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一个小长假都被热情如火的电影人冠以“某某档”,但清明档真是相当尴尬的存在。
纵然有国产片三英战金刚,但今年清明档还是出现了五年内首次负增长,跌幅5%,扣除服务费的实际票房只有5.56亿。
不管是传统的贺岁档、暑期档,还是新兴的春节档、情人节档、端午档、五一档、中秋档、国庆档、光棍节档……基本都算师出有名,或有假日,或有主题。
但清明档,虽然这几年也有了法定假日,作为票房主题却很微妙。以踏青和扫墓为主题的清明节,除了鬼片,还有什么能与其契合?但国产鬼片又没鬼,这不是群嘲大家扫墓祭祖的虔心嘛。
而夹在贺岁档和暑期档之间,清明档也难以聚集能量和人气。清明的踏青习俗,更把人们引向了户外而非影院。
片方的热情是高涨的,但最终,不过是“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清明,你比周末多一天。”
“男色”清明
从清明档主流的三部国产影片来说,有大IP傍身的《嫌疑人X的献身》,有“才女”归来的《绑架者》,有号称“湄公河第二”的《非凡任务》。每部电影都有不同的主打优势点,但又都不算突出,甚至还有一些类似。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能把国产片“救活”的只能是大卡司。《嫌疑人X的献身》中有张鲁一和王凯两位男神,《绑架者》中有露臀秀肌肉的黄立行,《非凡任务》成为“国产硬汉制造机”,一举奉上黄轩、段奕宏和祖峰。
三部电影看似来头不小,实则不堪一击。平均豆瓣得分6.1分,勉强及格。
3月31日集体提前开画,《嫌疑人X的献身》成功夺下单日票房冠军,但第二天就被《金刚:骷髅岛》抢了回来。此后两天,老二《嫌疑人X的献身》和《金刚:骷髅岛》的差距越来越大,连续几日双方单日票房相差都近2000万左右。
不过,三部国产电影主演阵容却成了热议焦点。《非凡任务》在上映之前一直拿开和《湄公河行动》相比,但显然在质量上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片中一改文青形象的黄轩,以及段奕宏和祖峰组成的“国产硬汉”还是收获了不少粉丝,男性荷尔蒙炸裂仍然是此类影片最大的卖点。难能可贵的是,三人演技同时在线,也使该片成为清明档国产片中口碑最好的一部。
《嫌疑人X的献身》虽然有大IP,但是主演阵容都是从电视剧转战而来。张鲁一和王凯在都是电视男神,但转战大银幕,观众似乎不是特别接受,一些表演上的瑕疵也成了影迷热议的焦点。
不过要说主演阵容话题度最高的,还是《绑架者》。虽然该片一经开画就在主流阵容中掉线,票房成绩和口碑都是三部国产影片中最差的。
但黄立行闭关八月苦练的一身强健肌肉还是相当吸睛,感觉徐静蕾老师的炫耀之情都要冲出银幕。不过除此之外,无论是单兵作战的白百何还是久未露面的明道,都没能给这部影片提供太大的帮助。
三部国产电影的主演阵容从卖相来看,都特点突出,实际表现却差异明显。有的苦苦靠主演话题支撑,有的却受到了主演阵容的拖累。但无论如何,一流“色相”还是让影迷看到了国产片为数不多的“卖点”。
打不坏的金刚
进口片连续近50天坐庄单日票房冠军,终于迎回国产片的清明档却难改大局。说好的国产崛起没有真高潮,反而让疲惫的金刚乐开了花。
其实,“金刚”开始并不能打。
《金刚:骷髅岛》上映时,国内市场因为长期由进口片霸屏,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审美疲劳。首周末拿下4.67亿的票房成绩甚至要远远低于《生化危机:终章》同期水平。但无论是从制作成本还是体量级来说,《金刚:骷髅岛》要远远高于后者。
进入工作日后,《金刚:骷髅岛》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跌幅,单日票房一度只能贡献3000万左右。在进入4月后,《金刚:骷髅岛》单日票房才逐渐回归到了7000万以上的水准。
不过,《金刚:骷髅岛》首周末后之所以出现较大跌幅,主要在于市场整体环境偏冷。即便表现未如预期,但在3月31日之前,该片的平均票房占比达到了70%以上,完全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如今该片的总票房也突破10亿,成为今年自《极限特工3》和《生化危机6》后又一部票房破10亿的进口片。除了其首周末票房的输出以外,清明档的贡献不小。在原本将要出现较大跌幅,票房放缓的情况下,主打“国产犯罪”的清明档却意外助攻了“金刚”。
国产电影自春节档后几乎在影市“消失”,3月票房成绩最好的,居然是豆瓣近2.6分的《欢乐喜剧人》。
如今清明档国产片的质量虽然有所提升,但题材类型严重“撞车”和勉强及格的口碑表现,再次让观众发现:还是洋货靠谱!
要求越高,表现越差的国产“大片”
从去年贺岁档开始,关于“中国大片”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贺岁档《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口碑都经历了严重的滑坡,口碑仆街逐渐成为国产大片的代名词。
而春节档,《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甚至是最后逆袭的《功夫瑜伽》,和影迷心中的期待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无论如何,这些大片仍然可以让观众“买单”。
如今,距离春节档已经过去许久,影市迟迟没有等来优秀的国产片出现。目前虽然有《八月》和即将上映的《一念无明》、《点五步》等文艺片,但其对于主流票房市场来说,显然不会有太多贡献。而且即便是这些文艺片,其口碑也不算出色。
观众春节档看累了中国大片,于是有了美国大片的集体井喷。即便是《极限特工3》、《生化危机6》这样北美仆街惨重的影片,也能在国内实现彻底的反转。但同类型影片集体扎堆,观众立刻又腻味了。
所以无论是《美女与野兽》还是《金刚:骷髅岛》,其票房疲态都展现无疑。业者看到了这一市场走势,希望用国产片令人耳目一新顺便拿下票房,但很显然,这样的尝试再次失败。
从卖相来看,其实三部主流国产电影体量级并不小。《嫌疑人X的献身》最被人担忧的就在于仅拍过《左耳》的苏有朋毁原著,但上映后这一点顾虑被打消,对于原著改编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可胃口早被“养刁”的影迷,显然不接受规规矩矩的改变。在诸多评论中,如何实现改编的创新性和本土化被提及最多,但很显然导演目前做不到。
同样以东野圭吾原著为灵感的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则充分的将重点转移到了印度阶级分明的社会当中,做了相当成功的本土化。
《非凡任务》在上映前一直和《湄公河行动》对比,毕竟从出品方到影片风格,两部影片都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但无论是剧情走向,还是大幅度长时间的激战场面,都和《湄公河行动》太过类似。没有提高就是最大的退步,影迷显然也不接受这种形形式的 “炒冷饭”。
徐静蕾是中国为数不多充满才气的女导演,早期《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为其带来了极高的赞誉。但无论是《亲密敌人》还是《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再或者如今的《绑架者》,颜值在线的“老徐”却丢失了电影最本分的核心,观众对其的期待值也直线下滑。
影迷对国产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成熟最为重要的标志。只有观众素质提升,才能倒逼电影产业优秀。
然而要求上去了,质量未必跟得上。清明档一结束,国产电影又进入短暂“死机”状态。下一次与国产片见面,要等四月底大家扎堆抢占五一档了。
这种饿一年,吃一天的档期选择,真能让国产片回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