弟为嗣子。有嗣孙献珣,孙女献珠、献瑶。

三叔父张廷智,叔母李芝英,生育二儿二女。长子张谱、媳郭淑琴,生育一儿一女,献琛、献玢。重孙1人,外重孙、女各1人。次子张诗,媳杨彩珍,生育三儿,献琦、献珲、献珪。重孙女1人。大女儿张蕊芬,丈夫靳怀智,生二儿一女,孙2人,孙女2人,外孙1人。二女儿张爱芬,丈夫袁军成,生育一儿二女。

五叔父张廷直,叔母孙梅英,生育二儿三女。长子张读,媳党席红,生二儿、献瑨、献珩。次子张譞,媳张旭红,生二女献琬、献珞。大女玉芬,丈夫杨卫东,生二男,孙1人,孙女2人。二女萍芬,丈夫杨建龙,生一儿二女,外孙1人。三女萁芬,丈夫张东,生一儿一女。

姑母张秀云,姑父张进荣,生育三儿二女,后人约有50人。

叔祖父张学江,精悍能干,务农行家,持家有法,教子有方,健康长寿,享年87岁,世后安葬在榆林山冒疙瘩下坡梁上。叔祖母贾尕尕,甘沟钟家岔为娘家。高个精敏,性格开朗,务农持家,抚育儿女,健康长寿,享年86岁,世后同叔祖父葬在一起。生育三儿五女。

四叔父张廷贤,叔母周月英,生育二儿二女。长子张谨,媳张淑霞,生二儿一女,献玮、献琨、献璐。孙女1人。次子张訸,未婚,已故。长女张青芬,丈夫王树恒,生二儿。次女张惠芬,丈夫王鹏选,生一儿一女。

六叔父张廷礼,叔母蒋香芳,生育三儿。长子张评,已故,有一儿一女,献琼、献珮。次子张论,媳马翠萍,有二儿一女,献琅、献、献。三子张,已故。

七叔父张廷让,叔母张金芳,生育一儿三女。儿子张谞,媳王喜荷,有一儿一女,献璋、献玫。长女张淑兰,丈夫张彦虎,有二儿二女。次女张蕙兰,丈夫芦建国,有一儿二女。三女张晓兰,丈夫张世虎,有一儿。

叔祖父母家大姑张秀兰,二姑张月英,三姑张菊英,四姑张伯英,五姑张凤英。他们的后人合起来了上了百人。

祖姑母张梅花,祖姑父张富贤,生有五男二女,现有后人163人。

这些,就是我张门家族七代人的情况简述,是个象宝塔样的亲情网络。立祖代、继祖代都为单传,从第三代祖父和叔祖父有了两个房头。按传统和男女都一样结合的方法计算:立祖代3人,继祖代4人,三代7人,四代26人,五代56人,六代90人,七代22人,共有208人。

在家庭和家族中如何做事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各人的想法和体会尽不相同,从我的做事风格和切身体会中,可以梳理归纳为:

对老人尽孝养老送终。只要有人伦理,孝敬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张门的优良传统。曾祖父母孝敬高祖父母,为其二老养老,为其二老送了终。祖父母和叔祖父母对曾祖父母的孝顺、养老和送终,我亲眼见着、望着、学者,也算是个年轻的见证者。他们做的很好,为我们做出了样子,我的父辈和我都在继承和发扬。我的父辈对祖父母和叔祖父母的尽孝、孝顺、养老及送终,我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听父母的话,顺老人的意,解父母之忧,帮老人之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体贴,有疾病请医生找药。想吃啥、喝啥,总是千方百计地寻,尽量在满足老人的需求。他们对上了年纪的老人,组织祝寿,为老人添喜增福。他们按老传统,较早地为老人准备了寿材,老衣,以免老人有后顾之忧。老人去世了,他们为老人送终、守孝。对这一切,我不仅看到了,也记在心里,还暗暗地在学,并在学中做。我参加工作后,有了工资,挣些钱,常常学着父辈们孝敬爷爷和奶奶。爷爷不喝茶,不抽烟,只爱吃糖,我就买糖给爷爷吃。奶奶喜欢喝花茶,我就给她称花茶,让她开心地喝。他们曾有过病,而且较重,我就从会宁县医院请来大夫为他们医治。

