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测|G20思考:未来中国农业面临的10大挑战】

9月4日作为一个非正式对话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峰会在拉开序幕,全球的目光和焦点都集中在这里。未来经济的走向、未来经济的方向、未来经济的融合、未来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度将会得到破解方案与答案。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G20峰会一直把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作为最主要的议题,共同商讨克服危机的办法与对策,取得了一定成绩,全球经济也正在朝着复苏的方向前进。但是,由于全球经济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和瓶颈,面临着增长方式落后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不足。

也正因为如此,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毫无疑问会成为中国向世界传递创新信号的机会,成为中国向世界表达创新决心的平台。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则是中国在“创新增长方式”方面提出的最具针对性的措施。

同时,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主要议题上也特别广泛,从建成之初到土耳其杭州峰会,G20议题越来越广泛。从1999年首届“金融危机的预防与解决”议题。到全球化挑战、打击恐怖融资、国际发展援助、打击金融犯罪、金融制度建设、促进增长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相继进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议题范围。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议题更涉及到创新增长方式、绿色金融、国际贸易与投资等。

为回应各方期待,G20杭州峰会将主题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G20四大议题备受关注:

议题一、创新增长方式: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在政策建议中注入很多“中国主张”。比如,在呼吁“创新增长方式”这一重点议题中,中方主导建议实施G20智慧创新倡议,即建立一个供政府、私营部门、院校和研究机构共享资源、知识和成果的开放型网络,以推动技术创新为目标,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这一倡议主要内容是强化G20文化教育交流、建立“G20创新签证计划”、成立G20科技创新基金、打造G20技术创新分享经济平台、构建“G20大脑平台”等5项计划。

议题二、绿色金融推升全球经济增长:今年中国首次把绿色金融引入G20议程,并创建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B20政策建议报告》也将发展绿色投融资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这得益于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带头实践。

议题三、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根据G20杭州峰会“实现强劲的国际贸易投资”这一议题,中方在《B20政策建议报告》中主导提出,倡议G20建立促进跨境电商领域公私对话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 这一建议的具体措施包括,孵化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更有效、更高效的政策和商业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广最佳实践(如跨境电商试验区)等方式,促进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乃至个人利用互联网参与全球经济。

议题四、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在今年的峰会上,中方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主题,并专门设置“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议题,将发展问题置于G20议程的核心位置,把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G20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在客观上体现为要求放松管制,促进竞争,支持创新,推进财政、金融、劳动力市场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观上,也需要各国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增长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推动力量。此外,还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和联动,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应对风险和挑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G20峰会之后,全球的经济合作、联动频次与机会的进程将会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人才国际化、跨界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中国农业作为中国重要产业领域如何跟上世界的步伐,如何快速蝶变与升级,也日益成为专家与学者讨论的话题与焦点。

2016年6月3日,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会议在陕西西安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G20机制建立以来第三次举办农业部长会议,是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世界各国致力于消除饥饿与贫困、启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背景下召开的。各代表团围绕“农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就构建粮食安全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和科技创新、农业投资与贸易、小农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农业的机会与挑战并存,除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遇科技创新、金融、企业发展的问题。那么,中国农业需要如何路?


 

未来农业10大挑战

1、面临竞争全球化的压力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却一直不是一个农业强国。从大豆到玉米,无不受制于人。背后的原因在于农业领域缺乏一个有实力的产业领导者、整合者。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中,中国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国家粮食安全也不无隐患。

环视如今横行世界粮油产业的四大巨头ABCD公司: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全球市场开放以后,中国农产品走出去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同时,全球优质的农产品也会纷纷来到中国。

2、技术的挑战

中国农业的落后是事实,那么,到底落后在哪里?技术!技术!技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中国农村一直在延续。毕竟这已经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改变需要过程。技术的提升与普及在于机械化的运用和推行。

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实现了粮食生产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干燥的全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和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目前农业机械化率接近100%。

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服务的社会化是现代工业的一种经营方式,它们被运用到农业方面后,成功地引发了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划时代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和生产效率。

除了国美之外,日本农业机械化率程度也非常高。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田间作业主要靠人畜力,60年代后,农业机械化进入高潮期,到1967年基本实现田间作业机械化,1977年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畜牧和园艺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迅速提高。

2015年,农业部表示,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

3、产业转化

专家认为:实现产业化必须要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必须要进行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率、并提高生产效率。

产、销、加一体化才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不管出口还是自产自销,产业化效率都决定未来农业的发展速度与方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又是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十三五”期间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然而,从目前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当然,包括优势不突出、科技转化率低、融资渠道不明、土地产权不清晰。

美国农业产业化的显著特点就是美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已经实现了区域专业化、规模化布局以及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企业化和服务的社会化。

