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时的“元宵节”,一场打破身份界限、封建礼教的全民“狂欢”

唐代诸多节俗中,气氛最热烈的要数元宵节,这是一个全民喜庆的佳节,可与西方某些国家的狂欢节相提并论。唐代诗人描写元宵花灯夜景的精彩诗篇很多,如卢照邻、崔知贤、韩仲宣、高瑾、崔液、苏味道、郭利贞、白居易、袁不约、李商隐等等,都留下了美妙的诗句。

其中像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等句,确实把元宵之夜万人空巷、赏灯游玩和金吾弛禁、城门大开的快乐气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人们在元宵观灯时往往打破了身份界限,那些篇规礼教在狂欢的气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们“燎炬”、“鸣鼓”、男扮女装,戴假面具,表演杂技,尊卑不分,男女不避,内外共观,尽情欢娱。这样的风俗容不得风流放荡,似乎既不敦雅,又耗费钱财太多,素行节俭的隋文帝看不惯铺张浪费,得柳或奏文后甚表同意,即下诏禁断元宵节闹花灯耍百戏。

但一纸诏文并不能禁断千年习俗,隋文帝死后继位的隋场帝一反乃父所为,不但恢复了元宵闹花灯耍百戏,而且自己也参与其中,多次“微服往观之”,把元宵闹花灯演百戏的狂欢节推向高潮。

每年正月万国来朝,隋炀帝都下令将使者留至十五日,于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大闹元宵

在隋炀帝常居的东都洛阳,于端门外建国门内方圆八里范围内列戏场,入夜时彩灯齐燃,如群星灿烂,经过精心排练的各种大小杂技一齐上场,百官在路旁搭起帐篷,从傍晚一直演到第二天天亮,通宵达旦观看,杂技艺人全部穿着太常配置的锦绣衣裳,歌舞艺人则大多穿着妇女的衣裳,以示滑稽,各类化了妆的演员达三万余人,为了配齐这些演员的道具,隋炀帝下令课京兆、河南民户制作,长安、洛阳两京官府仓库中的丝锦为此而用尽一空。

大业六年,隋朝达于全盛。四方诸夷来朝大献方物,隋炀帝高兴万分,于正月十五设角抵大戏大闹元宵,“天下奇技异艺毕集”,百戏大会场面空前浩大。东都洛阳由炀帝之子齐王杨谏总办,京师长安由观德王杨雄总办,在两京同时举行,凡海内外所有的奇伎乐舞,无不总萃,服装道具,皆用珠翠金银,绞罗绸缎,各种器乐古玩,琳琅满目,举办经费花了“矩亿万”。

夜深之时,百戏表演达高潮,“金石鲍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于厌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这种狂欢节场面一直延续到月底,终月而罢,自后每年都照此大规模举办,使正月十五闹元宵成为最盛大的狂欢喜庆节日。

隋炀帝不惜耗费巨资以国家财力举办元宵灯会,穷极侈靡,其目的不仅在于追求享乐,还有威加四海,夸示四夷的用意,他以举国歌舞的元宵灯会夸富于狄夷,最后竟“负其高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三渡辽水征讨高句丽,致使黎庶愤怨,天下土崩,死后溢曰“炀”,按《溢法》,“好内远礼曰场,去礼远众曰场,逆天虐民曰场”,以恶溢盖棺定论。后代对隋炀帝的奢侈的批评是极严厉的。

​到唐朝,像隋炀帝那样穷国家财力举办灯会耍杂伎百戏,虽被视为亡国之政,但并没有禁断民间节日歌舞风俗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五月即皇帝位,太常官员就拟借民间裙糯以充伎衣,准备端午节于长安玄午观戏,时有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书谏曰:“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有隋之末,大见崇用,此谓浮风,不可不改。”得到唐高祖的采纳,百戏散乐虽暂时被禁断,但元宵官民同乐闹花灯仍照常进行。

旧演义小说《说唐三传》第七十二回又有薛刚大闹花灯的故事,说的是武则天当政时一个元宵之夜,天子下旨:大放花灯,与民同乐。朝中大小衙门俱端正花灯,外省行台节度俱送名灯,有人往宰相府送了凤凰灯,挂于楼上,牌匾题四个金字:“天朝仪凤”。旁边一对金字对联:“凤翅展丹山,天下咸欣兆。”为女皇歌功颂德,结果被薛刚大闹了一场。故事虽属虚构,但反映了民间习俗。

唐中宗、唐睿宗当皇帝时,又出现了万人空巷赏灯玩笑的元宵狂欢场面。据史载,景龙四年正月丙寅上元夜,唐中宗与皇后“微行观灯”,并放出宫女数千观灯赏月,不少幽闭经年的宫女趁机混迹藏匿民间,逃之夭夭。第二天晚上,中宗又“微行观灯”。

先天二年,上元节夜,已退位的太上皇唐睿宗“御安福门观灯”,又放出宫女与民众“连袂踏歌,纵百僚观灯。一夜方罢”。后两夜,唐睿宗意犹未尽一再观灯。时宫女数千人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同时还挑选长安、万年两县少女、少妇乃至使裨、妓女千余人,每个人的穿戴打扮就要花三百贯至万钱不等。太上皇让她们于灯轮下踏歌,“欢乐之极,三日方罢”。

唐朝不仅京师长安元宵花灯场景非凡,东都洛阳及全国各地也都官民同乐,盛况空前

《太平广记》(卷二十六)引《集异记》及《仙传拾遗》,记开元初唐玄宗于东都上阳宫观赏工匠毛顺心精心制作的大型彩灯,“灯为龙凤璃豹腾掷之状,似非人力”。随从的道士叶法善奏曰:“灯影之盛,固无比矣。然西凉州今夕之灯,亦亚于此”。据称,当日边僻之地的凉州“既睹灯影,连亘数十里,车马骄闻,士女纷委”,果然壮观。

牛僧孺《玄怪录》述开元十八年正月扬州元宵花灯之夜的情景有云:“灯烛华丽,百戏陈设,士女争妍,粉黛相染”,也同样辉煌。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后期,社会衰败,经济凋敝,藩镇割据,虽然人们的日常生活艰难困苦,但元宵花灯照样在闹。中唐袁不约《长安夜游》及张萧远《观灯》诗都有生动的反映,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诗中既描绘了京师长安花灯满街的元宵盛况,也描述了乡间元宵迎赛紫姑神的仪式,可见上元节通宵花灯会的民间习俗终唐之世沿而未改。

参考文献: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宗教文化】仰天观月 向地赏灯 —— 元宵节溯源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看古人充满仪式感的夜文化
佳节记趣话元宵
元宵节的习俗(组图)
正月十五闹花灯
古人闹元宵、贺新年的十二图景,满满的中国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