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略视角下对孙刘联盟的反思(3)——名分之争与联盟稳固
夷陵之战后,冷静下来的刘备开始着手恢复蜀吴关系。他以皇帝的身份写信给孙权,孙权派郑泉出使,承认刘备为汉中王,表达了对其汉帝身份的拒绝。这个事件凸显出蜀吴虽然有意恢复联盟,但是还有最后一层窗户纸需要捅破,就是双方的名分问题。
刘备去世,诸葛亮主政,派邓芝出使东吴,孙权随即派张温回使。张温临行前,孙权对其做了一番意味深长的交代,:“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于丕。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

刘备托孤

降魏一事,背叛联盟一直是孙权的心病,他派张温出使是希望能有个漂亮的解释,并且以山越为由,委婉表达在心病解除之前,联盟还不能恢复。但是张温出使归来后即遭孙权废黜,表面上的理由是“扇扬异国,为之论谈”,实则“阴衔”其赞美蜀政,宣扬蜀汉天命。
张温被废之事,让诸葛亮非常关注,担心蜀吴关系出现变故,立即再派邓芝出使。这一次孙权道出了真实想法——二主分治。邓芝立马回答,“夫天无二日······如并魏之后······则战争方始耳”,不卑不亢的明确了蜀汉的政治态度,在坚守本国立场和维持联盟关系之间,把握了一个恰当的分寸。孙权听闻后,也终于放下心结,他明白诸葛亮有意维持联盟,将承认蜀汉与东吴对等的身份,剩下的只是明面上的程序。
蜀汉建兴二年,曹魏连续伐吴,孙权顶着曹魏压力,需要进一步巩固联盟,诸葛亮也想趁机南征,于是他派陈震出使东吴。孙权将安排在交、益边界的刘璋之子——刘阐召还江东,表示不再支持南中叛乱。诸葛亮则南征免除孙权的后顾之忧,双方各所需进一步稳固。

七擒孟获

曹丕篡位,刘备称帝,让孙权的身份变得极度尴尬,虽然一时受封大魏吴王,但终究是要反目的,如何解决政权合法性的问题,成为孙权必须考虑的事情,也是蜀汉需要面对的事情,只要这个事情处理不好,蜀吴之间的联盟就不可能彻底稳固。
从夷陵之战到曹丕伐吴,一连串的战争让孙权无暇他顾,名分问题也就暂时搁置。随着曹丕驾崩,诸葛亮北伐开始,东吴的犄角价值提升。蜀汉建兴七年,孙权称帝,并告知蜀汉,希望并尊二帝。这件事无疑给蜀汉带来了政治难题,动摇了蜀汉的合法性,果然遭到蜀汉群臣的反对。
在这个决定联盟命运的关键时刻,诸葛亮力排众议,先在蜀汉内部定下孙权僭越的罪名,接着派陈震出使承认孙权皇帝的身份,并和孙权定下中分天下的约定,明确划定了双方未来的战略方向,彻底解决了孙刘联盟多年来,悬而不决的战略问题,使联盟牢不可破。日后蒋琬主政,调整蜀汉国策,东吴群臣皆认为蜀汉即将伐吴,唯有孙权一笑了之,坚信蜀汉并无此意!

诸葛北伐

自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在对吴外交中,如同隐身一般,甚至夷陵之战都一言未发,说明此阶段的对吴外交是刘备在主导,他并没有执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定下的,东和孙权的战略。这一时期的联盟可以说没有任何有效的政策和约定,仅靠鲁肃一人在勉力维持,随着鲁肃的逝世——这一联盟稳定剂的消失,双方不可避免的走向火拼。
诸葛亮主政,实为孙刘联盟的重大转折点。在这一阶段,诸葛亮通过政策不断明确双方的任务和战略目标,以及未来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束了因个人性情左右联盟关系的乱象,终使联盟走向稳固,只是天下大势已不可逆转。后人也不免要为诸葛孔明和鲁子敬——两位伟大的战略家和知己,感到无限惋惜!

鲁肃与诸葛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一生不肯向东吴开战,是不是在顾虑自己的家族利益
三国时期为什么吴蜀两国联盟,却没有联手攻打魏国?
关羽失荆州前诸葛亮推动吴魏联盟秘密
刘备伐吴的精彩战略构想,不谋天下者,不足谋一国
隆中对虽未能实现,但并不影响诸葛亮成为三国后期最伟大的战略家
此人是蜀汉传奇名将,说服了孙权,将三国延续了4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