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微服私访的鄂州刺史何敬洙

何敬洙,字不详,生于公元888唐朝末年,死于公元964五代十国动乱之际,广陵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其自幼遭遇唐末动乱,被南吴大将,曾经也同样出任过鄂州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的李简收入麾下。

公元928乾贞二年,李简死后,改投南吴权臣徐知诰(即南唐烈祖李昪)门下,南唐建立后,累官至天威军都虞候。

何敬洙初次登上历史舞台时还是一个养马小孩,因为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争斗不息,自幼遭遇战乱何敬洙机缘巧合之下曾经的鄂州刺史李简收养。

说起何敬洙李简还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民间佳话,据说是当时年幼的何敬洙被官兵欺压,于是便用自己从小练就弹弓将几名欺负他官兵打得都近不了其身,这一幕正好被南吴名将李简遇到了,也许是上天优伶,一向生性残暴的李简竟然也有心软真情流露的一面,于是便破天荒的将何敬洙给收养了下来。

起先,长得又锉又丑的小何,并没让李简看好,同时也觉得他打弹弓的本事也就是些入不了台面的奇淫巧技罢了,于是便让他在家中做了个家僮。不过,在府中呆得久了,李简发现这个小僮虽然人不出众,貌不惊人,但打弹丸确实是一把好手,只要一把弹弓在手,指哪打哪,例不虚发。

史料记载:有一,李简在小厅独坐,一只乌鸦不停地朝他大叫,声音甚是凄厉扰人惹得李简非常心烦意乱的厌恶,拂衣而起,来到后园池亭中,乌鸦尾随而至,一直不停地朝他大叫,李命家人多方驱逐,怎么赶都赶不跑。

李简气得暴跳如雷,对左右说:“何敬洙那小子不是弹弓射得好吗?赶快叫他来把这个畜生干掉,老子赦他无罪!”

何敬洙应召而至,“注丸挟弹,应弦毙之”。据说,当时何敬洙不小心打碎了李简心爱的砚台,被囚在大牢里等候发落处死,就是因为这件事李简赦免何敬洙,也就说是这个小乌鸦故意惹恼李简才救了何敬洙一命。

尤其是何敬洙成年后,几次随军出征作战时骁勇善射,特别一手弹丸功夫几乎战无不胜,慢慢地,李简对小何的看法有了变化,不仅将其为小校,经常将他带在身边去参加一些高级宴席饮特别是当和别的将领吹牛侃大山时,偶尔让小何秀上一把弹技,也挺长脸的。

因才艺出众,何敬洙更是深得李简的夫人器重,甚至视为己出,加上李夫人又是个相当信封神明的人。为此,还特意请算命先生给为这个养子何敬洙算上了一卦。

果然,算命先生也不是盖的,不仅说何敬洙是上天赐给李家的守护神,还直言不讳的其个人能力强似李简的所有儿子。我估计,按照何敬洙性格来看,这个算命先生一定曾经受过何敬洙恩惠和帮助,不然不会这么卖力替其说好话。

尤其是在多事之秋的封建社会,人们特别信封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这一套,有了算命先生的箴言,李简就更加关注这位养子了,因此下大力气倾力培养,不仅教授其文韬武略,还将其毕生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经验倾囊相授

瞬间,何敬洙身份地位就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和级别,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能读书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待遇,古代更是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因此,从何敬洙收养的经历来看,不论生活在什么年代人都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活得长久,才能有出头之日。

公元950保大八年,何敬洙因作战有功升任武昌节度使公元953建隆初,何敬洙又因战功再次升任鄂州刺史,同时带兵鄂州,为了防范当时南楚政权对南唐的威胁,其并将府衙办公地点都设置在当时鄂州的武昌蛇山上,也就是现在的武汉武昌黄鹤楼一带

也许,冥冥之中真有天意!据传,何敬洙到鄂州任职的当,途径当时鄂州西山的怡亭时,看到亭子旁的一颗大树上站着一只硕大乌鸦,对着他顿时心领神会的何敬洙便望着乌鸦大声“之前,在义父面前保住我性命的,难道就是你

