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人家的爷爷!72岁木工给孙子做螃蟹战车火到外网,老外傻眼:神奇的中国功夫

别人的玩具可以有多炫?

坐着螳螂战车出街;骑着螃蟹战车“横行”。

龙舟、木马、鸭子车、筋斗云......样样看傻眼!

72岁的李石水,凭着给孙子做玩具,

成了全网都抢着要的“高能爷爷”。

自制螳螂车,登上《新闻联播》;

“给孙子做玩具”系列视频,全网播放量近半亿;

外网上大波点赞,老外直呼“神奇”!

从闲赋在家的高龄木工,到火爆网络的「出圈手艺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识见识,

李爷爷的真功夫。

“我的玩具,都是爷爷亲手做的!”

李爷爷从事木工行业,至今已有50多年。

年轻时肯学,家具、雕花、修船,样样拿下。

上了年纪,在家闲来无事,便琢磨用木工给孙子做玩具。

不试不知道,一试可吓一跳。

螃蟹车,谁坐过?

横着走的“村霸”,一出场分分钟炸街。

带翅膀的螳螂车,排面支棱起来。

别说小孩儿,成年人也疯狂心动。

多少有点嚣张的木马车,鸭子车,筋斗云。

骑着它们去春游,回头率100%。

小孙子有的玩,大孙子也不能落下。

一系列学习用品,安排。

鲁班文具盒,层层“加码”,

这下再也不担心丢铅笔了。

榫卯笔筒,解决拿橡皮难的常规问题,

看似用的是高级,实则秀的是手艺。

国风限定款功夫书架,

当中国木工,遇上中国武术,实在是霸气十足。

这独特的宠孙方式,没有硬本事可顶不住。

几块木头,一把斧子,一把锯子,一个榔头。

纯手工,老招式。

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

所有误差都在李爷爷的肉眼扫描下,精准拿捏。

看似简单的描、锯、刨、拼、敲,

考验的是木工的耐心、细心,

其中更见真章的,是积攒了半个世纪的经验。

硬核「中国功夫」

在木工的世界里,

量凿正枘、引绳切墨、无斧凿痕,

是和木头过招,更是和自己过招。

像李爷爷这样的有心之人,自然能用木头变出更多的花样。

#木牛流马看这款自己会走路的木头,摇摇晃晃,像个醉汉。

你要是不拦着,它能走到天昏地暗。

那么问题来了,用电发动吗?

答案是,不需要!

榫卯结构,一根钉子都没装。

放在向下倾斜的坡道上,

小摆件在重力的牵引下,便能自己走动。

而这其中,门道可不少。

采用传统的“木牛流马”原理。

需要经过反复的调试,寻找配重和重心的最佳平衡点。

没调试好,就会像这样栽倒在半路。

整个过程,差一点都不行。

其繁琐细碎,也曾让李爷爷一度想放弃。

在这个提倡高效率机械加工的时代,这样的纯手工,太难得。

#榫卯结构中式建筑界的“灵魂”,榫卯结构。

听得不少,惊艳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李爷爷的这款“木头粽子”,就是纯榫卯结构。

由于粽子的形状,不是规则的四方体,因此构件更为复杂。

描画、切割,得到所需的构件。

前期榫卯得当,后续拼接中,构件之间才能严密扣合。

凸出的榫头,与凹进的卯眼,精准咬合,将木构件组合在一起。

因为构件形态多样,其衍生出的组合方式也千变万化。

手机壳、三角凳、伸缩衣架......

在李爷爷手中,最常见的日用品,都能用榫卯结构做出来。

▲手机壳

▲三角凳

▲伸缩衣架“巨无霸”鲁班爱心锁,

乍一听,是不是很难想象出样子?

同理,通过榫卯结构组装。

此类三维的拼插玩具,内部构件啮合,十分巧妙。

在不用钉子、绳子、胶水的情况下,

纯咬合的形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笃定。

从外面看,是普通的立方体,拆解也不难。

但拆完想重新装上,就不容易了。

俗话说:

老瓦匠盖瓦,不用泥;老木匠做工,不用钉子。

这靠得不是魔法,是技巧。

#传统木工与现代机甲传统木工艺走过千年,与新时代结合,是必然。

因此,李爷爷带着木工艺,与现代机甲人,来了一次大碰撞。

依然不用一根钉子,榫卯结构。

复刻《古剑奇谭》游戏中的偃甲人。

所有的关节,包括手指,都可以灵活运动。

其难点在于,榫卯结构对配件的比重要求极高。

如何在保证机甲人原有比例的前提下,使其稳稳站立,是一大问题。

成品出来后,被送往非遗展会参展。

让更多人看到,一个浓缩了中国传统手艺的现代偃甲人。

另外,王者荣耀里的墨子,三国古战船,

都在李爷爷手下,逐一诞生。

相比给孙子做的小玩具,这些大家伙的工程量,超乎想象。

要面对的考验,也更艰巨。

耗时60天,不断打磨。

直至斗舰稳稳地在河上漂流,终是热血涌上心头。

木工艺,没有什么不可能。

老手艺人的“浪漫”

出圈归出圈,老手艺在新时代下,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被逐渐遗忘。

电动,智能,在不断取代传统。

而曾几何时,手艺人仅靠着一双手,一双眼,推敲出无数款经久耐用的物件。

像这样一把平平无奇的竹刷,早几年集市上2块钱一把。

现在,更是很少有人会主动买来用。

但你们一定想不到,其制作过程,细碎得出奇。

薄薄的一截竹子,细分再细分,

沿着竹子的肌理,抽丝剥茧般分离。

整个过程,都是李爷爷握着镰刀一点点完成。

木工常用的竹笔,也是如此。

窄窄的一片竹段,用刨子刀片撕成细条。

相传,高手能撕出99条。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竹子可以被细分到这个地步。

用“讲究”来形容这些手艺,已不足够。

这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耐心与细心。

是对木工艺足够的信赖与敬仰,支撑着这些细小却震撼的技艺,不至失传。

手艺,说“大”很大,因为它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手艺,说“小”也很小,因为它终将如大浪淘沙般,被不断筛选。

终究是希望,它滑过指尖的温度,别被遗忘,才好。

图源B站:@小镇老金,已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构与建筑技术——精细木工
继李子柒后,63岁木工大爷火爆外网,他凭什么月入60万?
中国大爷油管500万点赞,老外惊呆:这是什么Chinese功夫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图纸大全
62岁中国老人凭一把小板凳走红海外,背后是一家人的努力
“男版李子柒”爆红外网,狂揽百万关注:这是什么中国功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