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台聊戏 戏班的规矩

主持人:田翔   嘉宾:洪军  夏冬

田:过去在戏班中有很多班规,据我们所查,最早的是富连成十大班规,其实很多演员在他们心目中也有他们本身的一些规矩,这些规矩,凝聚成了演员们本身的素养,先说说我查到的过去的十大班规吧:不坐班邀班、不见班辞班、不结党营私、不吃里扒外、不吃酒行凶、不吵架伤人、不夜晚串铺、不夜不归宿、不阴人开搅、不临场推诿。这就是富连成的十大班规。这些内容在我们现在戏曲演员工作中还用的到吗?

洪:大部分还是用的到的,比如见班辞班,在这个班学的戏,又去别的班,过去老先生,就是班主,是不允许的。有一些后台的规矩,有些青年演员现在知道的甚少了,像我们这代的,到新的剧团,很多老师都会问你一句话:谁是你师父啊,其实这话是有双重意义的,第一是你做的很好,是表扬的意思,你师父教的好,教这个学生很懂规矩;第二就是有贬义的意思了,这是跟谁学的,说明师父没把你带好,就是发现些问题了。

前两天我们团里有场演出,我们从外地来了一个小生演员,第一次在中华剧院登台,他可能也没感觉到有什么问题,后来演出之后,我跟他讲了。他是很早就扮好戏了,然后把服装穿上,头也勒上了,然后他把他的戏到舞台上都走了一遍,然后又经常地跑到化妆间,喝水啊,拿东西啊,他可能觉得没有问题,但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来讲,这是把规矩做反了。

作为演员,你上了舞台,应该把最光鲜,做整齐的一面给观众去看,服装老师、盔箱老师等等把服装烫平了,甩发都整理顺了,这时应该静静地背戏,把一会上场的动作,唱词再默背一遍,等候上场,而当你在舞台上重新走一遍,等你演出时,甩发也是乱的,衣服也是皱的,就没有把最美的一面给观众,包括去后台,因为后台是化妆的地方,有很多油彩什么的,不小心很容易把衣服弄脏,戏曲的衣服是不可洗的。

田:所以说定好的一些规矩都有他的一定道理的,可能你不理解,应该按他的要求去做,后台对戏迷,普通观众来说是比较神秘的一个地方。

夏:我自己对后台这些规矩不是很懂,但我记得跟小花玉兰老师在聊天时,陈老师就给我讲过一些过去的规矩,我记得特别深的一点就是,当演员化完妆,尤其穿完服装之后,绝对不允许再坐下了。陈老师说即使清唱时,穿的平常服装,比如旗袍的,包括套裙等等,即使很普通的服装,只有我是要上场的服装,就算我最后一个要上场,只要穿上了绝对不能再坐,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陈老师,好像过去我听很多老的艺术家,在这方面都是特别注意的。

洪:对,我记得在中国大戏院,艾世菊先生,有次陪李玉茹老师来高力士,已经扮上了,我就给先生搬个座,先生就瞪了我一眼,这个地方咱们敢座吗?咱们穿上服装,干咱们这行的,可就坐不了拉。其实按我们戏班规矩来讲,就是小花脸是可以坐的,小花脸有两个地方可以坐,一个是鼓师的位置,还有后台的衣箱,任何人都不可以坐,只有小花脸可以坐。

这是因为演员都是梨园弟子,唐明皇是梨园行的祖师爷,以前后台都供着祖师爷,还有刚才说的十大班规也在旁边贴着,上台前要拜祖师爷。唐明皇曾是打鼓佬,他也是演小花脸的,所以他这两个位置,小花脸是可以坐的。而当时艾先生这点做的非常好,只要你穿上服装了,就不再坐了,现在老一代的演员他还一直延续着这个规矩,年轻一些的演员都不知道了,包括我们后台里光板椅子,不是舞台用的,是可以坐的,只要他披上桌围椅披了,就不要坐了,因为这个是要搬上舞台的,师傅们把它烫平了,整理好了,就等着搬上舞台了,有的演员一下子就坐上去了,等再搬到舞台观众一看都是褶子,就不美了。

田:其实有很多规矩,演员们都已经习惯了,可能突然一问,行里有什么规矩,可能也说不出来。尤其他看到一些不合乎规矩的事,他可能会很敏感。

洪:在青年团我和卢松老师一直在做舞台监督,尤其青年演员,在后台一跑,我们就会呵斥他,后台是不允许跑的,后台要静,后台要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一个状态。还有小花脸可能会扮彩旦,绝对不允许赤背,只要扮成女人,就是女人了,就要按女人的要求来,不能梳着女人的头,光着大膀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还有戏曲里的脸子,就是神的面具,甭管加官啊,财神啊,都要带脸子,这个脸子不能面朝上的,要用红布盖上,现在戏班还是沿袭着,演员带上脸子之后,就不可以说话,就是跟神一样了;还有扮演关羽,开场前一定要沐浴,因为关羽是神的化身,有些艺术家,会用黄纸条写上假的俩字,然后塞到盔头里,表示不是真的,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扮关羽的都知道。

