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来全不费工夫”得来的到底是什么?上学时很多老师不愿意细讲

读多了古诗词,大家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些诗,我们平时只知其中的一两句,其它几句则完全被忽视了。诚然,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懒,只愿背千古名句,不愿背全诗。但大家别忘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名句的上下句是上学时老师刻意不细讲的。

举个例子,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它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很多家长和老师之所以一般只说这一句,很少对孩子说起上一句,是因为上一句是“酒债寻常行处有”。这是杜甫在落魄消沉时所写,这上一句显然不适合孩子读。

无独有偶,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俗语,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14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说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平时一直苦苦追寻,却寻不到,有一天却在无意中得到了。现在这个俗语大家平时经常用,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原诗中得到的这件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其实上学时老师对此也不愿意细讲,这又是为何?

其实这句俗语出自一首南宋的七言绝句,诗的作者叫夏元鼎,我们来看看全诗:

《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关于这首七言绝句的来历,我们要先了解作者夏元鼎。夏元鼎生大概在宋嘉泰年间在世,他本是个才子,也曾入仕为官,可是不知为何一直都对寻仙和求金丹之事颇感兴趣,最后竟为此弃官了。若真是求取正道,倒也没事。关键是他自称受过仙人指授,号称自己是真人,平日经常学一些阴符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好是坏,现代人都明白。

而这首七绝,就是写于他寻仙问道期间,当时他把这诗题写在墙壁上。其实诗的意思很直接,也很简单:我亲自到崆峒山访道,来到了湘湖边,这时我才发现平时看那么多诗书文卷,只会让我越看越笨。现在我来到这里才明白,原来我踏破铁鞋也寻找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却不费工夫就得到了。

因为后两句诗写得很有水平,所以后世很多人教育牛人们,便把它美化了一下。他们把诗人苦苦追寻的东西解释为写诗的灵感,所以首诗也就成了一首劝学篇。劝大家不能只读书,还要行万里路,要在实践中找到真理。这种说法真的对吗?

显然这是站不住脚的。首句诗人就已经很明确了,他到的地方是道法圣地崆峒山,去那里怎么可能是求普通学问呢?而且人家次句也讲得很清楚了,“万卷诗书看转愚”他就是直接说书诗会让人越读越笨,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也更符合诗人的为求道而弃官的作风,所以诗人苦心求的就是道法。这一点,与陆游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有本质区别的。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为何当年上学时很多老师不愿意提到它的上一句。因为这样夏元鼎弃诗书求道的观念,确实并不是很适合学生们去学。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认真思考另一个问题,求仙问道的诗作,学生朋友们是否应该读?在千年文坛中,求仙问道诗是非常多的,不只是夏元鼎这样的小文人,李白、杜甫都有这样的诗作。特别是李白,平生的1000首诗作中,有不少这类的诗作,而且其中还不乏经典之作,这些诗作目前很少被各类教材收录。其实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遇上特别经典的作品,收录进教材也没有关系。只是老师们在讲解时,应该从正面引导。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人皆知的名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出自一首经典宋诗,你会背吗
这些千古名句,人人都能脱口而出,但很少有人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60个名句出处,你知道多少?
0013 绝句 宋·夏元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图说:可以不读全诗,但至少要熟读这100个千古名句 | 腹有诗书气自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