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险被辞退到明星员工,我逼自己养成了这4个习惯

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最大的痛苦不是写出来的文章没人看,而是写完的文章根本不能发布,不能用,经常被老板全部推翻重写,被同事们改来改去……

一年前的我就是这种状态,那个时候的我连件简单的小事都描述不清楚,连篇完整的文章都写不出来,每天被老板骂到怀疑人生,还差点惨遭辞退。而一年后的我,不仅可以独立写文章,还可以指导新同学的写作。独立、主导或参与写作的文章多次被 36Kr 、虎嗅等知名媒体转载,并连续两个月获得月度 MVP(最佳员工)

你可能想问我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都经历了什么?你可能还会好奇,为什么我天天被骂还没有被辞退,接下来我将和你分享,我在运营研究社的“辛酸”成长经历。

入职一个月,我差点被辞退

一年多以前,我刚入职运营研究社,那时候的我很不自信,喜欢给自己贴上啥都不行,啥都干不好的标签。

这个标签一直跟着我,怎么都摆脱不掉。在老板和同事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啥都干不好的人。那一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日子。

1)文章效果虽好,但不是我的功劳

入职运营研究社的第一个任务还是蛮艰巨的——采访前阿里某资深运营,这对于一个没有任何采访经验的我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虽然我觉得这件事有难度,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来,因为我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从定框架、列问题到约大佬时间做采访,再到最终成文,我搞了一个多星期,前前后后修改了能有 10 多个版本。

好在当时我的主编对我很耐心,毫无保留地把他的写作技巧教给我。帮我提修改意见,抠细节,还经常被我搞到强行加班。

让我感动的是,贤哥(我老板)在文章推送的前一天的凌晨一点半,还在给我提修改建议。我心想,这是怎样的神仙老板啊,手把手教员工写作,不好好写文章都对不起他,那一刻我真心觉得,跟着贤哥干准没错。

后来,那篇文章在贤哥和主编的帮助下,不管是结构的逻辑性还是内容的丰富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文章发布后评论区一片好评,还上了 36kr 首页,热度位居第二。(点击可看我在运营研究社的第一篇文章《离职阿里4年后,我给年轻人的7点建议》 )

虽然文章最终的效果还不错,但我心里明白,那不是我的功劳。所以,这篇文章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强的成就感。

2)一篇文章3个人改,大家对我很无奈

从第二篇文章开始,我就再也没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来打磨文章了,因为那时候的编辑部加上主编只有 3 个人,我必须要快速提升自己短时间出文章的能力。

事实上,别说短时间出文了,那时候的我连写篇能用的文章都费劲。

我甚至因为自己的极度不自信,费了好大劲写的文章都没有勇气发出来,每次到了 deadline 才会发到群里给贤哥看,结果就是文章全部被推翻,贤哥、主编和另外一个同事不得不分工大改我的文章。

更让我痛苦的是那次大家一起追热点,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力不从心。

追热点的那天上午,贤哥和编辑部同学讨论整体框架后,就各自认领开始分工写作,我负责写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对我还说很有难度,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扛了下来。

更难的是,在文章中我还要解释一个从没有听说过的理论:破窗效应。

没办法我只有去百度百科,说实话看完之后还是不懂,然后我直接把百度百科的原话改一改就用了。

当我把写好的文章交给贤哥和主编以后,他们被我气出了内伤,贤哥更是生气地冲我说到:

“你这都写了些啥?如果你是读者,这样的文章你爱看吗?!就你写的这些,一个字都不能用!”

贤哥对我的文章很不满意,批评我的逻辑混乱,不说人话。后来,他们 3 个又开始分工改我的那部分了。一篇文章 3 个人改,大家对我都很无奈。(点击可看追热点文《腾讯为什么敌不过网络写手?》)

那段日子对我来说过得太艰难了,我也是拼了命想做好,可结果就是不如人意。

3)一个月后还没长进,我差点被辞退

我时常会想,什么时候能够写篇文章,不用大家帮我改就可以直接推送了,那该有多好。

然而我来运营研究社已经一个多月了,别说写文章,我连标题都起不好。

有一次我起标题在线翻车,犯了一个特别低级的错误,贤哥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感:

天天教也是白教了……

讲真,当时我的内心很慌,来了那么久还是没长进,也能感受到贤老板哇凉的心。

留下来再观察一段时间吧,如果你还是不能适应,我也救不了你,如果你接下来能有成长,那就是惊喜了……

标题翻车后,贤哥找我谈话了。他当时说了很多我大都忘了,但这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让我深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既委屈又自责,忍了好久的眼泪终于止不住流下来了,我赶紧跑到卫生间洗了把脸。

