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省的一个市,名字看上去很简单,为何很多人会念错?

在安徽省的西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亳(bó)州市,它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距离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大概三百多公里,地处华北平原的南边,在它的西部和北部是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是与阜阳市相接壤,东面和淮北市相邻,东南面和淮南市毗邻,辖区总面积八千三百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五百多万。

看到亳州市这个名字,很多第一次见到的人,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认成“毫州”。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说一说这个亳州的“亳”字的起源。

“亳”字是古代的都邑名字,是商汤时期的都城。相传这个地方曾经分成三个地方,分别是南亳、北亳和西亳,分别是当时的谷熟、蒙和偃师三个地方,如果放到现在,就分别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县东南面、河南偃师县西面和偃师县。在《史记.殷本纪》中就有记载:"汤始居亳",说明亳就是当年汤受命为盟主的地方。

至于“亳”这个字的本来意义,我们可以从甲骨文中找到一些证据,甲骨文中的“亳”字,在它的上面有一个“亭”字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亭状的建筑物。它的下面有一个“麦穗”的形象。在这里就可以理解丰收的粮食。所以,“亳”字的本义应该就是粮仓的意思。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亳州市的历史沿革:

在夏代,在亳州的境内有虞氏和涂山氏两个地方。到了商代的时候,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都城。到了西周时期,在这里建立了焦国,并修建了焦城。春秋时期,陈国将焦国灭亡,焦城也就属于了陈国,后来又属于了楚国。

到了秦朝,开始实行了郡县制,在这里设置了谯县,隶属于当时的泗水郡管辖。到了西汉时期,谯县隶属于沛郡管辖。东汉时期,又在这里设置了豫州刺史部,后来又属于沛国管辖。

到了晋代,在这里设置了谯国,后来又改成了谯郡。北魏时,这里是南兖州的辖区。北周时,在这里设置了总管府,并且在公元579年,将南兖州改成了亳州。

到了隋朝,又将亳州改成了谯郡。到了唐代,又恢复了亳州的叫法。在宋朝的时候,亳州隶属于淮南路管辖,后来又将亳州升格为集庆军。金代时,这里隶属于南京路管辖。元代隶属于汴梁路管辖。在刘福通起义时期,亳州成为了“韩宋”政区的都城。

到了明朝,亳州一开始是县,后来又升成州,隶属于凤阳府。清朝时,亳州隶属于当时的安徽布政使司管辖。民国时期,亳州变成了亳县,在1947年的时候,设立了亳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86年的时候,亳县被撤销,成立了亳州市,这时的亳州市是一个县级市,由阜阳地区管辖。到了2000年,亳州市成为了地级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省亳州市
谯县
中国最容易被认错名字的地级市
安徽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阜阳导游词
安徽省的一市一县,外地人容易读错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