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的“保命诗”,本要斩他的皇帝读完后,不但饶了他还给他官做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年代,期间各路大诗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唐诗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诗仙”李白的潇洒俊逸,“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诗魔”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等各具千秋。而要论写意传神,当属“诗佛”王维,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而且山水画也是造诣极高,被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更是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而他之所以被称为“诗佛”,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生性淡泊,志趣都寄托于山水和佛理之中,呈现出与世无争的状态,他的自我评价都是“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但就是这样与世无争的王维,在暮年时却卷入了一场旋涡。

公元755年末,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当时的唐玄宗只顾着享乐,还未等他搞清楚状况,在次年安禄山叛军便长驱直入攻陷了长安城。唐玄宗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他只能仓皇逃往蜀中。或许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让自己出逃之事第一时间被发现,唐玄宗并没有告知文武百官,而是连夜逃亡。次日百官早朝,却怎么也等不到皇帝上朝,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安禄山俘虏,成了阶下囚。而王维正是其中之一。

王维当时已经55岁,不想卷入这场漩涡,于是他假称患病想以此躲避麻烦。但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怪只怪王维的诗名太盛,安禄山直接遣人将他从长安送到洛阳,拘禁在菩提寺中。也完全没有问他的意愿,便直接委任他做了伪官,王维本是不愿接受的,但是在那样的乱世中哪有选择的余地,要不接受要不人头落地,王维只能屈从。

当时安禄山俘虏的还有很多梨园弟子,攻陷了长安城以后,自然是要大肆庆祝一番,于是安禄山便在洛阳凝碧池大宴一众伪官。宴会上安禄山命梨园弟子奏乐表演,乐声一起,这些梨园弟子不由黯然于人事已非,于是有很多便默然垂泪。这让安禄山大怒,于是便威胁这些梨园弟子谁敢落泪便当场处斩。其中有一位乐师不愿屈从,将自己的乐器砸在地上,面向西方悲哭,而他也被处斩以儆效尤。

当时的王维并没有在现场,他依旧被拘禁在菩提寺中。后来好友裴迪来探望他,说起这件事,他听闻后,心中感慨万千,悲伤难抑,于是便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前三句是描写京城被攻陷后凋蔽的场景。首句描写的是老百姓艰难的生活,民生凋敝,流离失所,处处都是烟尘。第二句是感叹盛世的凋零,皇帝蒙难,百官飘零,不知何日百官才能再次朝见天子。第三句则是描写宫中的荒芜,现在宫中已然是人去楼空,秋风瑟瑟,将槐树叶吹落在空寂的深宫,满目都是凄凉冷清的景象。最后一句笔锋突转,写的是叛军现在的得意忘形,在凝碧池宴饮庆祝。这样的反转和对比前三句,更是加深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悲愤和哀痛,让人读之也不由心有愤愤然。

王维写完这首诗后,依旧在安禄山麾下虚与委蛇,做着伪官。公元757年,唐军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地。而王维也和一众给反贼做伪官之人一起被下狱。按当时的律法来说,这些人都是要处斩的。不过王维却得以幸免。因为他拿出了上面这首诗给皇帝看,皇帝一看,虽然王维做了伪官,但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显然是心向大唐的,于是便没有问责与他。相反还将他封为了“天下梨园大总管”。

不得不说王维的这一经历真的是险之又险,最后能够得以幸免,也多亏了无意间写下的感怀诗,说来也算幸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的传奇:身陷安史叛军中,却凭借一首七绝,在平叛后免于惩处
每天十分钟,搞定文言文(46)王维传
此人陪安禄山造反,失败被抓按律当斩,大唐皇帝却笑了:干得漂亮
大诗人王维竟是无耻叛国贼,靠一首诗,他逃出生天
2019 愿我们的生活平静如水
王维最冷门的一首秋日诗,仅28个字,却救了他一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