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没了固执的存在,有些人可能真的会“死”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如果我说固执这个东西,其实和一个人的“生存问题”紧密相关,你会不会认为我是在夸大其词呢?

要说人这辈子,都会遇到几个特别固执的人,而在遇到的时候,我们除了会感觉头痛,也还会一边无奈、一边自己安慰自己、一边习惯性的讲出类似“他性格就是这样,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的话。

习惯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比如当我们习惯用右手写字的时候,只要遇到需要写字的情况,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右手,而“有写的想法后就直接使用右手”这个模式,是不是就直接将左手排除在外、否定了左手“可以写字”的可能性呢?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训练,左手也是可以熟练的写字的,但这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够打破惯性、走出习惯。

而当我们习惯性的将固执归类为性格的时候,也失去了增加对它了解的机会,并因为始终对它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而不能在完整认知的基础上,诞生出“如何走出固执”、“如何与固执的朋友相处”,以及“如何不被固执伤害”这三个问题的准确答案。

这细细想来,其实谁也逃不开“固执”,所以,总不能一直因为“只将它归类为性格”而深受其害吧?

在大学的时候,其实我是学后台编程的,虽然现在就只记得“if/else”了,可曾经被“调试失败”折腾到深夜的恐惧还遗留下来不少。

而从某些角度来说,我们的大脑与程序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我们会自动进行一些关于“对错”、“好坏”的评判,然后根据评判结果,去选择往“对”与“好”的方向努力。

有些朋友这时候就会说了,“那我苦口婆心的说了那么多的话,为什么我的朋友/孩子,还是不肯听,还是要做错误的选择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对错只对自己有影响”、“他人虽然选择了与我们认为‘错’的选项,可那个错对当时的对方来说却是‘对’”。就好比,父母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判断出孩子选的另一半不靠谱,但孩子就是认为“这是对的人”一样。

所以,这里不必要去关注别人怎么看与世界怎么看,我们选择的方向都必然是“利于自己”的。不信,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做的选择,以及自己为什么会选择“那个选择”。

“想要做对的选择”,这是利于自己的表现,而与之相对的“我害怕选择错误”,其实也是利于自己的表现。

在这个角度有一个基本每位朋友都能想到的解释,即“选择错误我就要遭受损失”与“选对了我就能相对安稳、顺利,并有一些收获”。

那么,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希望通过选择来避免损失,来收获安稳、顺利与收获”。

这时候就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避免损失;安稳、顺利与收获为什么对我们那么重要。

“损失谁想承担”、“损失多不舒服”、“谁都想过的安稳”与“多点收获难道不好吗”的想法,这会儿可以稍微收一收,因为它们都只是建立在“主观感受”上,代表着“我们判断的标准是‘我喜欢’、‘我愿意’与‘它们让我舒服’”。

但是,世界与生活没有责任像扶贫一样对我们有如此多的关注,所以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感受,并以感受作为唯一判断标准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选择“忽略现实”了。

那抛开我们的感受,从现实层面来说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又为什么要避开损失呢。

其实稍微往深处想一想,也就能明白为什么需要与为什么避开。

安稳、顺利与收获,都是利于我们生存的;损失,是不利于我们生存的。那么,需要与避开,其实都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活着,以及活的更好。

生存本能是我们诸多行为和努力背后的核心动力,“坚持选择对的”也是为了贯彻这一目的。

而对错就像前面说的一样,你有你的对错,这很正常、我有我的对错,这也很正常,而我的对错与你的对错并不一样,这同样十分正常。

虽然我们总想争个对错,可往往争论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如果我的认知能力现在就只有这么多、就只能认识到当下的对错,那他人再努力我也只能看到这些。除非我对这个人特别特别信任,能够试着直接使用他的对错,不然,我就只会遵从自己内心的对错。

这就好比是,朋友劝我们说那个人不靠谱,我们理解“不靠谱”的含义,但是因为缺乏经历的支撑,所以无法对“不靠谱”感同身受、无法因为“我有过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明白那样的苦”而自我阻止,那无论对方多努力,我们还是会选择听自己的。

坐在井底的青蛙,因为周围始终是墙壁、看到的只是井里和井口的风景,所以,它的认知里就不会有“井外是什么样的”,只会有头顶的天是圆的,我的世界闭着眼就能蹦到头。

而当有人告诉它“外面还有树与花,以及山川和河流”时,它不会相信,因为它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广阔、它从小到大的经历也在告诉它“世界不是那样的,我认为的才是对的”。

我们只会活在自己的认知里,当我们缺乏经历与阅历时,我们的认知世界就会建立在极其有限的信息之上,而这些信息(经历、对经历的解读、选择后有什么收获等)会构成我们判断对错、好坏与否的基础标准,或者说的直白点,我们会沿用“通过经历(得与失)学到的对错(为什么得,又因为什么失)”、“我的感受(喜与悲)告诉我的对错(什么让我喜、什么让我悲)”,以及“我认为、喜欢与觉得的对和错”。

那么,有所得就是对、感觉舒服就是对与我觉得对,这标准你觉得靠谱吗?

