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前点播,你会买单吗?

今年8月以来,超前点播的新商业模式已经有五次“试点”。
最近一次当然就是今冬最夯的热播剧《庆余年》。该剧在腾讯视频、爱奇艺播出后,口碑、收视双丰收。但两大平台随即同时采取了“超前点播”模式,也引起了巨大讨论。12月12日,“庆余年超前点播50元”登上微博热搜首位。
可以看到,当“超前点播”从圈层作品向大众作品进发,视频网站已经将“付费单点”作为一种通用的新商业模式在推动,和此前推动“付费会员”的情况类似,而并非针对单剧或热剧的“短期收割”,其波及面更广、讨论声更大、产业影响也势必更加深远。
 
试水五次,单点或成常态
所谓“超前点播”,即在当前会员的基础上,用户可以通过付费提前解锁剧集进度。比如《庆余年》“超前点播”的付费方式就有两种:一种一次性支付50元,便可以始终提前6集观看;另一种则是单集购买,每集3元。
即,视频网站开始区分非会员、会员以及付费超前点播三种人群的观看进度。在用低价会员培养起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后(国内视频会员费远低于全球水平),视频网站试图提高会员付费水平。
可以确认的是,“超前点播”并非是针对热剧的“粉丝收割”,而是视频网站正在探索的通用商业模式。现象级爆剧《陈情令》《庆余年》如是,圈层热剧《从前有座灵剑山》如是,更垂直的腰部甜宠剧《明月照我心》和《没有秘密的你》也一样,超前点播已经在不同类型、不同受众、不同播出情况的剧集上被试验了5次。

总体来看,粉丝向、垂直向的剧集肯定是接受情况更加良好。《陈情令》在超前点播之后又成功试水了剧集演唱会付费直播,粉丝同样是开开心心掏钱,甚至强烈呼吁愿意付费看更多花絮、付费看双人综艺。
但到了大众向剧如《庆余年》,用户的接受度显然受到更强考验,对于视频网站来说,细分梯度下也更考验服务能力。
 
逆境求变,艰难的分层消费
有人说,视频网站都这么“会赚钱”了,植入广告、会员服务玩到飞起,为啥还会亏损呢?
首先,自制内容和版权费用是在线视频行业的无底洞那些惊人的大剧版权费想必大家都有耳闻,近年来自制剧的体量也是节节攀升。
别说优爱腾这种级别的视频网站,就连B站在加大自制和版权投入后,Q3净亏损也扩大至4.06 亿元,同比2018年Q3的2.46亿元增长64.9%。
其次,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几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会员和广告跟着内容走,这就必须持续加大内容投入。而内容投入的高昂价格和不确定性,又让各家都处于长期亏损状态。与此同时,用户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要求产出更加精品的内容。于是近乎饮鸩止渴,视频网站花4块钱赚3块钱,如果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支撑,目前视频平台的烧钱模式完全不可持续。
但既然当年视频网站用“免费模式”争夺市场,就必须要面对现在每一次收费探索的巨大考验。
如果不刻意追溯,大家可能都忘了,如今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视频网站“付费会员”,在当年也被激烈的反对过,也引起了相当广泛的社会讨论。其实,也就是四年前的事。
2015年6月12日,超级网剧《盗墓笔记》在爱奇艺独播上线。22小时点击量破亿,成为有史以来最快破亿网剧。在众多关于《盗墓笔记》的讨论里,除了“上交给国家”,还有一条很热的争论——“你会为盗墓充爱奇艺会员吗”。
爱奇艺对《盗墓笔记》采取了全新的“会员抢先看”排播模式,当时定价为“连续包月”每月15元。而在此前,视频网站的会员服务不过是去广告、看高清这类没什么差异化的体验。
尽管作为视频网站早期的大体量自制剧,《盗墓笔记》的槽点甚多,但就在该剧上线4天后,爱奇艺即对外宣布,《盗墓笔记》上线3天,爱奇艺月度付费VIP会员数已达501.7万。《盗墓笔记》拉动爱奇艺VIP会员数周环比增幅超过100%。
可以说,《盗墓笔记》开启了视频网站的会员付费时代。而从500万到1亿量级的付费会员人数,视频网站又花了4年时间。
付费会员的普及,前后用了8年。
 