1973年天大旱,大家都困难,吃着救急粮。正好奶奶在这年腊月初一病逝。家里生活非常困难,我就从我的口粮里挤出60斤粮票,买了白面,为前来祭奠的亲朋好友吃了顿白面疙瘩,表达了我的一份孝心。爷爷去世后烧九年纸时,我从陇西铝厂请来厨师,带着灶具,一条龙服务,酒席办的很红火,在当时在地方上颇有影响,这也是我对爷的一片诚心。对父母亲及父辈们,我是在尽心尽孝尽责任、父亲爱好抹牌,吃茶、抽烟、喝酒,我都尽力满足他。为他称好茶、买好烟、好酒,不仅自己够用,而且还有储存。在四川成都出差时见了牛九牌,开始为父亲买了两付,后又想多买些,带回去让父亲在河畔街上赚几个钱。100付牛九牌我花了20元钱,父亲竟赚了1000元。从此,他以此为本,做起了瓜果等小生意来。香港回归之前我去香港出差,为父亲买了一个不锈钢真空保温杯和一把青铜烟锅,他高兴地停了熬着喝茶的习惯,开始用此杯泡着喝茶,不用长烟锅了而用我买的小烟锅卷小棒烟抽。为母亲在香港买了黄金项链,她总是很高心地经常戴着。父亲有病,患了急性前列腺炎,我接到定西地区医院做了手术,后痊愈了。后又患脑溢血病,我接到定西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经医治无效病逝。去世后,我们尽力办了较大规模的葬礼,三年换孝,九年纸,我们都尽力操办,办得红火热闹,以了了他老人家生前的爱好和心愿。母亲辛苦了大半生,总是任劳任怨。她脾气温和,身体健康,长寿有福。她算是遇上好时代了,她的吃穿用尽要尽有,子孙们接连不断地为她供给,好多小吃,她都吃腻了。穿的总是嫌多。从72岁本命年开始,儿孙们年年为她祝寿。80高龄祝寿时,大舅、二舅等娘家人都来,三叔、六叔、七叔及子孙们都前来拜寿。我专门为老母亲八十寿辰写了寿联,表着一片孝心。今年已是86岁高龄,身体仍很健康,长寿有福永远。二叔父母中年丧子,谋弟因车祸亡故,我守在他们床前做着开导工作,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二叔母患食道癌,我接到定西医院诊断并治疗。日常生活中常去看,买些小吃去看,尽着侄儿的孝心。他们逝世后,从葬礼、三年换孝、九年纸,我们侄儿和儿子一样办理,而且办的很好。三叔父母,三叔母身体不好,常多病,当肺心病严重时,我和谱弟接到定西地区医院,找大夫医治。病逝后,我同样参加了葬礼和三年换孝及九年纸的祭祀活动。三叔父是父辈中吃苦最多,也最长寿的长辈。他和我老娘一样,赶上了好时代,享了不少福。他年轻时喝茶只喝陕青茶,我为他买着没断过。他爱抽水烟,我买烟、买烟瓶,经常供给,也没断过;他曾一度爱喝白酒,我们就给他买好酒;他曾一度爱吃蜂蜜,我们就为他买蜂蜜;他一度爱吃肥猪肉和烧鸡等肉,家里有时为他做,我们去时常为他买烧鸡吃;他曾一度爱吃水果糖,我一买就是五斤的一袋子,他尽情在吃;他曾一度爱吃香蕉、橘子等瓜果,我们也不断地给他吃;他曾一度爱吃饼干、蛋糕之类的,我们供应的很及时。五叔父母因儿女们较小,在他们需要尽孝时,我尽量尽心尽力。亲房户内的一些人情钱,弟弟还小,五叔也没钱,多时是我在填,我从内心安心情愿,应算是一份孝心。当他生病,患了重病时,我们兄弟们个个出面,找医院,找医生医治。就是患了肝癌,也是在定西市医院住院诊断治疗的,去世后,我们帮助两个弟弟办了像样的葬礼,百日换孝、三年纸、九年纸,我们都请来了姑主,办的有一定规模。特别是九年纸,我们家族做过商议,大家都来操心,为五叔九年祭祀在努力。从纸火,酒席、祭祀等都上了一个台阶,是我张门白事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来客最多,最红火的一次,也是第一次。为了纪念五叔的一生,我动笔书写了《张门家族的功臣,乡党邻里主心骨》悼文,打印成册,印了100本。在祭祀日发行时,姑主、乡亲、亲朋、好友们都争先恐后地要,爱不释手,看了读,读了又看。这种状况,也是我张门的第一次。也是我对五叔的一份孝心在谱写更好的篇章。