当时我觉得委屈,明明自己已经尽全力在工作了,为什么这么久了我还是没有进步。那段日子可真让人崩溃啊,我真的很害怕,贤哥教我再多我也学不会,也学不好。

当天晚上还发了条微博

后来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不对,一天到晚就知道瞎忙,只知道低头走路却从来不看方向。

在那次谈话后,贤哥还是会经常说我文章写得差,但他每次都会特别耐心地告诉我哪里不好,该怎么改,甚至他有时候亲自上手帮我改,改完之后让我做复盘总结。

原来贤哥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

获得月度MVP,一切来得不容易在强烈的求生欲下,我比原来更加努力,更加拼命。在我改文章改到吐血,一遍一遍被否定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而是寻找文章被否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次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

让人惊喜的是,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成长很多,月度总结会上还得到了老板的表扬并获得了当月的 MVP (最佳员工奖)。

只有我知道,这一切来的有多不容易。

1)复盘总结,避免犯错

每一次复盘,都在无形中让我获得成长。

运营研究社的老朋友们可能会有印象,曾经一段时间,我们的推文里大多都是我的复盘文章。讲真,这样的文章我每写一篇都会让我加深对写作的理解,每写一遍都更加通透。

比如第一篇复盘文章,就是复盘那次“追热点”时候我犯的一系列错误。

点击可看《把老板气吐血,我只用了1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第一次正视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原来就连一件事情都描述不清楚。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让我不仅能把事情说清楚,还可以讲得生动有趣。

这个方法就是从描述简单的一件事情开始,多和身边的朋友聊天,和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小事。每次和他们聊天,我都会刻意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

从对方的反应中,我差不多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讲清楚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把事情讲得足够有趣。(PS:一般对方是这个反应的话

,就说明你该练练口头表达能力了)

我的第二篇复盘文章是对那次起标题在线翻车做的检讨,我想这个检讨一方面可以复盘总结我起标题踩坑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些低级错误,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贤哥看到我诚恳认错的态度。

没想到就是那篇复盘文章,让我第一次得到贤哥的夸奖。也是那篇复盘文章,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真得一点都不夸张。

点击可看复盘文章《阅读量暴跌后,我总结出8个起标题雷区》

后来,虽然文章还是经常被贤哥和编辑部的其他小伙伴们改,但是改动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不再改我的文章。于是,我就仔细研究那些大家帮我改过的地方,对比文章修改之前和改之后的不同之处,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这样改,然后我再把思考和总结出来的经验都记录在本子上,有时间就翻一翻。

一个记满了写作经验的本子

这样一来,我再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几次复盘后,我也总结了一些防踩坑经验。渐渐地,我开始知道用户会对什么类型的文章感兴趣了,开头要怎样写,结尾要怎么升华。

然后我又把这些复盘内容梳理成文章,分享给运营研究社的小伙伴。点击可查看复盘文章☞《工作3年我最后悔的是,没搞懂什么是「用户思维」》。

从那以后,我开始发现写作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

2)能力不够,努力来凑

让你觉得困难的、不好过的时候都是成长。

那天贤哥问我,为什么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我说:因为能力不够,努力来凑啊

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期,如果在运营研究社不快速进步,很容易就被淘汰掉,所以我必须在短时间提升业务能力。

短时间提升业务能力,除了加班我想不到其他的。

为了给写好的文章留出足够的修改时间,我会逼着自己在推文的前一天晚上完成,不管熬到多晚,我一定要保证贤哥第二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看到文章。

为此,我经常写文章写到凌晨 3、4 点。记得有一次为了追个热点,我还通了个宵。

你可能会想,不就是一篇文章嘛,你能写这么久?不得不承认,我那时候写文章是挺慢的。

再加上那次追热点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腾讯的内部人员,为了文章内容丰富度,我必须拼尽全力。

还记得那时候,我晚上八点开始采访,到 10 点多才结束了。采访结束后,我就投入到写作中去了。整个晚上我都沉浸在这篇采访稿中,越写越兴奋。

感觉过了没多久,我就听到了窗外的鸟叫声,一抬头吓我一跳,外面天都亮了。我洗了把脸,趴在床上睡了 1 个小时,然后就起来上班了。虽然很累,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在认真投入地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遗憾的是,文章还是没有得到老板和主编的认可,又被返工修改了几次。百般摧残后,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每每到我想放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句话: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这句话太有魔力了,就算我遇到再难过的坎,一想到这句话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然后安慰自己说,让我觉得困难的、不好过的时候就都是成长。

我深知,复盘总结、熬夜加班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每天都要做输出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要有足够的输入。

所以,一到周末我都会去书店“上自习”,看书记笔记,把对写作有帮助的内容都抄录下来备用。

我偶尔也会利用空闲时间看看综艺开脑洞,找灵感,甚至还会把综艺里面的情节内容和写作技巧联系在一起。

比如看第五季《奇葩说》的时候,我还从中总结出了 10 大写作技巧。点击可查看文章《大型互怼节目《奇葩说》,除了“撕逼”还有啥?》

值得一提的是,我写完这篇文章之后,他们都说不用改可以直接推送了,别提当时我有多开心了。

OS:终于有一天我的文章不用改了,哈哈!

