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输不起”?告诉他:敢于面对失败,将来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碰到过这种场景:
孩子在跟别的孩子打闹,赢了的时候就非常开心,输了的话就会大哭大闹还会肆意报复;
有的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却对学习非常看重,考得好的时候会到处炫耀,但是考得不好的时候甚至会绝食抗议;
有的孩子虽然在幼儿园,但是当他们得到老师批评表扬的时候,就会开心地到处和别人说,可得到了老师批评的时候,就会不服气,甚至不想上学。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会有这种心理是非常好的,这代表孩子想要赢,孩子有要强不服输的性格。因此,家长都会有意无意地在这方面鼓励孩子,他们觉得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才会有上进心,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可是仍然有一小部分家长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孩子,是典型的输不起的性格,等孩子长大之后,不仅不能承受外界的挫折,而且还不能够面对未来的暴风雨。
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其实都各有千秋,要强的孩子的确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长足的进步,他们会比别人更加努力,也会有很强的动力,因为他们害怕被同事超越。
可是,如果孩子因为这种要强的性格,变得患得患失,一心追求完美,只想获得胜利而无法接受失败,甚至当他人成功的时候,抱有嫉妒和报复的心理就会成为输不起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不仅不能获得美好的未来,反而容易被人看不起。
曾经复旦大学就出现过,为了争夺一个博士名额而迫害室友的新闻。
当时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可是博士的名额却只有一个,室友比当事人优秀,因此当事人嫉妒和敌意一起,就选择迫害舍友获得博士名额,最终锒铛入狱。
想赢是成功者的特点,而输不起则是失败者的特征。

当孩子碰到失败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可以表达对孩子失败和消极情绪的理解。
当孩子面临失败的时候,一般都会哭泣和愤怒,有的家长则会告诉孩子要经历风雨才会见彩虹,有的父母只会告诉孩子,男孩子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这些都是不对的。
其实这时候家长应该默默地陪伴孩子,并且给孩子足够的拥抱,同时倾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产生共鸣。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知道孩子很沮丧,很愤怒很想哭,自己也表示非常的担心,非常的伤心,同时告诉孩子:成功和失败并不是唯一标准,不管孩子是成功还是失败,父母都会始终支持孩子。
其次,父母可以将自己失败的经历和孩子分享。
孩子之所以会害怕失败,是因为不知道失败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他们害怕失败之后自己会失去某些东西,代表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并且将自己曾经失败的经历感受和经验告诉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积累再次面对失败时的经验。
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意识到失败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毕竟就连爸爸妈妈都曾经失败过,也能够更容易再次爬起来。
另外,父母要多鼓励孩子。
失败成功与否只是一个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付出的努力、做出的举动,付出的心血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当孩子沉浸在失败的情绪的时候,父母要肯定关注和鼓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努力和态度。同时,父母不要让孩子直接跟孩子说“你很棒,你已经努力了”,而要具体直接地跟孩子讲述出来。
只有父母这样做,才能够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是在敷衍自己,安慰自己,他们才会从内心认可自己做出的事情和努力。
最后,父母还可以以史为鉴向孩子,说明失败不可怕的道理。
从越王卧薪尝胆,到谢安东山再起,历史上不乏失败后再一次成功的例子,家长们可以跟孩子生动的讲述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帮助孩子建立坚持不懈,屡败屡战的自信心。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引用史实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只是枯燥的讲解,而应该用细生动的语言,并且借助图文的形式,帮助孩子理解其中的道理。有必要的话,父母还可以买相关的书籍,或者给孩子看相关的动画短片来帮助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击教育,成功背后也有伤痛
8岁男孩一举动让很多父母折服:有这种品质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7岁之前性格教育最重要
你越吼,孩子学习越差!这样做才最有效~
家庭教育很重要,坚持努力又能成功,成就的大小究竟该不该怪父母
教育学家:孩子越懂事越不容易成功,可别忽视这3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