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

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有一首却写得别出心裁,充满了肃杀之气,它就是出自黄巢之手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他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遗憾落榜之时。当时的黄巢也是有着满腔的抱负,但是面对科举的失利再加上当时朝廷的腐败,他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但是这悲愤并没有让他失落,相反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于是便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相信很多人读到首句都会很奇怪,毕竟九月九才是重阳节,一般文人赋菊都是描写重阳,为什么黄巢要写重阳节的前一天呢?其实黄巢在这里是刻意为之,有句话叫“黎明前的黑暗”,对于黄巢来说,重阳佳节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而他需要在此之前就做好准备去闯过黎明。

次句黄巢写得杀气四溢,让人读之也不由惊叹他的冲天豪气。到了秋天百花凋零菊花绽放,这本是自然规律,但是在黄巢笔下似乎这不再是被动的自然规律,而是菊花自己倔强的选择。自己会像菊花一样生机盎然,等到自己绽放时,腐朽的唐王朝便会像秋日的百花一样凋零。

最后两句则是黄巢的遇见和展望。等到重阳来临,菊花怒放,它冲天的香气会渗透长安城的每个角落。这里对于菊花香气的描写也很是传神,他不是淡香,也不是幽香,而是浓郁的芳香。而且“香阵”二字也说明这不是一两朵菊花,所以这也不是喻指他一个人,而不是对于腐败唐王朝不满的每一个人,这其中表现的是黄巢渴望天下太平的观念。

最后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描写出重阳佳节,菊花遍布全城,似乎给全城披上金甲的壮丽景象。我们从前诗中也能得知,这首诗虽然是咏菊诗,但是托物言志,所以这里的菊花其实也是代表全天下的老百姓,所以这句话也表达出黄巢希望腐朽的唐王朝被取代,老百姓当家作主的愿望。

不得不说,黄巢这首咏菊诗通篇霸气十足,读之便能感受到他的冲天豪气。当时笔者初读这首诗的时候还在感叹,到底是怎样一个奇男子,能够写出这般气冲霄汉的诗作。这首诗传到明朝后,朱元璋也仿写了一首,一样很霸气,也成为了经典,大家且看这首《咏菊花》: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看朱元璋的这首咏菊诗,我们会发现,他在气势上比起黄巢的诗有过之无不及,尤其是“我若发时都吓杀”这一句,更是写得霸气十足,充满了主动进攻的意味。而且黄巢最多就是“我花开来百花杀”,但是朱元璋却是更进一步,百花已经不是他的首要目标,他眼里真正的对手是让百花凋零的瑟瑟秋风,他要在和西风的战斗中怒放,这样的气魄着实令人叹服。

不过如果从文学角度来讲,明显是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更具文学性和观赏性。而且黄巢还有一个身份是私盐贩子,但是有着这重身份的他不仅有才学去参加科举考试,还能写出这般气魄非常的诗文,不得不说黄巢是真的牛。而朱元璋的诗作,则有一种君王的霸气。这两首诗,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以为黄巢的咏菊诗《不第后赋菊》已经够霸气了,谁知朱元璋一模仿作《咏菊》,居然更霸气了
这首千古名诗杀气腾腾,导致中学语文课本不敢收录!
唐朝的掘墓人:黄巢《咏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农民军领袖写出豪迈诗歌,读完之后,让人想笑又想哭
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丨一日一诗
每天一首诗26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