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主海绵


最好的政治、社会,我坚信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民主是最好的海绵,但绝不是万能药!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在球形世界的今天,不同于农业时代的区域空间,现在是大空间时代,陆海空天网络……在这种大空间时代,空间是常量,时间则是变量,技术变革的时间是五到十年,而一国之战略规划区间不再是什么百年,千年,而是五到十年。现代的国际政治博弈中,呈现出多回合之持续战,并由此形成不同回合的敌友不断变化。在短期内进行大空间范围的机动,是决策的常态属性,这种决策强烈必然导致极易犯错,由此以史为鉴非常重要,这是减少犯错成本的好办法。时间这种奢侈品特征,就意味着,能够为这种奢侈品提供出处的事物,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这种时间压力上的缓冲,是我个人认为民主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我们都明白民主决策流程上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繁杂冗长,这一浪费时间之表现与通常追求的快速决断岂不是互相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如何解释?那自然就是君君臣臣。

这种快速决断当然是君之职能,毕竟不可能臣子进行最终决断,就比如最终决断美国外交与国防者,自然是美国总统,而并不是国务卿,或者海军副部长(老罗斯福之于1898年美西战争下克上式指挥,但结果并不是石原莞尔式的形成一种固定模式,而是其主动放弃官职,加入前线,其决策结果有美国政府及总统追认)。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决策时间的多寡,而是决策人的能力素质。如果能力素质不足,何以为君?若君不足,当然需要臣来辅佐。则君臣分工就要让君去决策最关键的,臣去解决其他问题及执行决策。那岂非有拿破仑,斯大林足矣?何必非要一套制度呢?他们权力集中,智慧足够,岂不是能够迅速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权力集中确实有利于一场博弈的快速决策。但是国际政治乃至国内政治,从来就不是一场定输赢的绝对主义的游戏,恰恰属于多回合性博弈。夺取一个关键回合的时间量非常重要,但是夺取更多回合的时间量更加重要。完全依赖几个强人解决问题,是把多回合博弈的时间长度捆绑到几个生命时间长度有限的个人身上。这种对个体的过度依赖,必然损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体系。因为没有永远的君,乃至臣(现代选举体系下不存在君主世袭制——某些国家除外),没有永远的父亲,也没有永远的儿子,从儿子成长为父亲,从臣子成长为君主(古代继承人即位之前也是臣,即位之后才是君)。多回合的博弈规则,人类群居的政治基础,使得个人的狂飙的意义被限制。而一个群体应对多回合博弈需要的是维持弹性与谨慎。由此决策辩论的时间弹性与决策执行的时间弹性需要做区别对待,两者之间有巨大的互相影响及互动,但是两者的职能区分绝不能被无视。

我对我们农业时代的一治一乱是不喜欢的,因为这种破坏力惊人的内耗不适合今天。传统时代可以在一治一乱中不断循环前进,形成复兴史观。那是因为我们在农业时代,是各个不同的区间,形成桃花源式的封闭共存,由此作为我们身处区间最强之力量,我们有资本不断的循环往复,以此一治一乱的巨大破坏力可以被承受。但今天是全球化,球形世界,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在内耗式周期循环上,因为你的循环周期会因为外力介入而被增强,而期间的破坏力也会因为外力的介入而增大。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而陷入国内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巨大压力。

对比法国大革命与英国式改良主义,法国大革命最大的问题就是周期性因为内政不稳而引发秩序崩溃,而因为法国之于欧洲影响,并由此形成巨大能量场。

民主最大的价值是稳定住合作共赢之局面,也就是某一群体之群居的得以继续稳定。法国大革命之爆发,在于其财政之破产,由此形成一种巨大的内部问题的集中爆发。任何的政府与民众之间都会因此长期的群居共存而引发各种矛盾,尤其是利益分配问题引发的各种权益纠纷。

我们不能因为政府之巨人利维坦,巨型组织轻易可以碾压个人)而倒向无政府主义,一旦陷入无政府状态,必然引发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斗争,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内部伤亡惨重。而更怕的问题在于,该国陷入无政府状态必然引发其他有政府状态之国家之干涉,以无政府之国家应对有政府之国家,必败无疑,一旦战败,必然割利受辱,因为内部资源被外敌劫掠,进一步引发内部利益分配之矛盾,如此恶性循环,必然掏空国力,民力,被他国所宰割,蹂躏!

反过来,我们不能因为有政府之价值,而无视内部团结与个体之私利的维持空间,而过度的逼迫个体割让权力,成为绝对分子状态。因为人不是被圈养的动物,其创造力、破坏性,因为造假出有政府状态而称雄于世,也必然有更大之破坏力亲自撕碎其创造的人造物、社会、政府、国家。

人类群居下的政治危机与世界经济周期性危机有相似性——无可避免的周期性爆发。正如经济危机真正的可怕在于,各国政府不同的应对方式,策略而导致的不同后果。这种后果在政治层面,就有法国大革命式的纯粹破坏性与英国式温和改良。

那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就在于前者恐怕不具有后者应对危机时的弹性区间。一旦达到某种临界点,法国大革命式破坏力未必不会在英国也爆发。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英国是如何将这种巨型洪峰,变成几次较小的洪峰。

很多人会将之定义成其内部的某种权力制衡。但权力制衡到底有什么价值?假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得其位,不超其域,自然相得益彰。

由此可见,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权力本身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智慧的划分好权力的区间,不仅仅是静态区间,因为权力的扩张特性与人性相伴随。则如何构建好一个稳固的,划分清楚的权力动态区间,非常重要!

我们非常明白,人性中的惰性与某些人的权力欲望,会高呼权力的动态属性根本无法进行清晰的划分。我觉得是扯淡,因为这是在装傻,权力的动态区间当然无法清晰划分,即便法律进行划分也依旧会不断出现很多说不清楚的问题。包括各国所谓边界主权,也会因为地球运动而不断运动。但我们可以动对动,因为人是活的。如何不断的划分权力的动态区间?当然是赋予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政府向某种方向之延伸,而公民对此具有意见,两种意志的对抗,本身就是活的对抗。在这种日常合法对抗中,则意味着可以连续不断的对权力这种动态事务,进行区域划分。就像应对领土动态活动的问题,完全可以依托边境居民的定居点,进行强制划分。

由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然有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赋予,当一个好的君主,当一个好的臣子,当一个好的父亲,当一个好的儿子,立足好的定义,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要树立底线,也要敢于追求高线。这种动态区间的主观能动性的应对,自然形成一种连贯性的制衡存在。

最糟糕的制度,就是死制度,最好的制度,就是赋予不同人的不同主观能动性的弹性区间。妄图扼杀某一方的活性,等同于妄图扼杀人性,这种粗暴式,麻木式,必然引发不间断的针锋相对。把合法空间搞死,必然引发非法空间的盘活,扩张。在合法、有秩序区间内进行遏制,才是最高明的遏制。

END

作者|司马错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帅:从民族国家到全球秩序: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政治图景
极大极小原理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
博弈
权力博弈中,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复杂系统,直觉博弈不可靠,可靠的是结构化决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