3)积极争取,主动承担

没有什么该不该做的,也没有什么能不能做的。

在我文章写作渐入佳境,文章写起来也如鱼得水的时候,我决定多去尝试,积极争取、主动承担各种工作,比如排版、做社群、做活动等。

因为我深知,想让自己更有竞争力,只会写文章还远远不够。我深谙多做一点就会有更多成长这个道理。于是,我就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图文排版。

排版表面上看是一项机械重复的工作,但它也很考验一个人的用户思维和运营能力,好看的排版会给文章加分很多。

还记得当初贤哥问我,给你两个小时你能不能排好?能排好就干。我当时心想 2 个小时排这么长的文章,实在有点紧张,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事实证明我是可以的,我不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排版工作,而且还做得不错。看到公众号后台有人夸排版好看,有人问排版的格式,别提我有多开心了。

后来,我在贤哥的帮助下,还建立了运营研究社第一个垂直行业社群,每天除了排版之外,我还会负责行业社群的日常运营。

比如我会每周设置话题讨论,每天会精心整理大家的群聊精华,不管多晚我都会把当天地精华内容整理好发送给大家。

行业社群群聊精华存档

随着社群不断壮大,我们又开通了行业矩阵号,我负责矩阵号内容的输出和用户增长。

这项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但我不会去想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更多的是会去想怎么做好它。那时候的我,连做梦都会想着工作,会梦到文章内容还没有写好就要推送,经常在大半夜惊醒,爬起来修改文章。

除此之外,我还会抱活动策划老司机的大腿,策划涨粉活动,曾经一场活动还带来了近 5K 的粉丝量增长。

不得不说,那段日子虽然很忙,但我过得很充实,也成长了很多。让我惊喜的是,我的写作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4)提高要求,不可代替

我一直想办法让自己不可替代,并按照主编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① 提升效率,将工作流程化比如就写作来说,基本流程主要有找素材→列框架→写作→修改→定稿。

然后,我会根据工作流程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比如用 2 个小时来找素材,半个小时定框架等,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就给自己一些小奖励。

② 对文章做数据分析和复盘通过分析文章的各项数据,比如打开率、分享率以及分享量,分析到底是标题的问题,还是选题的问题,还是文章内容的问题。

然后,再去做复盘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起标题能力、选题能力、制定框架能力以及内文写作能力。

③ 指导萌新小伙伴写作

除了做好自己的写作工作之外,我还会指导刚入职的萌新小伙伴的文章写作。

记得有一次半夜两点多的时候,还在帮一位刚入职的小伙伴提修改建议。第二天看到她的文章被老板夸了,简直比夸我自己还开心。

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不断提升,再看自己以前写得文章就会觉得很傻。让我开心的是,贤哥说他现在已经完全不操心我的写作能力了。

不过,我深知这些进步还远远不够,因为和身边的同事们比起来,我还差得很多。



写在最后

那天贤哥说我变得更自信了,和当初面试时候的我完全不一样,让我复盘总结这一年多的成长,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从一篇文章被全部推翻重写,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再到一篇文章不需要任何的改动,并且可以给新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其实离不开这 32 个字,和大家共勉。

复盘总结,避免犯错

能力不够,努力来凑

积极争取,主动承担

提高要求,不可代替

更离不开一直没有放弃我,愿意手把手教我写文章的贤哥,也离不开一直没有嫌弃我,愿意帮我改文章提修改建议的主编和同事们。

谢谢你们。

运营研究社是套路编辑部的同学们一起拼出来的,非常高兴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每一次成长。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最喜欢的话:

勇敢前行,即使你感到很困难,很不舒服。因为对于成长来说,这些都是你必须经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众号运营必不可少的神器(珍藏)
​公众号文章写作能力训练
好用的自媒体工具写作方式有什么?可以提高运营能力吗?
简书一哥彭小六教会我的写作技巧
如何转行新媒体运营 | 0基础小白3个月成功转行经
自媒体人:用1年时间提升写作能力?让自媒体月入10万成为可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