目前,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为79.6%,蔬菜农场87.3%,大田作物农场8l.1%,园艺作物农场98.5%,果树农场96.3%,肉牛农场87.9%,奶牛农场84.2%,家禽农场为96.3%;至于美国的九大农业产业带更是典型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它们各自都逐渐地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产业集群。

4、农业产业的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直接决定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中国农业什么是竞争优势?依靠什么来实现全球化?这些都是摆在发展现代化农业最核心的位置。

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日本用0.3%的土地养活了1.8%的人口,然而美国农民只有三百万,但出产的粮食却够全球二十亿人食用的粮食。

作为人少地多国家代表的美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世界上农业最具竞争力的大国;作为人多地少国家代表的荷兰则奇迹般地从资源小国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结合美国和荷兰的经验及启示,我国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相符合的调整方针,从而阶段性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严重不平衡,靠什么优势来与世界竞争已成为难点。

5、人才竞争

我国的农业人才基数特别薄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

“找不着、留不住”是中国农业人才的现状。当全球一体化之后,国际上巨头农业必将会吸引我国优秀的人才,面对这样的竞争,中国农业又靠什么留着精英?

6、文化低

企业需要发展靠人才,人才发靠文化普及。

刚刚上面提到的海外农业挖中国人才的案例,一旦中国农业精英出走,对中国农业的将是致命的打击。

机械化需要高学历、高知识人才、智慧农业更需要高学历、高知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更是如此。

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否直接决定中国农业的高度和速度。

7、土壤环境

中国农产品为什么卖不了高价。除了与科技、品牌有关,更核心的在种植或养殖环境。

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农业土壤污染不断加剧。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约占全国耕地的10%以上,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存占地和毁田13.3万hm2,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我国农业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肥料元素积累、多种重金属污染严重、农药和有机污染物残留量高等方面。

国家不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率、不对土壤进行修复,中国农产品根本进不了别的国家市场。

含有农残的农产品谁会要,中国人自己都不会要,何况国外的消费者呢?

8、农业投资环境

做大做强农业除了靠人才、技术、更多的是依靠钱(金融)。钱追项目,当然是追热点项目、潜力大的项目。

当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国外的钱会进来、中国的钱也会出去。其实,这不是好事,至少对中国农业企业来说。

投资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企业间竞争、行业内部的竞争加剧与恶化。

同时,国外资本的注入,也带来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一般而言,与内资企业相比,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仅普遍较高,而且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这种收入分配机制,一方面,提高了中国企业员工收入;另一方面,把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纳入收入分配范畴,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传统农业企业与外资农业企业必然会存在价格战、人才战等一系列的竞争,如果有严格的管控,竞争应该是有序的,否则就会导致无序竞争与资源掠夺。

当然,除了国外热钱进入中国,中国的热钱也纷纷投资国外农业。如此,迫使中农业投资环境进入了一个比较危险的窘地。

9、融合

当前,中国农业在顶层设计助推下:推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但这些融合只是解决中国农业内部产业与结构矛盾,面对“如狼似虎”的国际农业,中国农业的融合格局要求将会更高。

中国农业除了产业的融合、还需要国际化融合、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融合、中国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世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可但是,我国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仅仅是解决国内农业与消费需求的问题。

随着,国际化交流越来越多、旅游、购物、消费呈现国际化趋势。中国农业的融合还要考虑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面对国际市场与需求,同样,留给中国农业经营者更多思考。不断地思考品牌的打造、需求的升级、产品的升级、文化的沉淀与输出等一系列方向与国际消费者的文化、兴趣符合度和粘连情况。

如果,中国农业企业家们还停留在纠结当前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的话,没有进行国际形势与市场的预判。那么,我们又依靠什么去融合世界农业。

10、国际法则

多年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发展中,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攻击性的影响,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门槛。

发达国家通过设定绿色技术准则、绿色环境标记、绿色包装系统、环境安全检疫系统、动物福利措施等等规则和门槛。以限制和禁止进口为目的,许多发达国家借着环境保护的名义,颁布了一系列难以逾越的绿色准则。这些标准是根据各国的生产水平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这些规则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利润和出口量、也使得商品的成本进一步升高、恶化了出口商的贸易形势。

9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代表参加B20峰会的工商界人士发出倡议:“我们需要更开放的环境、更密切的合作和更顺畅的贸易。”

G20杭州峰会之后,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农业想从世界农业里分一杯羹,除了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还需要中国农业和中国农业企业家的自身奋斗与不懈努力。

下一篇文章,姊妹篇《G20思考:看中国农业未来10大机会点》将会陆续推出,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战略支持2023农业行业观察产业峰会举办召开
新摩登时代,农业经济如何跨过“弯道”
下一个最具发展最赚钱的行业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博鳌前瞻:G20转型 全球愿景中国方案
2011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