对小抚养教育成人。生育了儿女,就是把儿女们带到了人间,给了儿女们生命,这仅是起点、起步。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吃,给他们喝,要他们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学说话、学走路,懂得些小道理;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让他们做人;更重要的是送他们上学读书,学得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条件,找工作,自食其力,健康成长,成为人才。我的一儿四女,幼年和童年主要是靠其母亲养,我在外上班工作,过问儿女们的事较少,此时少了许多父爱。供他们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读书,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大女儿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读完了全程教育的书。二女儿只上了小学、初中读书,受学校教育较少,因要早安排工作,影响了上学的机会。三女儿上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读书,基本走完了学校教育全程。儿子在小学、初中、高中、大专读书学习,受到了高等教育。在家里,我们的言传身教不断在影响着他们,也督促他们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很重要,除了用言行影响、带动他们,我还找机会为他们讲些做人的道理,灌输一些做人、成人的事例和事迹,算是也在付出心血。但有时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骂儿女、打孩子,目的是让他们长些记心。很少考虑他们的感受,也留下了遗憾。记得有一次,儿子上高中时上完晚自习来的较晚,我问起原因时,他撒了谎。又是骂,又是打,很不尽人情。还有一次,下午放学了,等他吃饭,不见人。我去定西中学校门上去找,他站在一旁哭着。我上前问他时,他说,谁把他的自行车带轧坏了,他没钱补胎。我听了心酸流泪。给儿子每天只给早点钱,都没考虑到这样用得着的零花钱,从此,总是给他几块零钱以急用。他们长大成人后,尽我的力量为他们创造条件,找工作就业。大女儿、二女儿成年后,正逢我在陇西铝厂当人劳科长,就把他俩一次招进厂,大女儿在财务上搞财会工作,二女儿在车间当电工。三女儿成年,招到定西农药厂当工人,因皮肤过敏不能正常上班,又调到定西螺钉厂当工人。儿子学校毕业后,在白银、兰州等地打了几年工,吃了些苦,于2008年招到定西市运管局上班至今。这就是说,帮他们找工作、单位,我做了基础性的工作和努力。干的如何,就全靠他们自己。原来在工作岗位时,我以为为儿女们做了不少事,尽了不少心。但到退休后,想法又不像从前,特别是自己生病,住了几次医院,做了两次手术,儿女们为我忙前忙后,陪守在病床前,才让我思绪万千。从心底里发现,我为儿女们付出的少了,亏欠了他们,心中不安,有遗憾。人老了,才懂得珍惜,才懂得理解,可已经晚了。不过,我还是要在有生之年,为他们多操心、多付出,尽量减少些不必要的麻烦。

