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为“挨打”火遍全网,千万粉丝催更:打了没,我要学习了
一到吃饭点就挨打。
这是博主@郭大侠的酒的日常。
挨完打还不算,他还要接着受惩罚。
至于挨打的原因,各式各样。
但每一个网友都觉得很有道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吃饭篇:
吃饭不让女性上桌:
老婆辛辛苦苦做好饭端上桌,准备坐下吃饭。
博主伸手一把将她拽到旁边。
桌上的长辈立马震怒,一个巴掌拍到桌上。
另一个长辈二话不说,直接出手。
只见,长辈使出八极拳的铁山靠,博主瞬间被撞飞,摔坐在地上。
等他站起来,就乖乖站在桌子旁边受罚。
双手伸直抱着一坛子酒,单腿下蹲。
不让女性上桌吃饭是陋习。
现代的饭桌上,规矩就是尊重女性。
请客只上三个菜:
博主端上来三个菜,放好筷子便坐下来准备吃饭。
对方扫眼一看,把筷子掰断。
又是一招铁山靠,博主被撞飞在地。
因为这坏了「客不摆三」的老规矩。
「三」谐音「散」,请客的时候摆出来,有不欢迎的意味在里面。
而且,一般祭祀的时候,喜欢摆三盘贡品,容易让客人觉得不吉利。
饭前不训子:
博主再次来到饭桌前,这次吃上菜了。
旁边坐着女儿,拿着黄瓜不停地蘸料。
他看到了,单手一拍桌子,刚准备扬起手去教训,就被二叔抓住了手腕。
他不明所以,反手想挣脱,二叔一用力,博主又被打下饭桌。
因为饭桌前不能教训孩子。
容易造成孩子紧张、压抑,影响到食欲和消化功能。
适量取菜:
博主过来陪二叔吃饭。
他夹了一块桌上的烤乳猪之后,又连续夹了好几块到碗里。
实在是太香了。
二叔看到后,拿筷子用力往下一压,博主夹菜的那只手就被摁在了桌子上。
疼的直咧嘴,自己乖乖站起来,准备去受罚。
在饭桌上,再喜欢吃一道菜,也不能一直往自己的碗里夹。
这样不礼貌。
而且别人想吃的话,可能就没有菜了。
客在不扫地:
家中有客人来。
博主和二叔一起作陪。
吃到了晚上,二叔和客人还在喝酒聊天。
博主没事干就拿起扫把,开始扫地。
二叔一听到声音,迅速扭头。
一跃而起,再次把博主打倒在地。
客人还在的时候,扫地就意味着,你在赶客。
很容易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和尴尬。
吃饭不能吧唧嘴:
博主在饭桌上吃的正香。
二叔在旁边突然用力地拍了他几下。
博主停下,看着二叔一脸疑惑。
《礼记·曲礼上》有一句话:“毋吒食。”
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这是餐桌上的礼仪,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长辈优先:
有次,博主和两个长辈坐在一桌吃饭。
两个长辈喝完酒发现,博主已经吃上了。
一气之下,二叔出手教育了博主。
《弟子规》说过:“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辈如果还没动筷,小辈不能先吃。
夹菜要拿碗接着:
博主和二叔吃饭。
给二叔倒完酒,博主拿筷子夹起青菜正准备吃。
二叔一个眼神警告。
他立马端起碗,接在菜的下面。
这才免去一顿打。
在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夹菜滴落菜汁被称为「泪箸遗珠」。
表示菜汤会到处滴落,甚至滴在别的菜上。
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失礼行为。
送客要客先起身:
博主和二叔一起招待客人。
刚要再次满酒,客人就手盖住酒碗,示意自己吃好,该走了。
博主见状就要站起来送客。
二叔一把把他按下。
等客人站起来后,他们才站起来开始送客。
这是对客人表示尊重。
筷子和勺子不能同时拿:
博主正在吃饭。
突然二叔出手开打。
因为博主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错了规矩。
