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孟雅—淮安万氏始迁祖

江苏《淮安万氏宗谱》记载:孟雅公登元延佑二年(1315年)张起岩榜进士,任汝宁(在今河南省)知府,退居南昌。生四子,文德公是其少子。

1、淮安万氏的始迁祖万文德,是汝宁知府万孟雅的小儿子,未满十岁(淮安万氏首修序为6岁),随诸兄躲避元朝末年之乱世,遭遇兵匪,诸兄失散,独自一人流落到淮安。淮安《万氏宗谱》成化9年(1473年)首修万英序明确说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结婚成家于淮安清河的吴城乡(即今淮安市淮阴区吴城镇)据此推算万文德约1352年出生。

2、根据《汝宁府志》记载,万孟雅是江西南昌人,洪武元年至八年任汝宁府知府。“廉公有威,吏民畏服,时天下初定,户籍脱漏,里胥因缘为奸,莫可究诘,孟雅奏清之,于是海内赋役始得其平,卒葬郡城之东,子孙贫不能归,遂留家焉”。驻马店市情记载: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南昌人万孟雅任汝宁知府。明洪武八年(1375)安庆人朱文显任汝宁知府。

3、按照《淮安万氏宗谱》记载:万孟雅之父万金(字重南)在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为通晓经学,品德端正,被举荐授为浙江提举司”,假设其时为30岁左右,则万金约生于1250年左右,由此推算万金的儿子万孟雅约在1293年出生。同时还要兼顾到万孟雅儿子万文德的出生时间。

4、元延祐二年进士榜也叫“张起岩榜”,因为张起岩(巖)是考中元延祐二年乙卯年(1315年)进士左榜汉人第一名,元代规定右榜为上,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才能考中的,左榜是汉人和南方人。据《元代进士研究》,张起岩中进士时30岁,69岁卒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起严”乃是“张起岩”之误,“岩”的古汉字“巖”是“山”字头下加繁体的“嚴”字,“嚴”的简化字是“严”。巖(岩)字少一个山字头成了嚴(严),张起巖(岩)错成了张起严,应为张起岩。淮安《万氏宗谱》记载有万孟雅是元朝延佑二年(公元1315)进士,但没有查到史料依据,如果1315年中进士时约22余岁,那么明初(1368年)万孟雅任汝宁知府时75岁。这种特殊例子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一是根据《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的记载看,万孟雅20多岁考中进士是有可能的。据《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朱希召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书·史部·传记类,书目 文献出版社,1998],做两组统计,来看元代中期科举年龄及婚娶状况。

这本题名录中总人数99人,可辨识年龄有94人,其中2632岁的有67人占71%26岁的就有23人,占25%,最小的1名是17岁的,并且是已婚,最大的有2名是42岁。

从表中可见:

A86人中,已婚66人,占76.7%,未婚20人,占23.3% B26岁考中进士的最多,占25%,最小的只有17岁;

C、元统元年录取的年龄段集中在2636岁之间。

附:元代中期科举录取年龄及婚娶状况统计表:

年龄  已婚 未婚 小计

17     1   0    1

26     12  11   23

27     2   2    4

28     5   1    6

29     5   3    8

30     7   0    7

31     9   1    10

32     9   0    9

33     2   1    3

34      1   0    1

35      2   0    2

36      4   1    5

37      2    0   2

39      1   0    1

40      1   0    1

41      1   0    1

42      2   0    2

小计    66   20   86

年龄不明 4     5   9

合计     70  25   99

二是根据《元代进士研究》记载,其中有泰定四年科进士浙江人杨维桢,仕元累官江西儒学提举。明初79岁时,朱元璋还下诏招他为官不就。说明70多岁为官也是有的。

5、万孟雅究竟是元朝留任的知府,还是因为跟随朱元璋有功而任知府,史料和宗谱都没有记载。淮安万氏宗谱也没有说明。河南平舆万氏宗谱记载是据传说,认为万孟雅是跟随朱元璋打仗有功而任知府的。据考证是元朝的官员明朝留任的可能性较大,这个情况在明洪武初年很普遍,史料也有许多记载。比如,刘基、钱和壬、梅思祖、李思齐等。

历史上,朱元璋在削平群雄的过程中,很注意收罗笼络元代的官员和儒生为已所用。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曾明确宣布:“贤人君子,有相从立功业者,吾礼用之。”(《明太祖实录》卷四)。后来,朱元璋也是一直实行这样的政策的,“所克城池,得元朝官吏及儒生,尽用之”(《国初事迹》刘辰)

而且,朱元璋的北伐檄文明确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否定了元政权的正统地位,汉族士人官吏为元守臣节便没有必要,在元明易代的特殊历史情况下,华夷之争胜过遗臣气节,当时,出仕明朝的元朝官吏和进士人数颇多。

6、元代科举,共开科16次,约取进士1200人,元代进士题名录存世较少,后世记载错误和脱漏较多。特别是元代人习惯称考中乡试的举人为“乡贡进士”,易与“进士”相混,结果是以讹传讹,沿误至今。在元进士录中没有查到万孟雅的名字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据淮安万氏宗谱记载,万孟雅的父亲万金在元朝官至“中奉大夫”从二品,如果万孟雅没有考中科举,也不可能官至知府(正四品)。

所以,万孟雅任汝宁知府没有异议,洪武初任是从元年至八年。考中的是“进士”还是“乡贡进士”存疑,什么时候什么年龄考中科举的,明初时什么年龄任知府的,只能是根据淮安万氏宗谱中记载的,其父和其子的能够确定的时间节点推算了。

7 《汝宁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元年至八年万孟雅任汝宁府知府,卒于任上,葬汝宁城东。而《淮安万氏》宗谱记载是,退任后居住在南昌,其共有四个儿子。这里应以《汝宁府志》记载为准。又据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万氏宗谱》记载,万孟雅是卒葬于汝宁城东的,当地现有一个集镇叫“万冢”就是由此而来的,而且当地传有三子,另确有一个小儿子失散了。这和淮安万氏宗谱部分情况相符合。

江西豫章杏花村万子祠万孟雅灵牌上记载是洪武举人这是错误的。

8、万孟雅的父兄以及祖先的情况还有待研究。

捐献功德为万氏基业千秋流传贡献一份力量!

请微信扫码支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岁进士
明朝一个“傻儿子”,造就了一个顶级家族
开封大宅门周家
明清科举时代奇异的文化现象 邓州高家一门五进士
181年前的四川“魁首”花落綦江
清代的科举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