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
福阳律师 2020-02-10

简介:于雪律师,法学本科学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现为山东福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擅长各类法律文书书写、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纠纷、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指个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的前提下,提供劳务者因劳务活动而受到伤害,在提供劳务者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损害赔偿时,由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与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不同,前者针对的是雇佣关系内部雇主与雇员即提供劳务者与接受劳务者之间的责任分担,而后者针对的是劳务接受者与雇佣关系之外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责任归责原则上,前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后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案件,多数发生在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农村自建房、装修、装饰等业务中,此类案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提供劳务者一般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接受劳务一方往往不对提供劳务一方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双方忽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频发,造成意外伤害。

2、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一方一般未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几乎都是口头承诺,或者只是经人介绍跟着某某干活或者干某某活等,去留随意性大,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纠纷发生时,提供劳务者往往难以正确确认索赔对象,导致同一受害事实反复起诉,增加当事人诉累。

3、此类纠纷不同于劳动关系,提供劳务者不能如劳动者因工受伤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接受劳务者也无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分散用工风险,发生事故时接受劳务一方经常无力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难以获得赔偿,造成此类案件上诉率高、上访率高、执行难等,矛盾尖锐,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原告在劳务中受到伤害是事实,其作为受害人有权要求被告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本案被告并无直接的加害行为,不存在直接侵权但被告是接受劳务者,原告是为谁提供劳务,故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十五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 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的解释论:以《侵权责任法》第35条为中心
关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适用法律问题代理词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小议容易混淆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与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纠纷案由
人损司法解释与侵权责任法冲突-----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归责原则的变化
昭明观点|民法典视角下个人与非个人之间因劳务关系发生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