《礼记》里有一句话:“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
就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能同时拿着勺子和筷子。
不然就是对客人的不礼貌。
毋啮骨:
博主正在吃饭。
吃完羊排上的肉,他又意犹未尽的啃咬骨头。
在旁边的二叔伸手用力一扭博主的手腕。
他瞬间疼的把手中的骨头扔掉。
在饭桌上啃咬骨头,是个很不礼貌的行为。
不光是因为会发出声音。
主要会让主人觉得招待不周,让你没吃饱,开始咬骨头充饥。
毋扬饭:
博主把饭菜端上桌,就开吃了。
刚吃一口,被烫到了。
他就一边拿筷子翻饭,一边用嘴吹。
想让饭凉的快点。
二叔一看,一个巴掌过去把筷子打掉。
《礼记·曲礼上》说过:“毋扬饭者,饭热当待冷,若扬去热气,则为食快,伤廉也。”
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用手或者用嘴吹饭,会显得太着急,有伤风度。
喝酒篇:
切忌喝酒逞强:
博主跟人吃饭,倒满酒之后,偷偷往外倒。
被发现后,又是一顿打。
酒桌上,明明喝不了,却逞强硬喝。
既失了自己的面子,又会惹得其他人不自在。
与长辈喝酒,酒杯要低于对方:
博主刚准备好酒菜,坐下来,打算和同桌的长辈碰一个。
结果,酒碗刚挨着,长辈就生气了。
一个铁山靠把博主撞飞。
在碰杯时,博主的酒碗高过长辈很多。
这样表示他没有尊重对方,有些不敬。
最好是在酒杯三分之一处,略低一点去碰杯。
倒酒要有序:
在饭桌上,博主正在倒酒。
给自己倒完,准备去给二叔倒。
结果二叔一拍桌子,随即就把博主打倒在地。
倒酒要先从长辈倒起,以示尊敬。
如果没有长辈在场,而是有领导或者地位高的人,就要先从他们倒起。
敬酒礼仪:
但博主也有没挨打的时候。
长辈倒酒,他先是用手扶碗。
然后五指并拢敲桌,以示尊敬。
这叫叩手礼。
如果晚辈给长辈倒,长辈会单指轻点桌子三下。
如果是平辈,那就用两根手指轻敲桌子三下。

敬酒的时候,一手拿酒碗,一手轻托碗底。
轻轻一碰,再慢慢拿到嘴边开始喝。
喝完斜着碗亮底,以示喝完了。
规矩到位了,二叔也就不再出手。
开场酒让长辈先:
酒局刚开始的时候,先由长辈敬酒。
等酒过三巡,晚辈再开始敬酒。
不然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倒酒毋反手:
饭桌上,博主给二叔倒完酒。
接着去给客人倒酒。
刚准备倒,二叔就制止了。
因为反手倒酒,是个不尊重客人的行为。
最早,祭祖时是用反手倒酒、供饭。
放到现在演变成了一种习俗。
如果给客人反手倒酒、加饭,就是不尊重对方。
尊师重道:
博主坐下准备吃饭。
刚拿起筷子,发现桌上的鱼头对着自己。
便立马放下筷子。
把鱼头转向二叔,又起身向二叔敬一杯酒。
这是在对长辈表示尊敬。
鱼头对着的人一般是主客或者身份尊贵的人。
喝茶篇:
酒满敬人,茶满赶客:
博主和二叔喝下午茶。
他懂事的拎起茶壶,给二叔倒茶。
眼瞅着茶杯满了,二叔一手夺过茶壶,一手将博主的手压在桌子上。
给人倒酒,倒满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尊敬。
但茶如果倒满了,就是不尊重,有赶客的意思在里面。
一般茶杯倒七八分是正常的。
壶嘴不冲人:
二叔拿起两个茶杯。
博主心领神会,提起茶壶就开始倒茶。
倒的时候很注重规矩,凤凰三点头,来表示尊重。
可倒完之后,刚放下茶壶。
二叔就上手用力一拧,准备出手。
因为他犯了一个错:将壶嘴对着人。
一是不礼貌,有不欢迎对方的意思。
二是不吉利,“壶”谐音“虎”,虎口朝人有伤人之意。
三是危险,壶口有水蒸气冒出,容易烫伤对方。

美食与酒,不可辜负
虽然博主总因为礼仪不到位被打。
但每次桌上的美食和酒,看着都很是美味。
红烧猪蹄:
起一口大锅,添柴加火。
汤汁煮沸之后,将猪蹄丢进去。
撒上大葱、辣椒。
出锅之后,再淋上一层热油。
