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行了一千多年的青铜兵器,为何在汉代开始衰落

在中国盛行了一千多年的青铜兵器,到汉代终于衰亡。出土数量大不如前的汉代铜兵器,往往表现出仪饰化的倾向,特别是诸侯王等高级贵族墓中的出土物,如:山东淄博齐王墓随葬器物坑中出土的一对铜戈,带有金质的鸳鸯形龠和金樽;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墓中出土的一对铜戈,带有银质的兽身鸟尾形龠;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铜剑,配有玉质剑具,同墓出土的铜匕首,刃部鎏金,柄部有复杂的镂空花纹;河北定县中山王墓出土的铜剑,剑柄饰蟠龙纹,等等。

这些脱离实战而仪饰化的趋势,是铜兵器衰落的一个表现。

汉代青铜剑

中国青铜兵器的尾声,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箭镞的铜、铁更代,明显落后于其他锋刃器,如剑、矛、戟、铍等,其过程也不是由铜鏃直接进到铁镞,而是经历了铁链铜镞的中间形式,即箭的锋部仍以铜铸,装杆的铤部则用铁制。铁铤铜镞在战国晚期已经流行,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有大量发现,其数量超过了同遗址中出土的铜镞,这说明其时燕国可能已由主要使用铜镞过渡到主要使用铁铤铜镞。汉初箭镞还是以铁镞和铜镞为多。

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候墓,墓主据分析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他死于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该墓中出土35件镞,26件为铁铤铜镞,9件为铜镞。入葬于文景时期(具体下葬时间为公元前175~前154年)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箭镞则多为铜。

铁铤铜镞

这种情况在武帝时期有了变化。中山靖王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河北满城刘胜墓中共出土箭镞441件,其中铁铤铜镞70件,铁镞371件,铁镞已占多数。此后铁镞愈益盛行,但铁铤铜镞并未很快衰亡,直至新莽时期,仍有较多使用。

萧何所建、一直沿用到王莽末年毁于兵火的汉长安城武库,其7号遗址的发掘中出土铜镞100余件((绝大多数是铁铤铜镞)、铁镞1000余件。较之武帝时期,铁镞更盛,但铁铤铜镞也还有相当数量。这种状况,甚至延续到了东汉。

汉代较多使用铁铤铜镞的情况,在西北关塞遗址中出土的汉简上也有反映。这些简牍有许多是兵器档案性质的文书,上面往往登记了箭镞的质料,而所标记的质料,据今所见,全为铜质,如:“蛮矢铜鍭”、“稾矢铜鍭”、“稾蛮矢铜鍭”“陷坚羊头铜鍭”,等等。所谓“铜鍭”,实指铜铸镞锋,主要应为铁铤铜镞。

铁铤铜镞之所以流行了较长时间,当是因为铜铸镞锋有其优越性:一是便于批量生产,具有高度的规范性,这一点优于用钢铁锻制镞锋。汉代仍然流行三翼镞和三棱镞(时人称之为“羊头镞"),其三翼形或三棱形的镞锋,尤其不适于锻造。二是质量较好,这一点优于用铁铸造镞锋。因此,在较长时间里,人们宁可仍用较昂贵的青铜铸造镞锋,而用较廉价的铁制作镞铤,以节省铜材,降低费用。

铁铤铜镞

在汉代及以后,弩机仍然一直用青铜铸造。两汉和魏晋时期的弩机,发现甚多,只见有极少数铁制品,以及一些铜弩机的键或用铁制作。这是因为弩机对部件的强度和精密度要求较高,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只能用铜铸来解决。作为一个时代象征的青铜兵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铜仍然是武器装备制造中解决特殊问题的重要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时期的剑
为何商汤轻易的灭掉了夏朝?原来他掌握了这种秘密武器
从巨鹿到赤壁,见证五千年铁血硝烟——小巧精制的箭镞收藏
试论南越王墓出土的铁质武备
江西青铜兵器
走近神秘的吴越青铜兵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