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朝衰亡假说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同时也是一个史料记载匮乏,又没有直接出土文字的朝代,这不乏让一些怀疑主义者们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猜疑。什么“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夏朝不存在”“国际不承认夏朝存在”“夏朝是中国人捏造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是掺水的”之类的语言,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些人,只要听到有人讲夏朝,就义愤填膺,准备要凭借自己多年来对中学课本和对网络文章的“深度研究”,要以“上帝天使”的身份向那些敢于说夏朝存在的人发起进攻,先给你扣个“民族主义”帽子,再说你狗屁不通,一言不合就举报。手段不可谓不狠。

不过,本篇文章并不讨论什么夏朝存不存在,而注重推测夏朝灭亡的原因。因为我认为,夏朝的存在是没有太值得怀疑的。

对于夏朝的灭亡,人们几乎都不约而同的归罪于“夏桀的荒淫无道”,而探究其衰落,又要归罪于孔甲的“好鬼神,事淫乱”。总之就是,孔甲和夏桀这两个昏君,一阵胡搞,把夏朝给搞死了。

不仅如此,许多人还把这种思维方式放到了此后我国的历朝历代,如孟子先生所谓的“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把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全看做是所谓的仁与不仁,把国家的治乱兴衰归结于君王道义的得失,这种思维恰恰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很难剖析出一个王朝治乱兴衰背后的复杂原因。

那么,我们抛开传统单一道义决定论,夏朝衰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哪?

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夏朝衰亡的真相迫于史料的缺失,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一种猜测,乃至假说,所以我们对夏朝衰亡的探究,千万不能止步于此。

然后还要明白,夏朝的衰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我的个人假说,夏朝是在内外交困中走向衰亡的,总结起来,可分为三条,即蛮族侵扰、诸侯壮大、社会矛盾激化。

(一)

蛮族侵扰

我们纵观同一时期的世界历史,当时全球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寒冷与干旱让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人难以在欧亚大草原上维持生计,为了获得新的生存乐土,他们纷纷离开了自己的故土,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迁徙。大迁徙引发了世界历史的大动荡,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被他们所侵占(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喜克索斯人征服埃及、赫梯人摧毁古巴比伦王国)。

由于气候变动是全球性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夏朝作为最接近原始形态的王朝,其有效控制的地方不过就是河南那点巴掌地,而广阔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不是被各路诸侯方国所驰骋,就是被蛮族部落所盘踞,甚至在夏朝控制的各据点之间的山野地带,也存在着不少的蛮族部落。

蛮族的迁徙是无意识的,他们没有建立国家机构的要求,为的只是掠夺财富,来满足部落的需求,因此所进行的是杀戮和劫掠,对文明所造成的是破坏与倒退。由于早期的防护城墙非常原始简单,其对蛮族部落的抵御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原依附于夏朝的周部落首领不窋才放弃了在中原地区的农耕生活,向西迁移,“窜于戎狄之间”。

(二)

诸侯壮大

不过,中国版的早期蛮族大迁徙更像是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只是这一闹,把中原地区的政治平衡给闹没了。出于对蛮族部落的防范,也出于对部族邦国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一些积极进取的诸侯开始注重野战能力的提高,他们发明了马拉战车,并逐渐换装青铜兵器,在对付蛮族的战争最终占据了上风。所以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关于造车的传说和夏朝养龙官(上古龙马不分)御龙氏的记载。

但是,对蛮族的战争却为地方诸侯的壮大创造了机遇,一些诸侯在战争中崛起,甚至具备了与夏朝一较高下的实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部落。

商部落的崛起开始于王亥之时,后来王亥在与蛮族部落有易氏的冲突中阵亡。其子上甲微子承父业,联合河洛文明部落共同重创了有易氏,杀死了其首领绵臣。此后,商部落几乎呈直线式发展,今天灭这个部落,后天打那个方国。

除了商,像有缗氏、昆吾氏等部族方国也在发展壮大。况且夏朝对周边的控制本就很弱,甚至连君臣之分都不能真正确立,如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所称,夏商“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随着实力此消彼长,夏后氏的盟主之位也即将到了尽头。

