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考生争状元之位,皇帝让二人以明月为题写诗,当场就选出了状元

古代读书人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一直都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接物准则。再者,读书人不像侠客,自古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一般情况下读书人都是颇为谦虚的。但凡事也要分情况,在某些方面古代读书人争起来可是毫不手软,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科举考试。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一个读书人步入仕途最主流也是最正统的方式,不管是寒门学子还是书香门第之后,都希冀通过这条路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每次那么多的考生,科举考试录取的终究只是其中的极少一部分,剩下的便只能留待下次或者是心灰意冷绝了心迹。所以在科举考试中是没有“谦让”一说的,有的只是“百舸争流”。

明代有位才子,叫伦文叙。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一家人的收入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没能力供伦文叙上私塾学习。不过好在伦文叙父亲有些学问,便在闲暇之余自己教伦文叙识文断字。7岁的时候,因为经常去村里一间私塾偷听,私塾的先生见他好学便收他为学生免费学习。伦文叙也是没有让先生失望,八九岁时便在乡间有了“神童”之称。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后来私塾先生因病去世,伦文叙只能再度辍学,不过他始终没有放弃钻研学问,一边靠着卖菜糊口一边读书。

如果按照这样的走向发展下去,或许伦文叙此生都难有出头之日,毕竟古代读书人需要靠时间来打磨沉淀学问,他需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又遭遇辍学,哪怕是再忙里偷闲终究是杯水车薪。索性伦文叙是个有心人,为自己争取到了完成学业的机会。在某次在西禅寺卖完菜准备回家的时候,伦文叙听见外面突然变得很热闹,一问才知道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吴琛来此上香,这吴琛本也是有名的大才子,于是伦文叙便先行进了寺庙大堂,躲在了神台下面。吴琛上香时正好看见他,一问才知道是附近有名的“神童”,于是便出了个对联考他:

一介寒儒,攀龙、攀凤、攀丹桂

本就是为了向吴琛展示自己才学的伦文叙,对此也并没有太多顾忌,随口便对出了下联:

三尊宝佛,坐鳌、坐象、坐莲花

吴琛瞬时便对伦文叙刮目相看,再听闻他的不幸遭遇,也有所同情,于是便资助他完成了学业。

多年寒窗苦读,32岁时伦文叙进京赴考,高中进士,和当时的湖广名士柳先开并列榜首。但是自古状元只有一位,所以在殿试的时候皇帝便让他们二人以“明月”为题写诗,谁写的好谁便是状元。

柳先开本是显贵出生,一直看不起寒门出生的伦文叙,在此之前他就曾多次羞辱伦文叙。在这个争夺状元的关键时刻,他自然奋勇争先,写了下面这首诗:

读尽天下九州赋,吟通海内五湖诗。

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

这首诗前两句是柳先开自夸自己的才学,读尽天下书,遍吟五湖诗,可谓是口气不小。后两句则更是气焰嚣张,“蟾宫折桂”在古代代表的就是科举高中,柳先开这两句的意思就是状元之位非他莫属,不仅如此,他还隔空喊话伦文叙,自己是不会让他夺取状元的。

伦文叙面对柳先开的咄咄逼人,丝毫没有怯场,从容地道出了自己写的诗:

潜心奋志上天台,瞥见嫦娥把桂栽。

偶见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

前两句和柳先开一样,写的也是自己为了科举考试努力读书,现在有机会能够争取状元之位。后两句则是一展自己的雄心壮志,柳先开只是想蟾宫折桂而已,而自己不仅要蟾宫桂树,更要这承载着它们的明月。

不管是从气魄还是想象力上,伦文叙都是完胜柳先开。皇帝听完伦文叙的诗作之后连连叫好,直呼:状元非你莫属。于是伦文叙便力压柳先开,当场成了状元郎。

伦文叙的诗词流传于后世的并不多,所以后世对于他的文学水平其实了解并不是很多。不过伦文叙在教育后辈上却十分厉害,他有5个儿子,其中三个高中进士,加上他正是“一门四进士”,这在古代来说不仅少见,更是光耀门楣。其实从这个方面我们也不难推断出伦文叙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要不也很难教出三个进士儿子。

对于伦文叙和柳先开的“明月诗”,如果是让你选,你会选他们谁做状元呢?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对这两首诗的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科举探幽
科举史话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分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
历史上的今天——废除科举制
“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上千年科举考试中,共有几人连中三元?|举人|会试|科举考试|童生|进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