从字面上你会觉得这不靠谱,因为你明白“衡量对错不应该用这么浅薄的标准”,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受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且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影响,甚至还欺骗自己“这么评价就是对的”。

就像我们会因为被某个星座的另一半伤害,就认为所有这个星座的朋友都不适合相处;就像我们被具有某个特点的异性欺骗,就认为有这个特点的都不靠谱,甚至所有异性都不靠谱。

那你说这与脱离实际的“地域黑”有什么不同呢?

当有限的信息成为我们判断的标准之后,我们自然会贯彻它们,并且维护它们,因为它们就像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顶梁柱与基石,一旦我们否定、怀疑或者推翻了它们,我们的认知世界会大面积的坍塌,而这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就像同样是被曾经很要好的好友、亲人或恋人背叛,有些朋友可以很快的走出来并继续自己的生活,有些朋友可能在家自我封闭数月、数年之久。

而趋利避害是我们的本能,那你说,在我认识不到,或者拒绝认识自身的局限性、自己需要提高认知适应当下、自己需要打破重建才能更好生存的时候,动摇建立自己认知与精神世界的支柱和标准,是不是就等于在进行“心理层面的自我毁灭”?

要知道即便是孩童,在面对弟弟妹妹的争宠与父母的偏心时,都会感受到浓烈的“生存危机”与“身份被替代的危机”,更何况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呢?

因为暂时接受不了和不能接受“打破自我”与“重建自我”所带来的冲击;因为本就不够强大,诸多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压在弱小的内在上,使固执的朋友活的十分艰辛,别说面对现实了,连“我需要改变”的念头都会被他们直接否定。

所以,那些固执的朋友,其实都是在用“固执”避免“心理层面的自我毁灭”与“心理层面的生存危机”。

那么由此来说,我们看似好心的努力与劝解,其实是一把把扎在他们心口的刀与锥。由此,便不能自以为是的怪他们“辜负”我们给予的“善”了。

说到这儿可能你会对他们有一些更深的理解,并在再次遇到“好心没有好报”的时候不会特别生气。但我还是想要多唠叨几句。

从一般的角度来说,我们会认为是“对方没有听我们的劝”、“对方的固执”带给了我们伤害,但其实如果稍微往深处看一下,这两个想法分别对应的是“我看到的肯定是对的,你就应该听我的”与“我想要同化对方,让对方服从于我的对和错”这两个诉求。而在现实世界里,这两个深层次诉求基本都得不到满足,所以才产生了难受。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这两个诉求其实也是“利于自己”的、也是我们“认为对的”。

那对方选择利于自己的,我们也同样如此、对方坚持己见,我们也坚持想要对方听我们的、对方没有听我们的,我们也没有接受对方的坚持。那说到底,我们和对方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我并不是想要怀疑你的用心,但是有些苦是必须亲自经历的、有些路是必须亲自走的、有些感受是必须亲自体会的。就像被告知外面世界其实十分精彩,可它却并不相信的青蛙一样,它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来、亲身去看到与体会到,才能明白“外面确实是精彩的”。

所以:

走出固执,需要我们先观察自己的状态,如果已经被很多东西压的身心俱疲,那调整状态与解决问题是当下需要做的,如果状态还好,那尝试丰富经历和自己的认知则是需要做的;

与固执的朋友相处,在于“保持合适的距离,仅表达意见,不要想着同化对方,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尝试适应对方的不同、尝试允许对方走一些弯路”;

“如何不被固执伤害”,这个问题的方向指向于“强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可以不执着于‘自己的对错’和‘对错’”、“接纳世界上有诸多对错这一事实”、“让自己的对错与他人的对错共存”,以及“只关注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同时也允许他人自己走他人的人生路”。

从“固执就是性格有问题”到“固执很多时候其实是‘一个人的生存问题’”,我们打破了自己固化的认知,看到了更多曾经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而既然人是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那这样的转变其实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去回顾回顾这篇繁琐、晦涩的文章,并将这种打破习惯、重新思考的模式,用在自己人生的其他方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PS:

每周1、3、5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很多人非常固执?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一无所知!
做人要精明的11条人生忠告,醍醐灌顶!(社会生存必备)
懂得谦让,学会沉默【原创】
如何找到爱、如何留住爱
你的固执,会让你吃很多苦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