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鄂州丧事习俗中的周年祭叫“飘山”

“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人说“死者为大”,为了体现对死亡的敬畏和最大尊重,人们除了会尽可能地为死者举办庄重的葬礼,还会定期为其举办隆重祭祀活动,比如周年祭、三年祭、清明祭等等。

也就是说,逝者与亲人的关系并不随着葬礼而结束,古代家人和亲戚还要为死者居丧守孝。生者与死者的对话,死者与生者的纠葛还将持续,这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传统精神。

在鄂州,为了体现“念祖怀亲”的孝道观念。一般死者葬后一周年的忌日当天举行“周年祭”仪式,鄂州民间将这种习俗称之为“周年祭”,或者“飘山”。

祭日,指的是死者去世的当天。周年祭,就是指死者离开人世之后,满一周年的日。在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当人去世后的一周年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在举行完周年祭之后,整个丧事活动才算真正的结束。

《仪礼士虞礼》曰:“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dàn),”东汉郑玄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

民间将人死之日称为“忌日”,一般在死者周年之际要对死者祭拜,这是鄂州民间的一种重要习俗,通过祭祀活动,能一定程度上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怀念,进而减少思念亲人的伤感,是丧葬习俗的延续,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为我们鄂州人认为只有这个祭日里,亡灵将到达司掌丰都城铁网阿鼻地狱的第九殿都市明王进行审判,之后先人或是轮回投胎,或是继续守鬼寿,才能有所定夺。

《礼记·闲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醢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按照鄂州地区民间习俗,周年祭时,一般要准备酒水、纸钱、香炉、香烛、水果、鲜花和猪头肉等祭品,在当天上午所有人员到墓地,清扫坟墓,参加祭祀仪式,告慰逝者,追思亲人。

祭品,也称之为供品,是鄂州人“飘山”不可或缺的物品。潮汕人“飘山”的祭品是大同小异的。主要要有酒水、纸钱、香炉、香烛、水果、鲜花和猪头肉等供品。有的地方,会为死者准备衣服及生活用品。如果,死者有文学艺术爱好,还会准备书籍、乐器等。当然,除了供品之外的物品,可以是纸糊的等象征性实物。

祭品按每人一份,即死者有多少儿子,就相应的必须准备多少份,缺一不可。一般以男丁为准,以一丁叫做一房头;若家里没生男丁的,就以招女婿或到时招婿的女儿为准。

参加周年祭的人员,除开死者的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还有死者生前的好朋友。他们一般会的周年祭的头一天到达死者亲属家里,共同商议周年祭的仪式、内容。

当天早晨,参加周年祭的人要吃完早饭前往墓地,尤其是孝子孝孙等直系男性亲属,还要重新穿戴上孝服孝布,并举着灵屋上坟,到达后把相关物品放在墓地附近。由死者的子女或爱人带头,把坟墓上的杂草进行清除,但绝不可给坟墓填土或挖土。因为,鄂州地区有“新坟三年不动土”的风俗。

灵屋也叫冥屋,相传起源于三国赤壁之战:当时吴王孙权在鄂州谋划抗曹大计,派周瑜去荆州督战,熟料大都督被诸葛孔明气死,不甘心的周瑜便化作幽魂骚扰军师,以至于孔明夜晚常常梦见周瑜披发仗剑呼喊:“还我荆州!还我荆州!”

因政见不同,各为其主!诸葛孔明自知借东吴荆州之事有伤天和,为此胸痛不宁,乃召当时却月城里的工匠作一纸扎荆州城与祭文同焚,是夜即心静神安,从此民间渐有此习。

灵屋是纸扎师傅用彩纸、竹篾扎成的房屋模型,高则两三米,低则一米,供死者到阴间享用。这房屋的式样当然取决于纸扎师傅的手艺,但口耳相传的大体程式还是较为固定的。照例的故旧民居的形式,有晒台有天井,一般是房屋前面有台阶,后面有花园,花园中有金山、银山。

到了现代,灵屋的豪华程度能够扎成两进,花园后面带着生活使用的杂屋间,鸡鸭牲口就齐备了。还有扎成三进九厅的,那就连仆人、戏班子也扎进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纸扎师傅也在与时俱进,在这灵屋中增加了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脑、苹果手机等电器,还有豪华汽车等交通工具。

还听说过有孝子为亡父扎二奶烧的;也有孝子为喜欢打牌的亡母扎牌桌烧的,为避免出现三缺一的现象,甚至连三个牌友都扎好了。说实在话,有些纸扎师傅的手艺真的很棒,一栋栋灵屋就如同美轮美奂的精致工艺品。

不论灵屋做得多么天花乱坠,最后都是要周年祭这天送到坟头烧掉的,鄂州地区称烧忌祭品为“化”祭品。这一天,需要化掉东西还有死者随身物品服基本就没用了,留着不仅占空间,还给生者带来悲痛,所以在世亲人为了不伤感情,选择用火化掉。

上坟做完周年祭后,家里还要做灵位进行供奉,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而现在,鄂州地区一般选择用遗像代替灵位。

一周年的祭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对逝者重要性的表达。通过祭奠,我们向亲朋好友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逝者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存在,他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祭奠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让我们能够在沉重的心情中找到一些寄托和慰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丧事办理指南之祭奠仪式
北方农村丧事习俗
晨之风民俗散文之《豫东农村的白事(之二)》
丧事中“祭”和“奠”有什么区别?
农村“灵堂”布置有哪些原则要求?有哪些礼俗事项必须做?
百分之九十的农村人都不知道的最全的葬礼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