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姑姑” || 作者 张潮

怀念“姑姑”

作者    ‖    张潮


作者相关文字链接:

《市级文明村“张城堡”》《父亲的革命领路人——万通轩》《怀念父亲》《怀念母亲》《寄往天堂的思念》《真情难忘 永远的“二嫂”》《“为了忘却的纪念”——有这样一所默默的“百年老校”张城堡学校》《难忘“1977”我的高考》《祖父口中的“海原大地震”》《挥不去的“记忆”》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大姑离开我们十九年了,但大姑清晰的身影和亲切的音容始终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大姑是我的亲人,是我人生中最亲近的人之一,我时常会思念大姑,想起大姑往日的点点滴滴。岁月可以消尽噪杂,可以淡去浮夸,可以带走一切,却无法带走我对大姑的思念……

(注:这是父亲病愈后,大伯、大妈、父亲、母亲、小叔、小婶和大姑的合影,照片最右者为大姑。)

我的父亲兄弟姐妹六人,四男二女。因此,我有两个姑姑,即“大姑和小姑”。

(一)

小姑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病故了,去世时三十九岁。小姑留给我的印象和记忆比较少,听母亲讲,小姑心灵手巧、性情温和、贤惠、勤快,只可惜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小姑父”原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作为预备部队,未上前线),退役后经人介绍和小姑成了亲,家就安在我们村。“小姑父”姓李,会宁老君坡后川沟人,为人忠厚老实,勤劳能吃苦,在部队上学了一点文化,识得几个字。农业社时期,在生产队当了多年保管员,深得历任队长和社员的信任。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承包了队上的几十只羊,早出晚归一直当羊倌。小姑去世五十余年了,但“小姑父”始终没有中断和我们家的走动与往来。住在一个村子,后来又续了弦,也有了自己的儿女,但我们始终以“小姑父”称。他的家人和儿女们也保持了和我们家的亲戚关系,亦称我的父辈们为“舅舅”,做为小姑的娘家人,这很令人欣慰。

(二)

大姑是我最思念的亲人之一。生于1926年(丙寅)古历十月十五,卒于2002年古历十一月十八,享年76岁。大姑的一生算不上安康,但还称得上平顺,前半生吃过不少苦,拉扯儿女耗尽了心血和汗水。后半生儿女孝顺,家庭和睦,生活虽不富裕,但还算幸福。小叔在他的《暮年自述》中,对我“两个姑姑”是这样描述的:①“大姐柳梅、二姐尕梅是我时常最思念的两位亲人,想起来我小的时候,最心疼我的怕是我的两个姐姐了,母亲因操劳家务,顾不上自己的小儿子,我穿的衣服、鞋子全都是两个姐姐做的……。” ②“父亲早上起来喝点罐罐茶,泥土小炉子烧的牛糞和吃的炒面都是我大姐和大姐夫送来的。我也非常喜欢我大姐夫和我姐来我们家,他们来时总会带来点好吃的,或者给我们做一双鞋……”

大姑待人热情是出了名的,她不仅爱家人、爱儿女子孙,就是对待街坊邻居和娘家村里的每一位客人,也都是很热情的。大姑爱娘家人,喜欢每一个侄儿侄女,并且都是真心实意的。大姑“热情开朗,待人真诚,没有私心”,每个亲人在大姑心里的位置都是那么的重要。在我记事的那个年代,农村生活还很贫穷,每遇天旱之年,政府又是拨“救济粮”、又是划“救济款”,既是这样,极度贫穷的农民仍然有很多人每天还吃不饱肚子。大姑家里人口多,壮劳力多(饭量大、吃粮多),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大姑夫为人厚道,很勤快,是生产队里少有的庄稼把式。因而大姑家里的一点“自留地”也总是比别人家经营的好一点,加上大姑懂操家,又很节俭,将一个大家操持得全家老小一年四季没人赤过脚,清汤拌野菜一日两餐没有断过顿。

