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今社会如何在孩子与金钱中掌握平衡,你的爱及格了吗?

  标题既是主题,如果没有正文,标题已经涵盖了我所有想说的话。当你子满足于用金钱填充亲情,用钞票添补缺失的陪伴,你对孩子的爱到底及格了吗?

  说到这个,我不得不提到禁播的一部好影片《狗13》。

  《狗13》原本不叫《狗13》,而叫做《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全影片随着两条都叫做“爱因斯坦”的狗展开、推进、高潮、沉默。女主李玩自幼与爷爷奶奶生活,母亲离家,父亲再婚,并有了同父异母的小弟弟。

        父亲在李玩初中时回来,因为与李玩起了争执,便买了一只小狗逗你玩开心,这只小狗,李玩叫它“爱因斯坦”。  

  由于自幼没有父亲的陪伴,李玩与新家人相处的并不友好。面对李玩与父亲一次次的冲突,父亲安抚李玩的方式是一大把一大把的钞票。

  “我赚钱,还不是为了你?”

  这句话,与无数儿童听到的,极其相似。

  当“爱因斯坦”走丢时,李玩突然崩溃了,四处寻找。可是父亲给李玩买了另一条狗,说“这就是‘爱因斯坦’”。李玩不信,父亲便叫了很多人一起作证——“这就是‘爱因斯坦’”。

  大人们衡量孩子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只狗,但李玩丢失的真的只是一条狗吗?

  当代社会现状,又有多少如李玩这般的孩子?又有多少家长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实际上却又没有为了孩子?

  当今社会有一种家庭,叫做“丧偶式家庭”。“丧偶式家庭”对孩子的爱,取决于给孩子有没有买好吃的好喝的,穿的是不是名牌,又给了孩子多少钱。我把这种爱,叫做空虚的爱。  

  空有其表,虚添怀念,孩子感受不到,反而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形成“金钱至上”的理念。如果将金钱与亲情划等号,那么父母的概念将不是陪伴,而是冰冷的提款机。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长大后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而不知道感恩父母的付出。因为这种感恩的情感,父母并没有赋予孩子。

  当孩子满岁时,你在忙哈;当孩子两岁时,你在忙,当孩子三岁时,你还在忙。你带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填补不了孩子童年时缺失的亲情,孰利孰弊,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来取量。  

  金钱与陪伴就像是天平稳定的两端,金钱重了,陪伴就要减少,反之亦然。然而孩子们,又有多少个童年?

  当你衣装革履回来的时候,那个襁褓之中的婴儿已经背上书包上学,你方才感叹:“孩子已经这么大了。”

  而孩子却躲在母亲的后面,惊恐的望着你:这人是谁?

  齐丽娟有话说:

  想必定会有人说齐老师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社会已然如此,难道要这种风气依旧延续?只有在金钱与陪伴之间做好平衡,你对孩子的爱才算及格。及格与否的成绩,是由孩子来评判,而不是大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8.5,密封5年!每个家庭都应该看看!
【随笔】《狗十三》观后感
豆瓣8.7,柏林电影节外国观众看完“鸦雀无声”,时隔5年解禁上映
狗十三:千万不要让孩子的成长变成一场“凶杀”
看完这部电影,好想大骂一声fuck!
曹保平导演《狗十三》从少女视角发问: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