对其他小辈们,特别是谋弟和诚弟的后人,我尽了心,也尽了力。为续续转城镇户口,为她找打工地,为她跑低保,我做了应该做也能做到的。对所有的侄儿、侄女,我都是操心的,尽的力不够,但真是付出了,我力所能及,能帮则帮着。

对兄弟姊妹互信相帮。兄弟姊妹们有一娘生的,有一个爷爷的,还有一个太爷的。我张门家族,到了我们这一辈人丁兴旺,足有几十上百人。我年龄最大,为长兄。我不因长兄自居,而是平等相待,对年龄小的更关心体贴。我们的兄弟姊妹们,包括其配偶,坚持做到“相互信任,诚信为重,从不疑心;相互沟通,有事通气,从不堵墙;相互帮助,尽心尽力,从不拆台。”这是我张门,特别是我们一辈的法宝,也是我们一辈人的座右铭。

谋弟是二叔父母唯一的儿子,他排行老二,我们俩年龄接近、关系铁。就是太爷去世时,我俩是曾孙的最大,懂得哭喊。他念高中,我已在县上上班,经我介绍到县运输公司当合同工,开始在班车上卖票,后独立跑卡车。我在塬边公社当书记时,他驾驶空卡车专程来看过我。时隔不长,他就出事,发生车祸身亡。是我和五叔、七叔到县为他撤灵,又运到蒋家大路安葬的。去世后,我为他赡养二叔父母、拉扯女儿做了应做的事。诚弟排行老三,我俩是亲兄弟。他上完高中,在当地任民办教师。经我托人到窑街煤矿当了工人,他又利用我和他在矿的劳资科长胡席斌(我俩是同学)的关系,调回会宁。是我托人安排到会宁县化工厂工作,后又调到靖会工程管理处工作。他病后,是我带他到定西、兰州医院查病,病确诊后,我又陪他住院,做了三次介入手术。病逝后,我主持安葬。葬后,不由人在他的坟上转了一周才离开。谨弟、谞弟在金昌、白银当合同工也是我托关系介绍的。详弟在家赡养父母,我很关心他,贴着他。让他住进了我的院子,他后来拆掉重建,我尽力在帮,帮了1万元。为诚弟建房帮了4000元。为诗弟建房帮了1万元。谱弟的工人也是我托人而招的。读弟,我也在帮。譞弟考兰州气象学校,我和诚弟、谱弟、详弟等帮了1万元送礼钱。详弟建房时,彩芬小妹也帮了钱。诗弟建房时,读弟和蕊芬、爱芬妹都借了几万元予以帮助。所以,在我们兄弟姊妹中有事,有困难,大家都关心,大家都帮助,能尽心的尽心,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钱的出钱。玉芬妹娶二儿媳时,是读弟、譞弟、萍芬妹、芬妹出手帮助,才顺利办了婚事。

