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丨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南宋】辛弃疾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

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

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

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

肯把牛刀试手不?

寿君双玉瓯。

............................................................................................

译  文

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成为近臣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并不是靠着恩宠。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注  释

1、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辛弃疾的内兄。张南轩:张 ,安敬夫,自号南轩,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辟:征召。 宰:县令。

2、掷地刘郎玉斗:《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范增十分气愤,将刘邦送给自己的一双玉斗掷于地,用剑击碎而去。

3、挂帆西子扁舟:用吴越时期越国大臣范蠡在破吴后与西施泛舟五湖的典故。

4、兜鍪:战盔,貂蝉为侍从贵臣所着冠上的饰物。

5、牛刀:这里牛刀是大材,孔子曾以“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小用。玉瓯:玉制酒杯。

赏  析

上片一开篇作者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掷地刘郎玉斗”。另一个是,“挂帆西子扁舟。”作者用这两个典的意思,即以范增、范蠡比范如山,希望他成为二范那样的人物,能竭诚尽智为自己的君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千古风流”应在我辈身上,不要轻抛建功立业(“万里功名”)的时机,要时时想到大宋的万里江山(“三百州”)呵!

下片,针对范如山“迟迟未行”的思想活动,进行劝勉。一方面称赞了范的大才宏志,预言他定能有所成就,一方面劝告他不要嫌泸溪令职位低小难以发挥作用。而应当以之作为搞大事业的起点。

背  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正在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的张栻征聘范如山做辰州泸溪县令。范如山嫌这个职务官小势微,不足以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而不肯赴任。恰逢此时辛弃疾调任荆湖北路转运使,便在范如山的寿宴上,写下这首词对他进行劝导,希望他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

作  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辛弃疾为好友祝寿写下这首趣词,句句都是典故,词中之龙名不虚传
古诗词日历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辛弃疾写了一首词《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勉励友人效仿范增和范蠡,还牵扯出西施和貂蝉
辛弃疾《破阵子》用典赏析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