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姑苏二异人-中

宋代段子:故事提到的两位异人有很详实的记录,尤其是何蓑衣,《夷坚志》另有大故事讲到他。他们的神奇能力虽然基于大家的口传,但如果没有实例支撑肯定也不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有所奇遇”||每晚九点半,祥宏讲夷坚@北京FM98.6


【原文】


何忽掉首吴音曰:“有中国人即有蕃人,有日即有月,不须问。”趣之去,既复呼还,曰:“所问者姓,我犹忘之,但言朱家例子,不可用也。”使者归奏,上曰:“是能知我心。”遂赐号通神先生,筑通神庵于观之内,亲御宝跗书扁以宠之。已而成肃正中宫,归谢氏。盖本朝故,惟钦成本姓崔,后育任氏朱氏,既而惟从朱姓,不复归,上意尝欲以为比未决也。北代之议,亦少息焉。

先是,观中诸黄冠以殿宇既毁,欲试其验,群造其庐拜,且白之。何从求疏轴,主者谩以与,何笑曰:“来日自有施者。”至午而使者果来,既答,则曰:“我不能入觐,以此累使者。”上闻而益奇之,会浙西赵宪【伯骕】亦为之请,遂肆笔金阙寥阳殿额,出内帑缗钱万,给事一新,以答其意。

上每岁以珰将命,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一岁,偶踰期,咸讶而请,亟起于卧,摇手瞬目而招之曰:“亟来,亟来!”珰是日舟至平望,乃见何在岸浒招而呼,踵庐言,众曰:“何故未尝出也!”因言所以,其状良是。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王俊明||东流道人||当涂朱道人||岳阳董风子||林灵素||张风子||王道成先生||贺州道人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宦官到姑苏见到何蓑衣,何蓑衣忽然回头用苏州口音跟宦官说:“有中国人就有外国人(番人),有日就会有月,这不需要问。”说完就打发宦官走,宦官听的云里雾里,何蓑衣又把他招呼回来说:“她姓什么我没记住,但不能重蹈朱家覆辙。”宦官不知何蓑衣所说何意,只能向孝宗皇帝如实转述。宋孝宗一听,确定这个何蓑衣是有神通的,他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于是赐何蓑衣封号“通神先生”,还在天庆观里给他盖了一个“通神庵”,匾额都是孝宗皇帝御书的。这样一来,成肃皇后被扶正了,她就是谢皇后。

原来,本朝有件与此相关的往事,钦成皇后本姓崔母亲改嫁两次,改嫁的两个人一姓任一姓朱。所以钦成皇后最后算是姓朱,没有回复她的崔姓。宋孝宗立谢妃为后是想比对钦成皇后旧例,何蓑衣打的哑谜是正孝宗心中想知道的答案,通过这个事儿,原来“崇佛抑道”的想法先不提了。

何蓑衣所住的天庆观年久失修,很多殿宇都已破败,里面的道士觉得何蓑衣挺神,就过来求他:“你能不能给我们找个施主,把这殿宇维修一下?”他们又求又拜。何蓑衣说:“你们得给我一个正式的表文。”道士回到观里,给知观反映,知观的意思是随意个表文应付一下,其实心中不以为意。何蓑衣拿到表文,笑说:“过两天就会有人来布施。”

刚到中午,朝廷使者就来了,他代表孝宗皇帝而来,何蓑衣给使者拿出表文,请求给予道观维修费用,使者随即答应,但何蓑衣说:“你答应了布施,但我也不能去临安觐见皇帝,所以还是算给你添麻烦了!”后来这事反映到宋孝宗那儿,他当然觉得很奇,正赶上浙西路帅赵宪(字伯骕)也帮着天庆观向朝廷申请维修经费。在这样的情势下,孝宗在皇宫里欣然命笔写下了“阳殿”的匾额,送给天庆观,同时皇家拿出大笔经费给天庆观里外修饰一新。
从此以后,这宦官每年都肩负宋孝宗使命,在何蓑衣住处附近举办“千道斋”,请上千名道士吃饭,四方云水之士都来了,朝廷也普遍赐钱。有一年,朝廷使者在应到的日期还没来,很多人都很惊讶,就来问何蓑衣,何蓑衣从卧的地方,爬起来,一边摇手一边眨眼,说道:“马上来,马上来了!”实际这使者坐船已到平望(现苏州吴江区平望镇),他忽然在岸边看见何蓑衣冲他招手,打招呼。等到了天庆观再跟人一说,很多人都说:“何蓑衣根本就没离开过这地方啊!”
【祥宏点评】:《蓑衣先生》那故事也说到了类似情节,那故事说到的人身份类似于朝廷宗教管理方面的官员,他也是坐着船来到一个地方,心头一想,何蓑衣就出现了,还给了他十个果子,这说明何蓑衣是能够分身的,因为天庆观的人都说何蓑衣没动过地方;天庆观得到孝宗皇帝的亲笔匾额,当然是很大的荣耀;何蓑衣第一句话:有中国人就有外国人,有日就有月,等于有男就有女,有皇帝就得有皇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孝宗立谢妃为后这个事在《蓑衣先生》里也提到了,情节大同小异,这个故事给出了更多细节。没想到孝宗立谢妃这样的“大事”竟然是参考了一个外表看起来像个叫花子的何蓑衣的话。何蓑衣一直没去过都城临安,他一直在姑苏,可以说他有“他心通”;很多细节透露何蓑衣是未卜先知的,比如维修天庆观这个事。所以孝宗皇帝会惊异;天庆观在宋代有官府背景,很多地方都有,里边主供奉的是赵家的始祖赵玄朗(赵公明);北宋年间,宋神宗有个妃子是宋哲宗的生母,她就是钦成皇后,本来姓崔,地位卑微,出身也不好,父亲早世,她母亲改嫁两次,所以钦成皇后姓过三个姓,她成为皇后以后,有过一个是否回归本姓的问题,同样的,谢妃也有类似问题,谢妃早期经历类似钦成皇后,也姓过他姓。何蓑衣所说朱家的例子不能重蹈覆辙,说的就是钦成皇后,他建议孝宗在立后改姓问题上吸取钦成皇后的经验教训;故事里说到的“北代”语义有些模糊,似有三种理解:一个是字误,实际写的是“北伐”,宋孝宗确实有北伐的想法和行动,但是上下意思连贯性不强。还有一个理解说的是谢妃立后改姓之事。第三是上文提到的“崇佛抑道”的朝议,我采取的是这第三种解法。因为何蓑衣算是道人,他对孝宗影响较大,以至于原来的想法暂放一边。(待续……)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6-《夷坚志》中的“异人事件记录”-现场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夷坚志》——姑苏二异人
南宋时的“异人”何蓑衣与呆道僧,一对好伙伴最后却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上有哪些私德特别好的人?(飞鸟相与还的回答,5赞)
大明这个皇后着实窝囊,嫁了个流氓皇帝,死后仍然不得安身
明朝第十位皇帝 朱祐樘励精图治 宽厚仁慈的明君 一夫一妻制典范
一个90后皇帝的奇葩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