对家族关切协商统揽。一个家族,特别是像我张门这个拥有二百多人的较大家族,需要个有诚信有能力的人操心掌管,负责处理好日常事务和一些较大事情,父亲和五叔在掌管家族中为我们做出了样子,提供了好多宝贵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他们去世后,我有责任接过掌门人,做好家族的事。曾一度,我们两个房头,出现了各上各的坟、各座各的纸的状况。我主动上门做六叔、七叔和谨弟的工作,也给我们这个房头的兄弟们说了些好话。大家认为,我们是一个太爷的后代,不应分,而应合,一定要团结和谐,完整振兴一个家族。于是有了统一的认识,就有了统一的行动,现在,不仅是在一起上坟,而且每年上坟统一吃羊肉。这还是六叔起的头,从此,以我们兄弟10人轮流坐庄管羊肉。送寒衣统一在一起划堆送,我们的小辈提议开起头,也年年吃羊肉,实行AA制。每年春节过年座纸接先人,以老家几家轮流。凡是以家族出面的人情,我们统一了标准,统一行情。从20元、50元,到现在的100元,一直这样行着。为做到这一步,七叔的蕙兰妹付出的更多,她不仅出自己的情,还替七叔行情,已坚持了多年。这样,七叔也在人前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六叔为叔祖父烧九年纸,专门开会协商,他们二房各出些钱,办的像样点。但到了时候,有了变卦,出现了人不来,钱不出的现象。六叔无奈之下硬着头皮自己应付着烧。我看着六叔发难了,于是就动手签神牌,动员我们大房的7兄弟各出50元予以帮助。当六叔接过钱时都流出了眼泪。二叔父去世后,诚弟为嗣子,我们都是同样的侄儿,让诚弟承担太多,我们兄弟几个也不忍心,于是商量我们几个每人出200元相帮,大头还是诚弟担。诚弟、我们大家都乐意接受。从此,在我们大房形成了惯例,凡是去世老人或烧纸,都按这么个标准实行。到诚弟去世后,我们兄弟人均200元不变,每个小辈各人再出50元,也成了贯例。七叔为晓兰小妹操办了出嫁喜事,我们能帮尽帮,我主动承担了记情,还为小妹送亲到婆家。谨弟娶儿媳,儿媳娘家在山西不能来,东半个既是姑舅又是喜客,读弟、譞弟、论弟和几个侄儿开车去接,谨弟喜在心里。五叔烧九年不仅是读弟、弟的事,而且是全家族的事,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全族人在操持。光事先的商量会就开过3次,所有人都有分工,都有事可做。正因为全族人尽心尽力,五叔的最后一张纸烧出了档次、烧出了规模,烧出了影响力。六叔来叫亲朋们到自己家睡觉休息。七叔父子等候礼宾等到家里睡觉。谨弟打着手电筒,领着乐工、厨师到自己家睡觉。诗弟媳几天前在旧庄里打扫卫生、铺铺盖,为自家人准备着休息地。这一个又一个,说也说不完的家族事,为我张门家族树立了良好形象,多党邻里、亲戚朋友都为我们这个家族点赞。

为了把我张门家族做好做强,并传承于后人,我在知命年动手编写了张门家谱简编,打印成册发至各家各户。又书写了五叔一生的悼文一书,印发100份到家人、亲朋和乡邻。还写了诚弟的一生,待印发。对家族有关的大事小事,我都有记载,也写了些小文章。到了古稀之年,又动手写了自己,是一些切身体会和感悟,将有益于后人。

干已乐趣事   保我健康体

我这一生不算是有多辉煌,但也有成功,我已知足了。对自己作个简短的概括,“双才”和“双写”为主要特色。“双才”就是帅才和口才;“双写”就是写作和写字。“双才”已成过去,再也没有机会发挥了。“双写”是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它将伴随我一生。

写作写字养精神。我所处的时代造就了自己。上学从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周记、作文和日记,这是课程和作业,不得不学,不得不写;还有小、大楷和书法,这也是课程和作业,也不得不学,不得不写。这个基础奠定我在写字和写作方面入了门。参加工作,走上领导岗位,写讲话稿,写工作报告,写些文章是必须的。写字练书法是种爱好和乐趣,有机会、有空总是在写。退休了,就更是写作和写字的大好机会,一定不能轻易放过,不仅要当乐趣,还要以此充实退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以静心养神健体。从退休的第一天,我就作了退休生活计划,其就有写作和写字。写作,主要是杂记、随记,眼中看见、耳边听见,亲身参与或经历的人和事写成小文章,记集在本子里。这写作已有成十本了,约有十多万字。还写人物传记,已经写成了五叔的一生,六表叔的一生、诚弟的一生和我的自述人生等,有的已打印成册并发行。还计划写母亲的娘家、姑母一家,祖姑父母的五男二女,祖母姚氏五朵金花等,已经搜集了些资料,在搜索整理后,将动笔写作。写字,主要是写隶书,有空就写,有兴趣就写,有人要就写。写中堂、写四吊屏、写斗方、写条幅。写的作品,有的存放着,有的写在册页上存着,多数装裱好后送给家人、亲房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和乡邻。定西、会宁、陇西、甘谷、榆中、通渭等县城和兰州、白银、天水等市有我的隶书作品,会宁的蒋岔,东古坪、榆林山、蒋家大路北等村庄被我的隶书作品覆盖。还有些道教、佛教庙宇等也有我的作品。仅这些隶书作品仅装裱钱过了3万元。

