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你是为你好”,中国家长独特的爱,孩子承受不起!

试问,有多少家长曾对孩子动过手?想必并不在少数吧。

更过分的是很多家长在对孩子动手以后,再丢下似乎恨铁不成钢的话,“打你都是为了你好!”

家长们是否考虑过孩子在听到这类话以后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答案很显然,很多家长并没有考虑的这么细致。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在打完孩子以后,冷静下来以后会有些许后悔,但一般这种后悔程度都不至于让他们愿意主动去低头向孩认错,毕竟这涉及到家长的威严。

大部分家长的心理活动都是:开什么玩笑,要我去向孩子道歉?这也算是在让孩子长记性!

从这番心理活动其实并不难看出,这是家长陷入了逃避状态,为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孩子好”似乎能够掩盖一切错误。

01

        初三那年,小楠(化名)是班级学习最优秀的一名同学,他的优秀是有原因的,小楠的父亲对小楠要求极为严厉,很多次都能看到他父亲手里持着一根鞭子站在班级门口,也有很多次,班上所有同学亲眼看到小楠父亲冲进教室对小楠动手,不外乎就是因为小楠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犯了困意。

        可能大家都在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它确实是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故事结局是什么呢?并没有大家想的大反转,小楠的确如他父亲心愿那般考上了知名大学,但小楠身边一直没有多少朋友,准确来说,应当是曾经有过,只不过全都被小楠父亲的一句“不能影响小楠读书”给吓跑了。

小楠父亲采用“冷教育”法起效了吗?

我们不能否认,它确实起效了,但起效之余的负面影响又是否被人关注到呢?

至少小楠的父亲并没有在意,但对于小楠来,前半生的影响多多少少都有,除了学习以外,他不懂得如何交友,就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这可能也是小楠至今仍是只在一家小企业做着最基本程序员工作的原因,相比之下,他大学里大部分同学的成就都要比他更优秀。

不少父母都把自己标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更有家长直白“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轮不得旁人来插手。”这是过去家长的看法,现在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有一定的尊重,但也没能逃过“权威者”的魔爪。

著名管理学著作《君主论》的作者阿克顿曾经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被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引用为,“绝对的控制导致绝对的不信任。”

就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言,其实父母也就像是一个掌控者,他们要为孩子筹划未来,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唯有需要点醒的便是掌控者做的事情是把握大致方向,让孩子自己去闯,但很可惜,多数父母都将这点忽略了。

孩子如同鸟儿,天性喜爱自由,这也不仅仅是孩子的天性,是所有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但在父母“绝对的掌控”之下,他们被压得喘不过气,于是有了反抗,父母便采用“手段”来教育,不断地反抗与教育之下,矛盾激化越来越严重,孩子对父母还会持有最初的信任与爱吗?

02

自然,我们也需要站在父母的角度着想,绝大部分的人都容易被情绪所掌控,而不是成为情绪的主宰者,就像思想与行动的关系一般,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当周围一切的影响因素都在给家长信号时,包括你原本的低潮情绪、孩子犯的错误等等,这些信号相互作用下,家长被逼到了情绪爆发的临界点,随后被点燃,也只有刹那间,家长选择动了手。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有一部分家长,他们确实是打心里为孩子考虑,想让孩子通过这次的惩罚吸取到教训。但仍是要回到话题的根本问题,作为家长,你是否的认真审视或是考虑过孩子的需求与感受?

对于现代孩子而言,他们不再是过去二三十年前可以随意责备、打骂的那群孩子了,他们生性更为敏感,这与所处社会环境、发展形势发生变化有着极大的关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抗压能力都极低。

近几年,新闻上不止爆出过一次学生因为受到家长或是家长打骂而跳楼事件,我们所有人都不想看到这种结果发生,但很多时候我们家长的行为确实是在把孩子往极端的路上逼。

换言之,现在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比过去孩子都要严重,儿童抑郁症、自闭症的总数正在以加速度上升,这些无不例外都与家长的教育方式相挂钩!

合格父母,他们从来都不是企图通过打骂孩子来达到教育目的,而是先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针对性纠正!

或许,可以尝试着将关注点转移,或是着眼于孩子的将来而不是当下,不让孩子当前的“小错误”绊住你教育的大方向,孩子当下犯的那些错误,懒得做作业、砸碎了碗筷、一不小心回家晚了,将这些小错误放在孩子成长过程的这条长河上来看,难道不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吗?

这条长河上有太多太多曲折与波涛,尝试着放手让孩子自我承担后果,而不是用你独特的爱去绑架孩子,既然选择把他们生下来,就尝试着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小淘气,教育先修己,想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先将自己“修炼”好,对于父母而言,修炼的不仅仅是控制情绪能力,还有耐心、包容等等!

请把你那份独特的爱掩藏,以耐心与包容取而代之,孩子是娇花、是嫩叶,要想让他们经受住外面的风吹雨打,先让他们在温室里慢慢学会坚韧,成长需要有个过渡期,不知长短,但请你耐心,你也曾是孩子,你也知道一蹴而就的难,给孩子时间,让我们的爱与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三点”!
给孩子做出榜样
当你要求孩子必须听话时,你想一想是否真的在为孩子好?
困在「情感忽视」中的父母:我做得很好了,但又不完全好
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管住嘴,比去学习什么育儿技巧更重要
《你好,李焕英》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