说来也是玄乎了,按照我们平时经历,乌鸦应该是很怕人的,平日里我们所遇到任何一种乌鸦,只要有人声瞬间便飞走了。但是,何敬洙这么大声音对着乌鸦喊叫,其不仅没有飞走,反而还“翻然而下”的主动飞落在的手掌中啄食掌中食物。

这爷俩真是有缘,当官都当到一起去何敬洙的养父李简同样也在武昌军节度使的位置上干过。这回,何敬洙升任武昌军节度使,也算是南唐知人善用,也是南唐后主用人用得最正确的一次。

尽管位极人臣的何敬洙此刻已经是专职守卫南唐西境重镇鄂州的地方大员,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再也不用靠寄人篱下打弹弓谋生了。

但是,其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镇守鄂州最开始两年,何敬洙将其养父李简的守城遗风发扬光大,同样洞开大门,内实外虚,却让政权更迭如同走马灯的中原王朝须臾不敢侧目。

尤其是,其主政鄂州期间应对南楚淮南之战,打得相当出色和精彩。

公元955年,湖南政权的南楚经过一番洗牌后,王进逵暂时胜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就向后周世宗柴荣称臣效命柴荣有了王进逵这个小弟自然不肯让他闲着,一纸皇命让王进逵协助他进攻南唐,准备来个南北对进。

王进逵率军从朗州(今湖南常德)出发,进至岳州(今湖南岳阳)这里是王进逵的小兄弟兼部下潘叔嗣的地盘大哥要打仗,小弟当先锋,按照战略部署潘叔嗣自觉自愿地引军进攻鄂州的长山寨

一番猛攻之下有着在湖南血战经验的岳州军一举杀死了南唐守军三千人一举动让李璟感觉到非常害怕,这才几年湖南蛮子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变得这么能打呢?这可咋办?加上北面还有个更加生猛好斗后周柴荣。

情急之下李璟决定采取北攻南守的策略,调集主力对付柴荣,而让何敬洙坚壁清野固守鄂州。

尽管,历史上对李璟评价不怎么友好,但是李璟再不靠谱也知道王进逵只是辅兵,是来打酱油的,犯不着和他死磕。

然而,何敬洙对此持有不同意见王进逵虽是辅兵,但南楚与南唐打的是生死战,仇恨大着了,要不怎么会那么卖力地攻击长山寨?如果让他们试出南唐不敢与之交兵的底细,说不定辅兵也可能变成主兵,到时候南唐的局势就危险了。

于是,何敬洙拒不奉诏,而是派人在城外清除障碍,辟出战场,然后整军出城,严阵以待。他还向李璟上奏道:"敌军敢来,臣就率全城军民与之死战。大丈夫生于乱世,怎能偷安苟全,闭门不战呢?"掷地有声的奏章让李璟立马诗兴大发,不禁为他的壮语击节赞叹。

果然,看到何敬洙一副不死不休的阵势,王进逵犹豫了,想想自己犯不着为柴荣卖命,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打酱油的工作进行到底吧!这下,何敬洙才算放下心来,继续小心翼翼地和王进逵对峙。

果不其然,公元955年二月,王进逵就被其十分信任的小弟潘叔嗣做掉了起因居然是潘叔嗣没有招待好王进逵带来的一众亲随,没有让他吃好喝好拿好,结果这些家伙联名毁人,意欲置潘叔嗣于死地,没想到王进逵居然就信了,且还准备一不做二不休废了潘叔嗣

可是,强龙毕竟压不过地头蛇!忍无可忍潘叔嗣,只能初一我做十五了,毫不犹豫的先下手为强做掉了现任大哥王进逵,再换一个备胎大哥周行逢。

这一顿骚操作,使得准备进犯鄂州的南楚顷刻间自乱阵脚最后只好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不了了之的打道回府