带孙陪孙享天伦。我这个人有老来福,有儿有孙,老年生活中享有儿孙天伦福。生儿子时已经36岁了。我们父子同相属鼠,比儿子大三轮。娶儿媳时63岁,在阿拉伯上正好颠了个过。孙子出生时,我66岁,他生下来的体重为6.6斤,正好都是“双六”,乳名不必再研究,一定是叫大顺了。孙子的出生为我带来了喜欢,我打心里眼里、从骨子里对孙子是一片疼爱。他幼小的心灵已打入我的灵魂,我们祖孙亲,心心相印,我对孙子很上心,对他的每一步成长不仅记在心里,而且动笔写作,一一记载着,已经写了两本有几万字了。这实际上反映着我带孙陪孙享天伦之乐的真实生活。

小孙孙在安定区人民医院出生,因床位紧张,娘俩只在医院住了一夜,就回家同我们住在一起了。第三天,我就抱着小孙孙在客厅转,到第七天后我抱他转时,他睁开小眼尽往高处看。满月时,我们每个人都抱他,抱着他在各屋里转,他可高兴啦,在不时地笑,在不断地东张西望,还是爱往高处看。我们为孙儿没有办满月,而是贺百。甲午年正月十七日是孙儿的百露日,按传统说法要往后让一天,于是正月十八日贺百露。正好在十七晚上下了一夜大雪,十八日雪厚路滑难以通行,各处往来的客车都停运了。兰州的六表叔张克勤乘火车来为我孙儿贺百露,还有定西的几个朋友,譞弟、献琦侄及我们家人在定西的锦衣玉食酒店聚餐一桌,为孙儿贺百露。二十日,雪消开了,路也能走了,家族人、亲朋们,儿媳的娘家人都来了,仍在酒店摆了六桌,为孙儿贺百露。好多亲朋家人们都给孙儿压岁钱。二十二日,儿子单位上的同事及朋友,儿媳单位同事及朋友,还是在酒店摆三桌酒席为孙儿贺百露。过了百的孙儿好像长大了许多,曾和我住过一夜,他不哭不闹,很乖爽,躺在我身旁,让人贴心得心疼。

从此,我们祖孙白天、晚上差不多过了两三个月,还有他奶,晚上主要和奶奶睡。他爸妈轻松了一阵子。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我抱他,追他,陪他;陪他说话,陪他学走路,陪他数数;喂他吃喝,他拉屎撒尿,为他洗尿布。这是在家里。出外时,我推着童车,他躺着,睡着,坐着;也笑着,叫着,指着;他在车里总是不大老实,一会儿往起翻,一会儿准备起站,一会儿闹腾要你抱;有时看见啥问啥,和你要对话,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让你难以回答。有时我一手推着车,一手抱着孙儿,虽然有些累,但心里舒坦,让人很开心,腿上有使不完的劲,浑身都是劲。有时他躺在车里睡着了,我就在一旁守着,为他打苍蝇,我也趁机坐着休息会。就是这样,每天我都推着孙儿去街上、到公园、在马路旁等处转悠,春夏秋冬都如此,也很少管吹风下雨,我都不觉得累,因为这是我们祖孙生活的一部分。我推孙儿推坏了三辆童车,推出了功夫。好多同事朋友和同龄人,见到我祖孙在一起的欢乐,非常羡慕,竖起大拇指在点赞。因为他们的孙子已长大,有的在上大学,有的已毕业上班了,已远离了他们,他们很无聊,很寂寞。有的在闲转,有的提个小凳子坐着闲聊,有的约几个人在一起玩牌。唯有我最幸福,陪着带着小孙子在享天伦之乐,在为老年生活增添色彩和亮点,也是我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在这里我不得不破“两个迷”。一是时任县委书记王君党阻碍我去省委组织部上任。当我被调到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任副处长时,时任县委书记的王君党以我年轻有为,县上要重用为理由,当着时任省委书记冼恒汉的面说影响了当地的工作,让我留了下来。当时我很生气,认为毁了我的前程,一直对此有意见。当我推着孙子享天伦之乐时,王君八十多岁高龄坐着轮椅,我主动走到跟前表示了歉意:不是当时有阻,我去省上,可能当个你一样大的官,但无后代,更没有孙子推上转。他虽没说多少话,但笑着点了点头。二是我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了儿子,时任县委书记的张生华给了我撤销公社书记的处分。虽属无奈之举,但没有一点想法是不现实的。当我推着孙儿转时,遇上张生华老两口不止一次,他们总是在躲、在回避。我推着小孙孙,主动上前问候,并实话实说:你给了我纪律处分,我有了儿子,今天享着祖孙天伦之乐,应当感谢你!他才笑着面对我,还时常和我拉家常,我们相处得很好。

