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成长过程中,这几句话家长不得不说,不说就是损失

  孩子无论年龄大小,都特别讨厌一种人,就是絮絮叨叨的人,无论这个人是老师还是父母,只要絮絮叨叨,都会被孩子一视同仁的划到讨厌的黑名单里去。

  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给予孩子力量的过程,家长通过语言和行动的力量让孩子成长,让孩子积累经验。当然了,家长跟多的是通过语言的力量去激励孩子,比如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家长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喊加油,再比如孩子这一次成绩没考好,家长勉励孩子下次努力,这都是言语上的鼓励。

  

  我们都说,好言一句三冬暖,语言是带有力量和温度的,在家长带孩子的过程中,这么几句话一定要说,对孩子成长大有裨益,却被许多家长忽略了。家长注意说话的方式,相当于走了教育捷径,让孩子加速成长。

  我们在带孩子的时候都知道一句话,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许多人都把这句话奉为真理,实际上是不对的。自己的事情是应该自己做,但要看这个人是谁,对于孩子而言,想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确可以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解决事情能力是有限的,孩子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事,而且大多事情需要家长引导和指正,放手让孩子去做的话,孩子只会越做越差,所以这句话应该改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能做的事父母帮忙做,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比如孩子第一次做某件事,本来步骤都不知道,父母非要说“你的事你自己做”,这简直就是难为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这些事情是为了积累经验,如果家长引导孩子这点都做不到,孩子如何学习新的技能呢?

  如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已经成了部分家长推卸责任和麻烦的说辞,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考虑这件事对孩子而言是多大的难度,很显然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当孩子向家长求助时,家长应该率先估计一下这件事孩子能否独立完成,自己要帮到什么程度孩子就可以完成了等等。

  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父母,所以想父母求助时无可厚非的,而父母也不能辜负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不要把什么事都抛给孩子,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很难让孩子成长。

  

  我们生活中还经常遇到一件事,那就是不被别人理解。这简直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做什么事情、提出什么意见,经常会被同事、朋友或者上司不理解,甚至自己的父母都不理解自己。成人对这个问题是非常了解的,然而孩子不了解,尤其是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而言,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自己就是世界的重心,断然不会明白为什么别人不理解自己的道理。

  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这种不被人理解的感受会越来越浓烈,那么当孩子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就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不被理解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比如说孩子想去游乐场,但是却被家长拉去了科技馆,孩子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票价不可以去游乐场,这都需要家长给孩子解释。

  

  让孩子了解到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自己,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迁就自己,可以让孩子更快的成长,更好的增长自己的实力。有些孩子觉得只要自己遇到什么问题,其他人都应该帮助自己,这种行为在一些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孩子身上最常见,他们会拉着一个自己认识不认识的人站到小摊前,指着小摊上的好吃的,想要别人给自己买。孩子长大后就不可以再这样了,所以这个道理孩子越早了解对孩子好处越多。

  有些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总想要把玩具拿出去玩。比如父母要去超市或者商城,家里没有其他人,只能把孩子带上一起去。当时孩子正在玩玩具,更妈妈/爸爸一起出去的时候,手里依旧攥着玩具不撒手,无论父母怎么说就是要带着。面对这种情况,打骂孩子是没有效果的,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哭闹的更加严重。试想一下,谁愿意出门带着一个大哭大闹的孩子呢?

  

  所以当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更应该顺着孩子的意思来,但是家长要告诉孩子一句话,那就是“可以带,但是你要照顾好”。这个照顾好可以理解为三个意思,一个是孩子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第二个意思是孩子要照顾好玩具,第三个意思是孩子如果丢了玩具不能哭着闹着再买。如果家长说了这句话,孩子点头答应的话,家长就可以把孩子带出去了。

  家长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孩子要为自己和玩具负责,从而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孩子心理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做不可以,会显得太宠溺孩子,实际上对孩子不好。其实不然,因为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已经形成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只是孩子决定造成的后果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这并不是对孩子的宠溺,而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决定,也可以让孩子尽早承担责任。

  现在家长就是过于保护孩子,过于替孩子着想,到头来反而害了孩子。比如一个没有驾照开车的31岁司机,经常对其进行拘留和罚款,司机家人不仅没有意识到司机犯了什么错,其母亲反而说“他只是个孩子,罚得太重了”。正是因为有这些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总是替孩子做决定,反而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实在是不可取的行为。

  语言是有力量和温度的,家长应该用语言鼓励孩子成长,让孩子明白人生的道理,这也是模范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岁前多和孩子说这几句话,他会越来越自信,家长别嫌烦
父母多说这几句话,孩子的情商比较高
让孩子爱上学习,从专注力开始
宝宝经常听到这几句话,长大情商肯定高,聪明父母都这样做
父母常说这几句话,孩子长大之后情商高更优秀,格外“吃香”
怎样带宝宝最省心?家长多说这几句话,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懂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