夏:其实我觉得不管哪种规矩,都是为了一个非常好舞台效果。咱演员上台之前手都要擦白了

洪:我们叫腌手

夏:说到这我想起厉慧良先生的一个轶事,好像就是那次长城义演吧,厉先生演一个龙套,龙套是有水袖挡着手的,但厉先生还是到化妆间把手弄白了,当时有人就问厉先生,您又不露手,干嘛还腌手呢?厉先生说,你是个演员,你化妆上台,就得按照规矩来!但我们现在确实发现有的演员,手黑乎乎就上来了,现在这些演员,我不知道龙套演员是不是还会(腌手)

洪:没有了,现在只是小生,旦角的演员还腌手,脸画的很白,一伸手肤色就不一致了,所以必须要腌手,还有一些特定的,比如小花脸演秋江,为显示被太阳晒的黝黑黝黑的,连腿都会擦上油彩。

夏:所以我觉得那些老艺术家,对舞台的那种尊重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学习。

洪:对,尤其是青年演员,他们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包括后台的衣箱是不允许坐,为什么不让坐,这就是戏班的规矩,第一个服装的师傅,他会经常打开箱子拿东西,你坐上面他总得让你起来,不便于他的工作,而且在传统的意义上来说,后台没有让你坐的地方。

还有在后台,这是老戏班的规矩了,不允许打伞,散的寓意呢,就是戏班散了,现在小孩们排练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拿个枪,在地下蹲,这个枪攥是不可以蹲的,跟散的概念是一样的,枪攥散了也是寓意戏班解散的意思。

夏:还有一些老艺术家,在候场的时候是不聊天的,基本是不说话了,一方面是酝酿对人物的感情吧,另外我觉得也是在养嗓子。现在有些演员在上场前聊的很嗨了。

田:现在有很多戏迷愿意到后台聊聊啊,照照相啊

洪:是的,这个太多了,现在演员都是有很多粉丝吗,都要去后台,粉丝到后台,这个对演员很有影响,演员们的工作是按部就班的,粉丝说几句,照张像,走了,另外一波又来,真的是对演员很有影响。

夏:是的,演员需要默默戏,静一静准备上场了,粉丝跟演员说话,又不能不理你,要真不跟你说话,粉丝就该有话说了(该说演员耍大牌)

洪:过去我们说的坐钟,现在叫舞台监督了,比如我吧,在临开场前,我就匀步在后台转,主要是发现问题,看看演员穿的服装对不对,化的妆好看不好看,看看乐队弦是不是定好了,舞美的东西是否都齐了等等,这就是演出前要做的具体工作,而且对于舞台监督来说,临场应变一定要快,像以前很多老的坐钟,像罗仕明先生吧,他们坐在那里真是稳如泰山,演员总会过来问,先生我啥时候扮戏,他拿眼一藐台上,就会告诉你再过一刻钟,是再过十分钟的,你扮戏就行,说的时间是恰如其分,他们对戏曲的熟知程度真是不差毫分,我们现在也要跟老先生学这些东西,这也是戏班里潜移默化的规矩。

作为舞台监督要早发现问题,比如看谁今天有状况了,或没到,或有其他问题影响演出了,就得赶紧找人去扮上候场,特别是武戏,很容易出问题,这边有了准备了,就可以临场不乱了,演员扮上以后会来问舞台监督,他可能不会这个戏,或不熟,坐钟就会简化到最少,告诉你什么时候上,怎么做,演员就知道怎么做了,就能把戏圆满完成。

田:这些事情您经常会遇到吗

洪:是啊,经常会遇到的,一般我们是看衣箱,拿这个来发现问题,比如,四个龙套,扮上三个了,还富余一个龙套服装,赶紧找剧务问原因,发现情况了,赶紧找人,你先扮上,救场如救火,谁都不会说别的。

夏:这个属于经验了,不光是学问还有经验。另外我觉得戏曲还有一个规矩是宁穿破不穿错,京剧在这方面是比较严格的,评剧我感觉不是很严格,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外地剧团来天津演出,有个主演提出来了,咱们剧团头面太难看了,也没正凤,只是偏凤,赶紧借个正凤去,正凤好看,其实我觉得这个不是你觉得那个好看,应该是你的人物,适合戴什么。

洪:京剧是很严格的,包括一些流派的服装,马派穿什么蟒,裘派穿什么蟒,都是有非常严格规定的,适合一般演员都能穿的服装,我们叫官中,在后台都写着,这个服装是官中的,而角的服装我们叫私房,过去私房服装都是个人花钱制作的,现在虽然是国家花钱置办服装,但也是属于个人的,不外借的。

夏:提到服装,我替观众请教洪老师一个问题,有观众朋友经常问我,就是《锁麟囊》的轿瓤子,为什么他的服装就不能跟主角的服装看着是一样的?

