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4”的正确答案,你真的知道吗?老师:答案不是7,而是11

问:一间走廊有11盏灯,灭了4盏还有几盏?

这个答案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列出式子:11-4=7,但实际上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老师说道由于题干中的问题问的是还有几盏灯,而不是有几盏亮着的灯,所以正确答案不是7,应该是11。

再来一个问题,树上停着7只鸟,用枪打死三只,问树上还有几只?

答:0只。

因为正常情况下鸟受到枪声惊吓就会四处逃窜,不可能再停在树枝上。

上述题目,都是出自于小学作业中。

随着现在教材的更新,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着重于思维灵活上,发散孩子的思维方式。

  • 思维的僵化有多可怕?

当一个问题的答案被重复了百遍千遍,很容易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看到1+1的数学式,大脑就会下意识地得出答案2。

也就是说当对于一件事物的看法固定为一种,不再用发散性的思维去看待的时候,就说明思维已经开始僵化。

人的大脑构成非常复杂,其中海马体负责日常学习以及记忆的工作。但是海马体储存的都是短暂记忆。

存在于海马体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逝,这就是遗忘曲线的原理。

但是如果一段记忆被重复多遍,那么它就会由海马体转入大脑皮层成为永久性的记忆。

人类的成长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是在某个方面也是不断限制自己思维的一个过程。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固定答案”充盈他的知识库。而这些固定答案就像一个个节点,限制了思维往其他方向发散。

所以一般人在看到1+1的时候会脱口而出2的答案,而不会去思考为什么它不能等于3?

思维僵化有多可怕?如果家长一味地把“固定答案”填充到孩子的脑子里,那么他就成了一台只有存储功能的机器。

孩子的思维就好比一颗未经修剪的树苗,这颗树苗本来有无数的枝条可以延伸到未来去创造更多的可能。但是将树枝修剪的七零八落,最后只剩下一条主干。

虽然他变得挺拔正直,却也彻底失去了其他的可能。

  • 孩子的天马行空,值得被好好保护!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他们会把太阳想象成荷包蛋,会把湖泊想成一面会动的镜子,他们天马行空,去畅想这世界上的千万种可能。

也许这些想法在家长看来着实荒诞可笑,但是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想象力比成年人要丰富的多。

实际上天马行空是孩子独有的一种能力。

而这种能力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去创造更多的可能。一些科学理论在被证实之前不也被世人认作是天方夜谭吗?

生活中的创新就是需要这种天马行空,畅想宇宙的能力。

家长不应该去扼杀这种想象力过早地将孩子投入思维的沼泽,而是应该保护好孩子天马行空的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家长带来更多的惊喜。

如何避免孩子思维僵化?

1、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

诚然死记硬背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对于教授的知识印象深刻,但同时也扼杀了孩子对此进行创新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记住一个知识点,家长绝不能只是让孩子了简单地背一个结论。

相比较这个结论,其实被家长忽略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固定答案”是禁锢思想的节点,但过程并不是。

让孩子知道得出这个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告诉他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并且家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问题。

例如当教授孩子1+1这个公式的时候,家长不要一上来就告诉他答案是2,而是应该去给他提供一个案例,引导他去自行思考。

譬如可以给孩子两个苹果让他自己去思考一下两个苹果加在一起能得出什么结论。

当然家长也不能抑制孩子创造别的答案。

就像是孩子得出3这个结论,家长不要立马反驳说他这个是错误的。

相反家长应该去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同时也自己思考一下什么情况下会出现“3”这个答案,最后再告诉他1+1在特定的条件下等于2。

这样一来,孩子的创新思维并没有被遏制,反而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瞎猜。

2、让孩子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

在引导孩子如何进行正确地思考问题之后,家长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并举一反三了。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问为什么,在孩子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时,家长可以这样提问:“那宝宝还能找出其他相似的东西(事情)吗?”

这一举动的主要原因是让孩子建立起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不受损坏的同时,也将孩子的思维引导进一个正确的方向。

3、鼓励孩子阅读。

科学家之所以能提出那些科学理论,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的“天马行空”,而是因为这份天马行空背后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

没有知识作为基础的想象只能是想象,而不能成为现实。

所以鼓励孩子进行阅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并不是说因为那些“固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就明令禁止。

其实它们之所以成为禁锢只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妥当。只要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它们不仅不会成为禁锢思想的节点,还会让孩子的想象力更上一层楼!

因为只有孩子有了足够的知识基础,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得到质的飞跃变得更加有逻辑性!

4、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增长见识。

孩子的思维方式跟见识多少有莫大的关系。

如果把孩子关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那么他能够接触的事物少之又少。孩子的见识局限在小房间内,思维又怎么能自由奔腾呢?

所以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然界发生的有趣现象。

家长要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甚至要多反问孩子“为什么”、“这朵花为什么是红的呀”、“河水为什么都是从高往低流啊?”

诸如此类的问题家长可以多多提问孩子,让孩子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在孩子的思维养成阶段,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切记不要将孩子的思维放入一模一样的模具中。因为模具会让孩子只懂得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他就彻底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 【文章寄语】:

没有想象力的孩子就像是没有翅膀的鸟,陷入僵化思维的沼泽无法自拔。如果没有创新的思维能力,牛顿不会去留意苹果落地的方向更不会发现万有引力。

  • 【题外话】:

你是否建议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判断性思维:聪明养娃5步走,建立'批判型'思考能力
提高孩子发散思维的4个方法
孩子学啥都慢,不是笨!是孩子的思维方式固态,需转变思维来试试
6道小学数学题:据说小学生能得100分,家长有可能不及格!
小学生“倒数第一”试卷成网红,老师无奈:这智商我教不了了
优异学自学手册,思维导图让孩子更聪明地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