五代十国期间,虽然天下都在乱,但是何敬洙拼死守护的鄂州却没有乱有了稳如磐石的鄂州,后轴的柴荣就无法利用上游优势威胁南京,南唐政权的基本盘就不会乱。因此,劫后余生的南唐君臣都很佩服何敬洙的大气与决断。

为此,李璟还特意下旨加封何敬洙为鄂州大都督,让他成为拥有使相标配的高阶镇帅,也就是说可以自己开府立州任职官员,招募军队

此后,何敬洙一直镇守鄂州,成为南唐坚不可摧的西面屏障。

公元964年,何敬洙走过跌宕起伏的一生,病逝府中,享年七十七岁。消息传至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煜下令辍朝三日,赐赠"威烈"

观其一生,何敬洙在宦途和功业上都与他的收养人李简颇为相似,这可以说是两人有缘,但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子承父业(养子也是子啊),家天下时代人们就认这个理儿。

然而,何敬洙与李简这个收养人在很大程度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为官之道。那就是,何敬洙因为早年在楚州侍奉李简时,看到和听到过李简在任上的苛政之害。

因此在到任鄂州之后,他一改李简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勤勉为政,特别喜欢微服深入民间,访求百姓疾苦。特别是每到要加税时,他都格外在意,往往要微服混入百姓之中,与幕僚听取舆论对于税事的评议,颇有点民主风范。

还有,对于百姓有事诉讼的,何敬洙会让他们进入自己的衙署,亲自为他们分析事理,让他们心悦诚服。

五代十国期间,地处南唐境内的鄂州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湖泊纵横,造船业十分发达。早在三国东吴时期,今鄂州就是战船的造船基地,吴王孙权就是鄂州修造船舰,沿荆湖秦淮;唐太宗讨伐高丽,隋炀帝有扬州都曾鄂州建造大型战船数百艘。至今武汉武昌江滩边上的武船造船厂就是曾经古时候鄂州的造船厂基地

于是,何敬洙在镇守鄂州期间不仅根据长江和汉水的不同水文特性,建造各种相适应的和战船投入经济运输与水上作战。史料记载:从公元956公元959后周与南唐的双方水师在长江中下游上进行了长达三年拉锯式的战斗,双方都投入大量水军,战状十分惨烈,面临战争威胁南唐,加紧了造船竞赛,既能建造硕大无比的战船巨舰,又能建造短小灵敏的侦察轻舟。从文献里屡见不鲜的"皮船""橐船"战船都是出自鄂州的能工巧匠之手,可以想见当时鄂州造船业的发达程度

与此同时,何敬洙还主持修缮了鄂州辖区境内六成已干涸多年的水塘,用于灌溉军屯,充实边境军储,减轻百姓负担。

除了忠于职守,体恤民情,何敬洙还是一个颇有生活情趣的人,尤其是在对待吃的问题山非常专注,据传其常年行军打仗,身边必带有精于烹饪公厨主管,为此其还特地将善于制作美厨子任命为脯掾的官职。

同时何敬洙也是一个乐于分享生活人,为了解决士兵们的伙食营养问题,专门聘请了各地名厨大勺将当时的肉制成不易腐烂,且便于携带的肉干和果干,方便将士们行军打仗时将士们张口就吃。

脯腊就是当时鄂州士兵经常食用的行军干粮,一种用鹿肉或者兔肉制作而成的东西,是五代十国时鄂州一带名厨彭湘杰研制出来的美食。这也说明,何敬洙主政鄂州时生态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辖区内的鹿和兔子生物链肯定非常完善的。

陶穀《清异录·官志》:“ 何敬洙帅武昌时,司仓彭湘杰习知膳味就中脯腊尤殊,敬洙檄掌公厨,郡中号为脯掾。

正因为何敬洙是一个始终不忘苦难童年的人,才能在乱世之中功成不居、执政爱民,最终功业超过李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敬洙:弹丸打出个勋冠诸将的平头小儿
叹父山故事
武昌古城的历史
搜狐网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鄂州之武昌
朦胧资鉴录(九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