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种姓:出身决定命运,反抗只有死亡

大概十几年前,印度记者艾亚尔(最高种姓婆罗门)被派往中国北京。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外出与中国人交流,希望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有一次,她遇到了一位俞姓女清洁工。这位俞阿姨每天的工作是打扫两个路边的厕所,这种工作在世界各地都不算高雅,但是因为俞阿姨来自外省农村,所以她对每个月的收入非常满意。

艾亚尔对俞阿姨做了简单的采访之后,正要向她告别,不料俞阿姨竟然主动伸出洗干净了的右手,作势要与艾亚尔握手展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

艾亚尔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她完全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了本能的厌恶反应。在她的祖国,打扫厕所的清洁工连种姓都排不上,全部被称为贱民、不可接触者。

图中是印度记者艾亚尔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多数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他们骨头粗大,五官立体,虽然从肤色上你很难相信。

3000多年前,古代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后,为了巩固统治,永享富贵,创立了印度教(前期是婆罗门教),并顺势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典型、最森严的种姓制度,并且世代承袭,不可逾越。

笼统的我们可以把印度种姓分成四等,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除此之外,还有达利特,也就是贱民。

贱民有多悲惨,比之中国古代的奴隶还不如。贱民不算印度人民,只能从事最低贱的工作,比如清洁工、屠宰业、丧葬行业。同时,统治者规定,高等种姓严禁触碰到贱民的身体,贱民走过的足迹要清理抚平,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交叠,以免玷污他人。

那么这种极度不平等的制度,在现在的印度是否还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据前几年的一则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印度的最高种姓婆罗门只占总人口不到4%,但是贱民比例在15%以上。

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竟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任何救助,使得大量老百姓死于水灾当中。

阿拉里亚的灾民

2016年,中国人王老师前往印度支教,他讲了两个真实例子。王老师刚来印度的时候,第一次去支教学校的校长家,坐的是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夫是个皮肤黝黑的印度老头,不太会说英语。

校长是高等种姓,住在富人区。印度老头拉着车刚到小区门口,就被保安拦了下来,不由分说的吃了一顿胖揍。原因是富人区里住着婆罗门、刹帝利,而看门的保安虽然也不是高等种姓,但好歹是首陀罗。印度老头是贱民,根本没有资格跨入富人区半步。

等到王老师见到了刹帝利种姓的校长,校长对王老师表示了热烈欢迎。但是王老师被校长随后说的一句话震惊了:“我是绝对不会让低等种姓的孩子,来我的学校上课的。”

低等种姓连同贱民们,占据印度总人口的一大半,只要是有意识的人,就懂得反抗。

既然印度教等级森严,非把大家分成三六九等,那干脆加入伊斯兰教得了。

在印度,印度教占总人口的80%,绿教占到14%(2011年的统计),比如我们熟悉的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他就是虔诚的绿教徒,还曾带着母亲去麦加朝圣。

问题在于,全世界的绿教徒都没有等级划分,唯独印度有。

印度绿教徒被分成三等人,阿什拉夫是高种姓,阿吉拉夫属于低种姓,阿贾尔类似于印度教的达利特,也就是贱民、不可接触者。

阿米尔汗就属于高种姓的阿什拉夫,他的姓氏汗,本身就是君主、王公的意思。印度绿教徒由当年入侵印度的阿拉伯、波斯、突厥、阿富汗等民族组成,来到印度之后,他们很快入乡随俗,建立起了另一套种姓制度。

这样说来,印度的贱民是不是很绝望。没关系,印度教和绿教容不下你们,还可以改信基督教、锡克教和佛教。这三种宗教信徒分别占总人口的2.3%、1.7%、0.7%。佛教虽然发源于古代印度,但是发展到现在,几乎失去了存在感。

这些宗教都没有等级制度,所以不断有贱民脱离印度教,改宗换教。

印度的种姓制度,使我想到了曹魏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兴起,才被迅速瓦解废弃。也正是因为科举制度,广大普通老百姓看到了上升的阶梯,奋斗的目标,还有努力的希望。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打破士族门阀,社会才能欣欣向荣,国家才有发展的动力。

总结一句:生长在中国真好,每天都充满了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人的种姓制度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七)
中国人与印度人
印度现存社会问题
《世界宗教源流史》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十二:印度教文化1
“皈依”印度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