孙儿周岁时,我们拍了《全家福》照,放大挂在客厅正中,是我们家和谐的象征。孙儿在上幼儿园前,我带他陪他3年多;上了幼儿园,我还要送他接他;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我还要陪他走一程,将继续享天伦之乐。

散心散步好睡眠。几十年如一日,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感悟出:睡眠是最好的良药,人生中尤其是迈入老年后睡眠更为重要。睡眠质量好,是人人都在关注的问题。从我的切身体会:保持心态平和,知足常乐为首要一条。对人对事对己都要过得去,不攀比,不失落,不强求。经常外出散步,多和人接触沟通为第二条。年龄大了,不光要接触同龄人,更要和年轻人交往;不光要有忘年交,更要结识新朋友;不光和家人亲房人往来,更要同乡党邻里有来往。主动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孤独,不能寂寞,不能无聊。散了心,自然就开心,开心会换来健康。到户外走一走,在人群中散步为第三条。多少年来,我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无论在岗位,还是出差在外,我都坚持每天散个把个小时的步,不管吹风下雨、烈日寒冷,我都坚持转、坚持动。散步不要单枪匹马,独个行动,最好串上几个知己,到人多处、人群中走动,走着、听着、想着,坚持下去,必有好处。散步和陪孙儿结合,一走两乐一举双得为第四条。如今的我以陪孙为主,就是出去走动,也要围着孙子转。专门去散步的机会很少了,多时要和孙子在一起,边陪孙边散步,陪孙也在散步,而且是更好的散步,因为散步更开心,散步的效果更好。生活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最后一条。人的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来约束,老年生活显得尤为重要。饮食要注意多吃素少吃荤,多吃菜少吃肉,多吃醋少吃盐,一日三餐,饥饱适度,不吃零食,不挣着吃,饮食不过量。睡觉同做人做事一理,专心致志地睡,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只是睡觉。千万不能想这想那,更不能胡思乱想。一个劲儿望着睡,实在睡不着,就暗暗数数,数着数着就入睡了,做个美梦吧!睡觉不只是夜晚,午睡也很重要。午睡时间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几十分钟即可,不能贪睡,睡的时间长了,反而有不好处。睡眠要靠时间作保障,睡眠质量更可贵。坚持睡眠,睡好眠,以振作精神,提高生活质量。