洪:不可能一样,因为做整套的服装是很贵的,一般来说轿瓤子,就是轿子里的替身演员,她就是穿一个官中的服装,代表性的就一个过场,包括拜堂,有的剧团也用轿瓤子,就是为了给主演后面的赶场时间延长一点,现在都用轿瓤子,就是服装问题很难解决。所以各剧团一般都是官中服装,但是腰包有时跟主角的不同,应该考虑一下颜色的统一。

田:洪老师做舞台监督的也有许多经验,刚才聊了很多这方面的话题,您再给我们讲讲做舞台监督发现了那些问题,怎么处理的这些问题?这里蕴含很多规矩的?

洪:做舞台监督,就是事无巨细,一般说吧,演员下后台都要早一点,旦角会更早些,因为旦角化妆比较繁琐,像我们团,一般七点半演出的话,我们都提前两个小时到后台,基本六点之前点完名,然后主演去试话筒等等。做舞台监督来讲,发现问题就不要客气,主要是把最好的呈现给观众。

作为花脸演员,必须剃头,有的院团的演员就不剃头,勾出脸来就成V型脸了,就那么一点了,花脸要把头剃光,勾的很高才好看,要养成这个习惯,这是演员的素养。

作为舞台监督,每个点都要看,字幕也要检查,现在好多都是演员转行打字幕的,他不是专业打字幕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的错别字,都要帮他去纠正,只要这个工作稍有懈怠,底下观众就有反馈了,打错字了,包括标点符号,字幕上不能有标点符号,还有观众提出来把唱的板式打出来,增加一些戏曲知识,这个虽然说是个好事,但对于剧团来讲,有一定难度,老传统戏还好一些,对于新编戏来讲,很难说准确的板式调式,他编腔的时候,有很多跨越了,像李佩弘有出《墙头马上》,她设计了段唱,叫宽板,我头次听说,京剧里还有宽板。

夏:地方戏的吧

洪:对,地方戏的板式,京剧里是没有宽板的,这些东西就需要你再去深造,再去学习,尤其做这一行,可能永远都学不完,我觉得这也是规范吧,有些老的东西可以摒弃掉了,但有很老戏班的优良传统是可以保留下来的。

夏:说到字幕,我所看过各个剧团的这些戏中,应该说青年团的字幕是最低最低的,其他剧团确实会经常看到一些很闹笑话的一种错误。

洪:我们也有,我们正在努力做这些工作。

夏:我是觉得这个字幕校队把关工作特别重要。而且我觉得青年团在很多事情上特别有规矩,我想起一件事,我们曾经主持做了一个全国的剧种的调研工作,面对所有院团,当时我记得各个院团上来的表,其中有一项“师承”,结果被各个院团填的五花八门,当时青年团跟我们沟通时就强调一点,什么叫师承,师承就是说我拜了这个老师了,他是我师父,这个叫师承,所有我填的就应该是我师父的名字,其他院团填上来的,有很多是从启蒙老师开始。

洪:其实这主要是对这个词没有理解,应该说,师承就是说他的师父是谁,而其他那些老师可以写上受教于某某某等等,这是规矩。

夏:对,拜过的叫师父,没有拜过的叫老师。

田:所以说洪老师这个工作很不好做,从下午4、5点钟到后台,乐队也得看看,灯光也得看看,音响字幕,演员化妆服装都得看

洪:戏曲是综合艺术,包括小时候学戏,我说一下现在不应该保留的东西,我小时学戏的时候,老师还打了,这个打学生的传统是要摒弃的,打还是不文明的行为,我师父说,你们现在学戏太幸福了,我小时候要是没背下词什么的,师父就啐脸上了,而且还得让你唾沫自干,不许擦。

田:过去都是打戏,我采访时候有很多老演员也这么说

洪:过去老先生没有没挨过打的,有时打呢,是让你加深记忆的一种方法吧,他认为是这样子的。我老师讲,在富连成,得是三板见血,第一板是打屁股靠上的部位,第二板是打腿靠上部分,这样中间就起了一个包,然后一打就出血了,多残忍,现在是没有了。

田:今天我们聊的是戏班的规矩,戏班指的是旧社会的那种戏班,在戏班中有些所谓的班规,这些班规,也是为了班舍能够发展,才定下的这些明文规定,现在我们院团这些戏曲人,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和规矩,都是他们融入到本身血液中的一种素质,一种素养,这些素养服务于戏曲的发展,您觉得在我们现在院团规矩是怎么一个概念?

