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园名家李世济


今天是李世济逝世两周年纪念日,虽然她很霸气,虽然她“唱了一辈子戏还是票友”,但她对程派乃至对京剧的非凡贡献可是真打实拼来的,也是不可磨灭的。

我的记忆中,文革刚结束到八十年代初期,有两出舞台剧,一部戏曲电影很轰动,舞台剧是评剧谷文月赵丽蓉的《杨三姐告状》京剧是李世济的《锁麟囊》,戏曲电影是越剧王文娟徐玉兰的《红楼梦》。

李世济是文革第一个恢复演出《锁麟囊》的演员,一下就火爆全国,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当年的很多青年观众,就是被李世济的《锁麟囊》启蒙,进而成为京剧戏迷的,而《锁麟囊》这个戏也成了程派演员必演剧目,且都是按她的加工版本演,即使现在回看她在八十年代留下的舞台实况,仍不失是经典佳作。


为了弘扬程派艺术,为了能把一些程派剧目逐步推向舞台,在《锁麟囊》成功之后,李世济又恢复改编了很多程派戏,尽管有些改编还有迎合时代的痕迹,尽管有些戏改的不是很成功,但程派好的东西还是尽量被保留下来,同时也被一些人明褒暗贬地冠以“新程派”。

每一个继承者,都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继承,都会结合自己条件有所改革。创新不是谁想创新就创新的,时代逼到你那个地方,观众不爱看了,你就得想个办法给京剧一个新的天地,就要找适合时代观众欣赏的东西。李世济用事实证明了对程派艺术的贡献,至今还被大家所怀念。 


八十年代很多老演员都在复出,程派中的一些老艺人也不例外,但像赵荣琛年事已高,即使能活跃舞台的王吟秋,以及其他男旦演员,包括张君秋,梅葆玖等人,上座率都不好,也只有宋长荣很火。李世济能在这个时期凭一出《锁麟囊》走红,也是她赶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候,这一个难得的机遇,在这个机遇里,她为弘扬戏曲宣传程派做了很多事,如换到九十年代后,凭这一出能红遍大江南北恐怕很难。

没有很公允的对李世济一个评价,我觉得对她的成就与功过不能捧的过高,也不能贬的太低,我认为李世济在声腔和表演上发挥了自己的特色,把女性的柔美表现出来了,而不是憋着嗓子刻意去模仿男旦的发声方法,让观众听着累,至于摇头晃脑多是她晚年气力不佳而造成,不能以此而否认其早年和中年时期的艺术成就。至于改戏,有的很成功,有的则不成功,为了能恢复一些程派剧目,有些戏甚至是带有时代色彩,而遭到批评,但这都不能全盘否定她的各种努力。她为人处世很霸道,但她对戏曲艺术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因为恨她就否定她所做的一切,今天我们纪念她,也是怀念她曾经为戏曲发展所做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唱遍桑田阅沧海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
【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 李世济先生(八十年代演出实况)
李世济:人间四月芳菲尽
京剧《锁麟囊》选段(程派)李世济演唱
再看程派五老的《锁麟囊》——兼怀赵荣琛、李世济二位
论京剧程派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王琢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