瞬间散发出扑鼻的香味。
烤鸡:
先用古法抓鸡。
将树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
然后用牙签串一个食物,放在树叶里面。
再将制作好的捕鸡器,放在院子中。
没一会儿,一只鸡就中了圈套。
嘴瞬间被树叶盖住。
博主从后面一把抓住鸡的脖颈,就抓走了。
清洗干净,掏空内脏。
将米和豌豆放进鸡的肚子中。
装好后,将鸡的脖子固定在一根棍子上。
随后,在外面盖上一个大缸。
开始在缸外面烧火。
火候到了,将大缸拿起来。
烤鸡的表皮看着焦香酥脆。
切开之后,有主食、有鸡肉。
看着就非常美味。
老炉煨汤:
拿出一个陶罐。
将它放在炉火中间。
然后将食材一一放进去。
再倒上黄酒。
用火点燃表面。
着火的同时,将瓦罐的盖子盖上。
最后糊上一层泥土,包在瓦罐的外层。
煮好后,用力敲开外面的瓦罐外层的泥土。
就可以享用了。
博主不光美食做的溜,他还会酿酒。
用的是最传统的酿酒方式。
一个窖池可以放1500斤粮食,酿出5锅酒。
这种方式,最有特点的就是窖泥。
时间越久酿的酒越醇香。
俗话说:“千年窖池万年糟”。
用久的窖池,会产生很多微生物,它们可以让粮食更好的发酵。
这样蒸煮出的白酒,也就更醇厚。

武术的传承
在做饭、酿酒之余,博主会跟着二叔一起练武。
古法昂拳:
从起式开始,双手握拳,立于身前。
第一式:一步砍虎。
向右跨步,双拳交替。
右肘抬起,再收回,左肘顺势挥下来。
第二式:回头望月。
向右跨步,身体侧转。
回头那一刻,手肘瞬间发力。
第三式:打虎尾。
提膝放下,顺势挥肘。
连续出击,用侧肘攻击。
第四式:杀虎插心
双手合掌冲向前。
再回身肘击。
铁线拳:
双臂戴上铁环,盖满小臂。
在不同的木桩之间穿梭。
使出一招一式。
铁环撞击木桩发出咚咚声。
当卸下铁环之后,博主两个小臂都红肿了。
二叔拿火点燃一碗酒,用手快速蘸一下,涂抹在手臂上来回揉搓。
这是古法疗伤的方法。
醉拳:
醉拳开始之前,博主先简单热身。
手指和手背来回切换撑地。
热完身,博主摇摇晃晃站着。
似倒非倒。
脚步乱中有序。
无意之间,突然发力。
打出酒中的乾坤。
中华苗刀:
苗刀创制于西汉初年。
需要双人成阵。
博主和二叔一人一把苗刀。
身形灵活,左右劈斩。
若是在战场上,换上盔甲。
左右拔刀。
进可两人一起进攻。
退则两人互守。
翻看完博主的视频,发现被逗笑之余,还有些震撼。
最开始纯粹是被他挨打吸引进来的,看着这位浑身肌肉的中年男子,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小动作,分分钟被叔叔、爷爷干到了桌子底下,觉得很有意思。
看着看着,我被博主拍的一些细节所触动,比如说饭前不训子,想想自己时不时的在饭桌上,因为孩子的玩具或者吃饭慢,就开始训斥孩子,把家里的氛围搞得很差。
再比如,和客户吃饭,送人的时候要在客户站起来之后再站。这些礼数的小细节,之前很少注意,也忽略了很多身边人的感受。
他所练的“武”守护的是身体或财产的安全。
“礼”守护的不是直观的得失,而是守护的是一个群体间的默契与祥和。
虽然这个视频表现的比较夸张,但话糙理不糙,爆表的武力不是看点,能放能收姿态最为难得。
一个会为他人着想的实力派,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无敌”的仁者。
图源@郭大侠的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3条饭桌上的老规矩,80后不一定全懂,90后一定全不懂
在中国人的饭桌上,这就是规矩;全部懂得才真正称得上有“家教”
饭桌上的礼仪,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多少?
北京人饭桌上的规矩,学问大了去了!
濒临消失的“怹”和北京的老礼儿!
饭桌上的礼节!饭桌上的规矩,过年了更得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