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本来是为躲避同行算计,不料却创制出流传至今的美味

“苏造肥鲜饱志谗,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luán)膏油已满衫。”

这是清朝文人雪印轩主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对“苏造肉”的做法和美味的描述。雪印轩主还在这首杂咏下面,对“苏造肉”作了注解:“苏造肉者,以长条肥肉,酱汁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之。”


刚出锅的苏造肉

那么,“苏造肉”是谁创制的呢?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清代的一位名厨张东官说起。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国泰民安,乾隆率文武百官南巡,下榻于浙江海宁陈氏家族的安澜园。

安澜园的厨师张东官精通南北菜肴的烹饪技艺,手艺丝毫不输御厨,烹制的菜肴极受乾隆喜爱。乾隆自打第一次吃过他的菜后,便打定主意将其留在身边。乾隆离开海宁的时候赏赐了陈家,并将张东官招入御膳房。

话说张东官进入御膳房后,凭着对乾隆饮食喜好的了解以及自己的一身手艺,做出了许多美味佳肴,深得乾隆喜爱。但是,这也招致了其他御厨对他的嫉恨。所以,刚入御膳房的张东官备受排挤,一些御厨还对他使阴招,导致他管理的食材、厨具等无故丢失。


炖制苏造肉

一次,张东官在烹制一道苏州传统美食时,发现炖制好的五花肉不翼而飞。当他准备再炖一次时,发现香料又不翼而飞,张东官因此被罚扣了俸禄,他也得自认倒霉。

为防止别的御厨算计,张东官把各种香料悄悄磨成粉末,把其中常用的几样随身携带,每次需要炖制肉汤便拿出来按量加入锅中。不承想,香料磨成粉末更容易让食材出味,所以他炖制的肉汤味道鲜美。乾隆食后,龙颜大悦,多次赏赐张东官。

张东官后来厌倦了御膳房的生活,决定离开了皇宫。走之前,他把自己烹饪美食的秘密告诉了御厨们,并告知他们如何研磨香料,如何炖制五花肉。

御厨们深感惭愧,只好认真学习张东官的作法,最后成功烹制出了张东官风味的秘制肉汤。因张东官是苏州人,御厨们便称这肉汤为“苏造汤”。御厨们发现,用“苏造汤”炖制的肉食,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便把这种肉食称之为“苏造肉”,并把它列入御膳房膳单。


苏造肉

清末民初,“苏造肉”的烹制技艺传到了民间,苏造肉的食材也发生了变化,五花肉变成了猪肘子,味道比之以前更佳,猪皮劲道,肉质绵糯,凭着绝佳的口感,“苏造肉”成为老北京知名的地方小吃。

如今,很多游客来京游玩,不少人要去吃一顿“苏造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乾隆最疼的厨子张东官,让皇帝餐餐不能离的秘诀在哪里?
满汉全席,到底有多少道菜?什么样的人能吃得上呢?
无标题
卤煮火烧:平民版的“宫廷”美味
卤煮小肠和苏造肉
历史上的“满汉全席”:乾隆与神厨张东官的传奇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