(三)社会矛盾激化

 夏朝内部的社会矛盾的激化成了压倒夏后氏江山的最后稻草。

说起夏朝的内部问题,就不得不从那位“好鬼神,事淫乱”的孔甲老兄说起了。究竟什么是“好鬼神,事淫乱”,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一派认为所谓的“事淫乱”就是变革,之所以被称为“淫乱”,是后世儒者抹黑的结果。对此说法,我基本给予否定,因为现在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只要给某个古人戴上“变革”这个即神圣又时髦的光环,就立马被插入“伟大人物”的序列,比如商纣王、周厉王、王莽等(对于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后面的文章中说明)。

那么所的“好鬼神,事淫乱”到底指什么?我个人结合世界早期国家和部族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殷商、中国神话等的学习,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说。

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孔甲的父亲不降去世后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扃,扃死后,传位给儿子胤甲,直到胤甲死后,倒霉的孔甲才得以承袭君位,我们可以猜测,孔甲应该算得上是老年继位的君主了。熬了一辈子才当上国君,孔甲自然是对王宫的荣华富贵感到无限留念,为了克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他便开始大兴巫术,重用巫师,以求什么长生不老。结果孔甲长生不成,反倒使国家内部发生了混乱,还给后世帝王开了个坏头,这大概便是“好鬼神,事淫乱”吧!

孔甲之后,相继继位的帝皋和帝发对王朝仅仅只进行了小修小补,虽然也勉强做到兢兢业业,但都收效甚微。到了夏桀即位后,终于“乱国刑重典”,他决定出兵好好教训一下这些不听话的诸侯。

但是,雄心勃勃的夏桀却面临着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如果大举出兵,则必须加税加赋,但可能会激起国人的反感;如若不然,则诸侯势力会进一步壮大,势必威胁夏的统治。不过这样的问题一点也难不住一向乾纲独断的夏桀,为了尽量将夏朝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夏桀不惜动用了严刑峻法。很快,夏军连战连捷,先打败有施氏,后消灭有缗氏,进而又征服岷山氏,诸侯闻之,都担心会成为夏桀新的打击目标,于是纷纷向夏桀朝贡。

当然,夏桀的军事行动也给夏朝本就不厚的家底涂上了一层寒霜,后世史家也因此对于夏桀的军事征伐,给予了否定,如《左传》称“桀克有缗,以丧其国”。但把夏朝的灭亡归结为夏桀征伐有缗,穷兵黩武,这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客观地说,夏桀早期征战诸侯,使衰落的王朝得以回光返照,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夏朝的弊病不是仅仅靠几场战争的胜利就能挽回的。有仍之会后,夏朝与诸侯势力基本维持了平衡。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力有限,夏桀无力再对诸侯进行大规模用兵 ;另一方面,诸侯也慑于夏桀的武力,一时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夏桀最该做的应该是暂时韬光养晦,以图将来进一步的有所作为。但是,夏桀没有这么做,他认为在他神圣的统治下,天下已是万国来朝、歌舞升平,于是他极力为自己歌功颂德,什么“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什么倾楼宫室、酒池肉林等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夏桀身上。而对于敢于讲真话,戳穿虚假盛世的大臣,夏桀一律杀之。 而一些曲意逢迎的大臣却得到了重用,这样一来,不但激起了下层劳动人民的不满,激化了阶级矛盾,同时也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最终加速了夏的终结。

最后一击

前1600年左右,重新看到夏朝弊病的商部落首领成汤率领诸侯联军大举伐夏,成汤采取先弱后强,凭借着马拉战车和青铜兵器的优势,长途奔袭,一路灭葛、亡顾、克豕韦、并昆吾,直捣夏都。这时,夏朝许多贵族也都暗中投奔成汤,众叛亲离的夏桀只好带着仅存的精锐与士气正盛商军在鸣条决战,结果夏军惨败,夏桀带着少数亲信投奔了三朡国。商汤继续率军追击,一举消灭了三朡国,并将夏桀流放到遥远荒蛮的南巢地区。至此,历时约470年的夏王朝终结了。

  • 文章中图片如有侵权之处,请予以提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朝的衰亡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简述
少康复国之后,夏朝明君多昏君少,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亡国了呢?
UC头条商王朝:商汤如何灭夏?这几个步骤几乎成为后世典范
夏朝的建立与衰亡
夏朝皇帝孔甲是谁的儿子 解析孔甲是谁的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