洪:我觉得过去老戏班的班规,是为生存定了很多规矩,但有很多规矩延续到现在对戏班的发展还是有促进作用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就乱了,我们不是要延续旧戏班的规矩,我们做艺术的人,都要有自己的规矩,守住这个规矩。

夏:我觉得现在我们谈这个规矩,是演员的敬业精神,是和戏曲的敬畏之心息息相关的,不论我们遵守什么样的规矩,最终是把一个更好的艺术呈现给观众。

田:后台是个神秘的地方,通过沟通,让更多观众有所了解。观众进后台还是慎重点,别影响人家的演出,别影响演员的默戏,这方面咱们也都互相尊重,尊重演员的一些规矩,在去后台跟演员聊天啊,照相啊,大家都应该注意一些。

(根据2018年5月8日天津农村广播《戏曲60分》节目整理)

因为有事没能参加这次聊天,很遗憾,仔细听了几位老师的畅谈,也是感触很深,就提到的几个问题,借此机会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夏冬老师提到“穿上服装了,就不能再坐了”洪军老师做了更详尽的补充,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最好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我也记得当年李世济来天津演出《锁麟囊》最后一场的薛湘灵,当时是冬天,中国大戏院后台很冷,头一个薛湘灵还没下场,她就来候场了,见她很冷的样子,有人要去拿衣服,被李老师呵住了,有人让她坐会,她也拒绝了,她一直在后台溜达默戏,一直到上场,这个对我感触很深,现在我才知道了原因,也是为了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似乎现在串后台已成风气了,或是看演员,或是就没买票,后台看蹭戏,甚至呼朋唤友,一去一大帮,后台其实是比较乱的地方,尤其是演像《龙凤呈祥》《群英会》这样的群戏,演员也多,戏迷再没眼力劲,就剩添乱了。

我以前也是经常串后台的人,有时去后台是为了看下演员,或有其他事情处理,但我总会早去早退,而不影响人家的化妆休息。我在后台经常看到一些戏迷,没完没了地跟演员聊天,甚至女演员换衣服时,一些戏迷还坐那聊,很不礼貌也很不方便,演员面对的是所有观众,戏迷对的一个演员,演员会对很多戏迷,你聊完我聊,肯定影响他的嗓音发挥,要不跟你聊吧,准会有人说演员耍大牌,瞧不起人,跟你聊吧,真耽误事。

对于后台,能不去尽量不去,即使去了,也尽量懂点后台规矩,尽量给演员多一些休息,默戏,换衣服的时间。

夏老师说戏曲还有一个规矩是宁穿破不穿错,其实京剧的也很乱,在穿戴上光讲究好看了,而忽略了人物,比如演《六月雪》,窦娥满头珠翠,倒是好看了,可是禁婆还会听窦娥是诉说进而同情她吗?所以演员在演出中不能光注重美,还要注意人物。

同时我也想起今年春节晚会上,李胜素穿洛神衣服唱散花而引起的争议,这么严重的错误,李胜素不可能没有申诉过,这应该导演或有关领导为了追求好看的效果,而特意安排的,却破坏了戏曲的规矩,所以希望一些主管领导,能懂得也重视一下戏曲的规矩,类似的错误不要再出现了。

至于字幕,确实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不仅是院团,就是央视这样的戏曲平台又如何,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字幕,甚至有些词汇差之千里,意思都变了,应该多有内行人把把关,将错误减到最少。

对于拜师,现在比较混乱,一般来说拜过的叫师父,没有拜过的叫老师。对于演员来说,正式拜师的叫弟子,没有拜师但也传授过技艺的叫学生。梨园拜师也是有规矩的,不是谁拿来一张跟老先生的合影照就可以说拜师了,以前拜师很严谨,有个正式的仪式,简单说就是请来梨园行的名家们作证,先拜祖师爷,再拜师父师母,然后师父及嘉宾训话等,新时代没有那么多规矩了,至少也是得有仪式,请来名人作证,给师父行个礼吧。

现在很多人名利攻心,拿个跟老艺术家的合影就敢说我是谁的徒弟,反正老先生已故去,死无对证了,这样的合影照片我能找出很多,又能说明什么呢?况且现在都可以PS合成了,甚至有人花钱去买合影,你拿个照片就能证明你拜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戏班里那些鲜为人知的规矩与禁忌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讲堂丨戏班旧规新释
专题 | 舞剧《朱鹮》百场纪念演出之——后台篇
老戏班过春节的规矩 2019-01-27
后台化妆的戏曲演员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