那个年代,只有到了上正腊月,农民们才会闲下来走访亲戚、探望亲人。而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大姑家,因为到了大姑家,就会得到格外的疼爱,就会受到热情的欢迎。只要是娘家人来,大姑就会倾其所有,那怕是存了很久的几块冰糖、几个核桃、几颗枣,也要全部拿出来。辛辛苦苦,节俭一年存下来的一点清油白面,也要变着法儿的做出各种吃食来招待亲人,直到她认为实在拿不出新的招数才作罢。每次到大姑家,总能把一年也没有吃上过的“好吃的”一次性吃个够。小孩子不懂得饥饱,有了“好吃的”就贪吃,去过大姑家因贪吃而“积食”的侄儿侄女中,我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多年后,我们也都成了中年人,每当兄弟姐妹们相聚,谈起去过大姑家的往事时,“积食”便是一个最令人兴奋,谁也不愿绕开的,充满了温暖和幸福的话题。因为,这在我们的童年往事中,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愉快而美好的记忆……

大姑家住在会师镇(原城关公社)的“东花坪”村,位于县城和我家(张城堡)之间居中位置,各约十一二华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爷爷奶奶在世时,大姑每年都要回娘家好几次,每次来都要给爷爷奶奶带上自己缝做好的鞋袜和精心制做的“吃食”;带上爷爷奶奶喝“罐罐茶”用的烧柴(干牛糞饼);带上孩子们喜欢吃的杏子、沙果子或者存的几个核桃、几颗红枣等。后来,爷爷奶奶相继辞世了,父辈们也慢慢年纪变大了,但大姑对娘家的亲情却丝毫没有减少,仍然坚持着每年固定回娘家的习惯,来了就在几个哥哥和弟弟家轮流住,大家对大姑的到来也是非常的喜欢。那时,我的父亲和小叔还在外地工作,只有到了每年休假探亲时才能回到老家(小叔几年回来一次)。但是每次回家,父亲和小叔总是要第一时间打发我们去把大姑接来,长辈们久别相逢,格外亲切,这也令我们小辈们很开心和兴奋,每当这时,我们整个家庭都弥漫着浓浓的、幸福的亲情。

(三)

七十年代末,通过努力,我也走出了大山。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父辈们也都先后到了退休年龄,开始回归田园,享受家庭生活,回到老家安度晚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8年,1989年两年间,大伯和父亲先后患病,曾几度住院和抢救治疗。大伯和父亲相继突发恶疾,一时令家人一片惊慌,手忙脚乱,举手无措。同样,接连的不幸事件在大姑心灵上造成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亲人住院期间,大姑在儿女们的护送下,几次来到医院,要求参与守护和照顾两个哥哥的重任,而她全然不顾自己也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的人了。我们当然不能同意大姑的要求,但此情此举着实让我们晚辈们感动。大姑不能在病床前陪护亲人,便住在了县城的大女儿家(我的大表姐嫁在县城),每天忙着做汤做饭,让大表姐及时将热汤热饭送到医院里来。大姑倾注了一腔的爱,变着花样的帮助照顾在病床边日夜守护亲人的家人们,用她瘦弱的肩膀分担着陪护和照顾亲人的重担。

大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文化,对于什么是“孝道”、“亲情”、“友善”,也许讲不出几句理论。但大姑对于怎么去做,怎么践行,却有着深藏自己内心的理解和解读。大姑饱经过旧社会缺衣少穿、挨饿受冻的贫寒生活,体会过兄弟姐妹为了“一块小饼”而相互推让的浓浓的亲情,她把从小在父母身上学到的“善良”,铸就到了自己平凡朴实的人生之中。

大姑离开我们十九年了,但大姑“善良、无私、博爱”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永存,大姑勤劳朴实的优秀品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大姑的影子始终都在。大姑的小女儿(我的表妹),就是一个持别重亲情和懂关爱的人。我们同住一个城市二十年,表妹就如同我的同胞妹妹,总是关心我更多一点。平日里大家各自忙,但凡一有闲暇时间,表妹就会做上我爱吃的“扁豆面,洋芋面,荞面节节”等,请我去家里吃。并不时的托人从老家给我带些“荞面油卷卷”、“糜面馍馍”、“老苞米”等。后来,我迁居到了另一个城市,但表妹和我的联系保持不减,总是想方设法的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给我带点老家的杂粮面、土蜂蜜、家乡苹果等等,总会让人感动!

“斯人已逝,逝者如斯”。每当听到表妹的声音,我就会想起大姑,每当见到表妹,我仿佛又看到了昔日大姑的身影……

二O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西安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情缘】麦拉:奔丧
[黄石文坛]肖爱梅的散文《缅怀我的大姑》
离不开的故乡
【叱晓燕】父亲的兄弟姐妹们
【龙江作协】荷籽︱爷爷留家训
蒋成才:故乡的河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