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病证微言

01

太阳病的认知

    太阳病一直被认为是表证的一种,后世教材更是将其划归分为表寒证,划分表寒实证与表寒虚证,代表方为麻黄汤和桂枝汤,经方医学独特之处在于提出太阳病为表证、阳证,对于太阳病有一个全新的定义。

      太阳病篇第一条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即病邪初入侵人体,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正气奋起力争的状态并通过皮肤排泄代谢产物的方式祛除邪气。评断标准为:1、脉浮;2、恶寒、3、关节疼痛,头痛。邪气侵袭,正气与之斗争,如同将军之令调动气血津液,表现出一种向外向上的趋势,人体的体温差本身是恒定的,邪袭人体正气的调动造成温度差的升高,形成恶寒。

      现代教材将表证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表寒证用麻桂、表热证用银花连翘之属。但如果按照六经辨证,太阳病为表阳证,阳证反而用麻桂辛热之药,如同火上浇油,似乎犯了桂枝入咽,阳盛则毙之弊,这导致了一些人对于经方系统中太阳病定义的质疑。殊不知经方的六经体系针对的是人体的反应,治疗目标在于“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亢奋的、活动的为阳证,而传统的表寒证的风寒病邪属于病因之说,将抽象的病因概念凌驾于具体的症状之上。怀疑者用传统的病因理论反驳经方体系,难免有指鹿为马之嫌,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不是一个系统,理论的立足点不一。因此经方中的六经是一种独立的治病体系,不能用传统的观点看待经方理论体系。


外感病最常见的就是体温升高、发热、恶寒等前驱性症状。教材上描述太阳伤寒的脉象为浮紧,中风脉象为浮缓,这样的观点使得医生面对高热的病人,不敢用温性的药,只能一味的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脱离了仲景之法的用药原则。仲景早有明训伤寒论第35条:“伤寒,脉浮而数,可更发汗,宜麻黄汤。”现代研究体温每升高一度,脉搏次数会增加10次以上。太阳病会体温升高,因而脉象应该是浮紧数或浮缓数。发热并不是一个特异性症状,不足以判断,三阳病、少阴病等都可以见到发热。例如,少阳病的往来寒热、阳明病的潮热。另外在教科书上风寒袭表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很容易让学习的人误解为风寒感冒发热一般不重,而在临床上并不是这样的,大青龙汤证常表现为高烧,其次是葛根汤和麻黄汤。因此我们面对发热的病人,不要在乎体温太高,如果伴有恶寒、脉浮,第一要先判断是否有太阳病的存在。


 

      另外,太阳病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便是鼻衄,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还有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由于鼻腔的毛细血管比较脆弱,津液血液的调动会造成毛细血管的破裂,鼻衄古时又称为“红汗”,当鼻衄发生时邪气随之而解,则症状消失,不能自解时,或有仍用麻黄汤的机会。

       陶节庵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茅花汤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进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或曰:“仲景言衄家不可汗,亡血家不可汗,而此用麻黄,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则热越而出,血自止也。前医因吐血不止辨为血热上溢,用犀角地黄清热凉血之品不效,而陶用麻黄汤给邪出路,邪得泻则正气安,吐血随止。

To  E:

   太阳病篇占伤寒论条文曰三分之二,医者善治者治皮毛,太阳病虽然很普遍,但是临床上对于太阳病的辨认却不明确,教材上面的永远都是单纯经典的病例,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样会造成思维的固定以及辨证的简化。很多人面对高热、鼻衄只会一味处以凉药,乃是因为禁锢了思维,因此勿拘泥于一些症状或先入为主的思辨而忽略太阳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学伤寒四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
[每日学伤寒】桂枝二越婢一汤
大青龙汤方歌方解,大青龙汤医案 | 道医网
经方辩治腰痛
三步开方法学习笔记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