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家难回有多痛?来自一无名氏的经典,6句就有3个问句,令人断肠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出门打拼,虽然有些离得远的一年可能就回一两趟家,但是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回家对于现代人来说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在古代,很多读书人或游学、或探亲访友、或因为公事在身,常年滞留在外地,有家而不能归,所以就应运而生了一类诗歌——游子思乡诗。

这类诗歌大都抒发对于家乡或是亲友的思念之情,或是在异乡漂泊的孤苦无依,读之令人心碎,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笔下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是游子思乡的代表作。而笔者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诗,是来自汉乐府的一首民歌,作者佚名,全诗共6句就有3个问句,字字凄切,写出了世间最凄美的乡愁,令人断肠。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

《巫山高》-(汉乐府)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

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这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巫山又高又大,淮水又深又急,路途十分艰难。我本想东归,但是这河上为什么没有桥梁?我多么想回家,但是这河上为什么连舟船都没有?水势浩浩荡荡,我只能临水远望故乡,流下的悲泪沾湿衣襟。身处远方一心想着回家,一腔愁苦无从提起。

这首诗既无写景也没有叙事,主要是抒情,通过“巫山”“淮水”起兴,假托巫山之高淮水这深,来表达自己东归的艰难,进而抒发诗人有家不能归的悲痛之情。细细读之,可谓字字凄切,令读者随着诗中的情绪起伏,愁肠百转。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巫山、淮水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归途的艰难,但是在地理上“巫山”和“淮水”实则相距甚远,所以这里的“巫山淮水”都不是实写,而是诗人的联想,只为表达归途的山高水长。而从“我欲东归”到“泣下沾衣”这几句,通过“害梁不为?”“曳水何梁?”这两次叹问,烘托出现实的残酷,诗人要东归就要走水路,但是这淮水之上桥梁舟船都没有,还怎么东归?再看看这浩浩荡荡湍急的河流,诗人只有一腔绝望,不由悲从中来,只能在水边远远望着故乡默默垂泪,故乡相距何其之远,又哪能望得见。最后两句紧扣怀乡思归的主题,将全诗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也表现出诗人心内的愁苦憋闷无从排遣,让人读之心中便觉憋闷。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乡愁,出门在外之人多少次心中升起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以前是因为交通工具不便,现在是因为繁忙的都市生活,其实各自都有欲归而不得的理由。也祝愿所有在外打拼的人欲归时可以早归,不能早归的也照顾好自己,多和家里人通通电话视频,这其实就是最简单朴素的幸福。

对于《巫山高》这首乐府诗,大家有什么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巫山高》属于《鼓吹曲辞》,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乐府诗集》第五首《巫山高》
《乐府诗集精选》鼓吹曲辞 选(佚名 吴均 李白 李贺 李爽 萧衍 )
元稹一首流芳千古的名诗,仅仅开头两句便惊艳了世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2017年2月22日——丁酉年正月廿六日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