“尊贵”体验,视频网站仍需探索
在探索新商业模式时,视频网站都选择了粉丝属性很强的剧。2015年的夏天是爱奇艺和《盗墓笔记》,2019年的夏天则是腾讯视频和《陈情令》。
硬糖君在这个夏天就曾经为提前看6集大结局花了30块、并感觉挺值得。作为剧粉加演员粉,花钱看,也向平台和外界证明了自己的心肝“实红”,有市场号召力,这跟买代言、打榜的心理也差不多了。
但到冬天的《庆余年》,硬糖君就没再花那50块了。一来感情没到那份儿上,就是个挺好看的下饭剧,不急着看后面,没变成粉丝,也就不用“冲业绩”。二来年底事多,也同时追着别的剧,一次给我那么多集,还真看不完。

所以,不是硬糖君为资本家说话,“VVIP”真不是一种刚需啊,为何被视为一种普遍消费了?
和游戏、直播乃至真实社会一样,视频网站也是一个市场化的消费环境,自然会产生分层用户可以在免费、付费、抢先看、局部看等多种模式上作出自己的选择,只能说“丰俭由人”,不能算“强买强卖”吧?
事实上,随着影视寒冬的持续,多样化的变现和灵活的商业模式已经在整个影视行业成为趋势。电影院也有了午夜场点映模式、越来越多贴片广告出现在电影大银幕、植入广告也已经非常流行。但到了用户使用更广更频繁的视频网站,这种付费之痛显然要更强烈。
可对于视频行业来说,广告陷入瓶颈、会员进入存量、亏损不断扩大,开垦新商业模式已势在必行。而是消费分层还是普遍提价,视频网站在艰难探索,也需要用户用脚投票。
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不看了、或者索性看盗版。但硬糖君看来,转战网盘还是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的。此风一开,视频网站也就更加难以进入精品内容投入产出的正循环。
其实,视频网站对于用户价值开发走得很谨慎也很困难。此前的视频“增值服务”,基本围绕粉丝经济打转,也都比较成功。比如爱奇艺泡泡和腾讯视频doki的各种粉丝运营、《陈情令》演唱会的付费直播等。
如今来到了大众的深水区,如何提供让大众会员心甘情愿花钱的“尊贵”体验,视频网站对大众用户是不是只有“差异化排播”这一种服务升级。硬糖君也没有答案,如果有,早就被视频网站重金聘请了。
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视频网站无法“开源”,进一步“节流”势必影响其内容投入。“网盘”如此普惠,是因为网盘不用自己花钱做内容,只做内容的偷盗工。
在免费的互联网,每一步收费都推进艰难。付费会员用了8年,超前点播是否需要下一个8年?
是要价格的消费升级还是内容的消费降级,是用户和视频网站双方的博弈和选择。其实,让价格不敏感或需求更强烈的用户有个付费选择,真有这么“大逆不道”吗?他们付费了来支持内容提升,难道不就像游戏里的土豪砸钱来维持游戏不断升级,或土豪打赏来让主播更加卖力表演。要我看,也是一种普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鹰眼头条】点播营收或达1.56亿,明知“得罪用户”,腾讯视频仍逆向而行?
我要这vip有何用?腾讯回应付费点播再被全网批评,冤吗?
视频网站别再乱收费了!不停薅羊毛的吃相,太难看了
腾讯视频「庆余年」50元得罪全网,畸形收费从何而来?
视频网站能守得住VIP会员的“自卫反击战”吗?
用《庆余年》氪你的金,腾讯这是要用游戏的思路做网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