治病除病得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在老化,抵抗力在下降,容易生病。我年轻时很少生病,有些小毛病抗争一下就过来了。退休了标志着老了,也就进入了老年,疾病也就多了。有病、生病并不可怕,问题要在于正视疾病、医治疾病,战胜疾病。人都希望健康,争取不得病少生病。一旦生病了,就要认真检查诊断,积极医治。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条件和水平好多了,多数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我于2010年5月18日夜晚,因阑尾发炎痛的人满头大汗,发着高烧,难以入睡。正好儿子在外边吃饭,我打电话让儿子买些降烧药,服了后才睡着了。第二天天刚亮,就同孙天明大夫联系上了,一上班就检查作彩超,正好停电,彩超程序乱了在抢修。这一等又是一天一夜,作彩超确诊为急性阑尾穿孔化脓。于21日孙大夫给做了手术,住院9天出院,休整了一段就恢复了健康。住院期间,儿女们照顾周全,亲房人都来探望,是亲情的力量助我一臂之力,身体很快就康复了。2014年9月中下旬,我在洗澡时发现睾丸中有个肿块,可在彩超上看不见。孙大夫当时是副院长了,他坚持做手术。例行检查后,于9月22日做手术,打开切除后,将肿块速去检验。大夫、我们等待时,一声不响,谁都不说话。当从电话铃声里传来:是良性时,大家松了口气。正在缝合伤口时,麻醉师才告诉我,等待结果时你的血压上升到120-200,把我们吓呆了。大家说笑了一会,我就下了手术台进了病房,也是住了9天出院,逐渐康复。因出鼻血,毛细血管破裂,住院治疗康复。又因腿渗血浮肿,患凝血功能障碍症,住院输了血浆,也很快康复。因患支气管炎,住院10天,逐渐恢复了健康。这就是说,有了病,就医治,就会除病,就能康复,就得到了健康。

工作了40年,当了40年领导,有收获,有体会。人精神,敢担当,能做事,会做人就是收获。还有点小体会,当官比不当官好。我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有官被撤了,以后又恢复有提升,还在官位上。如果无官,就得端吃饭碗了。这就是当官的好处。

我今年68岁了,马上要进入古稀之年。年岁不大,经历很多。从孩童、少年、青年、中年,到了老年,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最向往的是健康长寿,活得有滋有味,这才是幸福人生!以此话来结束全文。

20016年农历10月19日


写给大哥七十岁生日暨《自述我的人生》一书发布之际所感想

我的大哥——张谦,与我是亲堂兄弟,是我大伯父长子。爷爷奶奶共生育五个孩子,四男一女,大哥是爷爷奶奶的长孙,他是我张门有记载以来第五代掌门人,是我张门孝悌家风的嫡造者、传承者,影响着我辈及后辈子孙,特别是对于我和弟弟更是影响深刻,在大哥从定西市农机局局长退休之年,也是父亲患病去世的那个时候,从医院的检查住院到后来的去世后事料理,无一不是大哥出面帮我们兄弟姐妹定弦安排,从经济上,精神上给予我如父般的关怀与帮助。由于父亲去世时,选弟尚未成家,也是大哥张罗选弟婚事。此类事情大哥做的太多,整个家族的大情小事,他都事必亲躬,扶弱济困,虽然年近七旬,仍然不辞辛劳,为我们家族的事情奔走忙碌,有付出才有结果,有大哥的影响,我们的家族近年来家风呈现出叔侄融洽,兄弟团结,妯娌和睦的合和景象。今年是大哥七十寿诞,又逢大哥自传《自述我的人生》一书问世,应舅哥——党轲提议,受张门我辈兄弟之托,向我父亲般的大哥道一声,大哥,辛苦啦!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家族以您为荣,我们因您为傲!最后祝我尊敬的大哥健康长寿!也祝愿我们的家族在您的引领下,四季长青,枝深叶茂,和睦,繁荣,平安,吉祥!

弟——张读随感于兰州西固

2017年7月10日

注:该书在平台分四次连载,本文为连载第四篇,登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庆、祭奠出榜榜序暨民间贴式称谓
中國人親戚關係圖
親朋稱呼表
亲朋称呼表
称谓大全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