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着银色战袍的雄兵连天基王鹤西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规定隋朝朝服尚赤,戎服尚黄,常服杂色。

历史文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初,隋文帝听朝之服,以赭黄文绫袍,乌纱帽,折上巾。”

意思就是说,隋朝男子官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幞头(幞头,又称幞,软巾,以巾裹头,成为代替冠帽的约束长发的头巾。幞头有四带,二带系头上,曲折附顶,所以也称“四脚”、“折上巾”);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衣长在膝下踝上,齐膝处设一道界线,称为横襕【襕,本指衣裳相连的衫、袍。“阑”通“襕”,横襕即横阑,在襕袍襕衫的中界加一界隔(阑)】,略存深衣旧迹;腰系红鞓带(鞓,皮带。唐代官员鞓带尚红,带上缀有较前代简约的装饰品玉方、金花等。后人曾为花色似红鞓犀带的青州牡丹命名“红鞓”),足登乌皮六合靴。从皇帝到官吏,样式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材料、颜色和皮带头的装饰。

除了官服,男子平常的居家服饰仍旧以北朝时期流行的服装为主,不过与之不同的是,当时男子的常服出现了一种长至膝下,是长袍与短衣之间的上衣,这就是大褶衣。

大褶衣保留了袴褶窄袖、紧身、束腰的特征。领部从原来的高圆领、有缘边,演变为低圆领、无缘边。大褶衣的束腰,一般可用韦带,无任何装饰;也可用蹀躞带,上有环,可悬挂饰物及所需的小件物品。在大褶衣膝下部位加一横栏,以象征古代上衣下裳的分制,称为“襕衫”。

之外,还有着袍服,戴平巾帻的穿着,也就是说隋朝男子服饰仍基本是延续了魏晋时期宽衣大袖、长裙高履的着装习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系这一点,可以从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文吏俑身上得到论证,其造型就是就身着裤褶服,头戴小冠子的样子,这种装束是北朝所常见的公服样式。同样的,在西安发掘的隋徐敏行夫妇墓中的壁画,其上所绘各人物的服装、发式也都与北朝壁画上的人物相差无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服饰】富贵而典雅,纤罗寸缕见肌肤
唐代官吏长袍衫
隋唐五代服饰|男子篇
汉服的起源及各朝代发展简介
中国服装史(袁仄主编)
透过《长安十二时辰》解读汉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