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王爱国‖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可爱的故乡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是我可爱的故乡

文/王爱国


三月的春天到了,又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仿佛又听到了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花环抱着秀丽的村庄……”那首悠扬动听的歌声。欣赏着美丽的桃花,回想着蒋大为的歌声,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桃花盛开的小村庄,我的故乡大徐镇江岙村。
我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沿海小村,全村只有八十来户人家,村庄虽然不大,但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小小的村庄依恋着青山绿水,田园怀抱着村落,村庄的远方又连接着辽阔的海洋。在五六十年代还是一个十里八乡很有名气的桃花村。记得在那个时候,村庄后面的一块块山坡地和一处处乱石岗上,以及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以桃树和李树为主的果树。全村八十来户人家,每家每户基本上都种有很多桃树和李树,少的十几棵,多的几十棵,而且果树的种类也很多,有“五月桃、喊彩桃、狗乌桃、金堂李、茄皮李、红珠李”等等。每到百花盛开的的春天,村庄的所有果树都会陆陆续续开放,一眼望去,粉红色的桃花映衬雪白的李花,雪白的李花夹杂着粉红色的桃花,彰显得五彩缤纷,犹如一片花的海洋,把整个村庄都淹没在花海里,不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对我村的桃花景色惊叹不已,赞口不绝,凡路过我村的客人都不禁顿足直呼:“美”!就连我们自己都感觉到仿佛像是生活在童话世界的仙境里,尽管那时村里的人们很贫穷,但能够生活在一个“桃李满园果飘香,后听山风前听浪”的小村庄里,倒也觉得平静和幸福。

我们那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把这些果树取名“五月桃”,“喊彩桃”,“狗乌桃”,“金堂李”,“茄皮李,“红珠李”那么个古怪的名字,我曾经查阅过很多果树资料,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想可能与水果的成熟期与长像有一定关系吧。比如说“五月桃”,是因为它成熟的季节正好是五月份,所以叫它 “五月桃”;又如“金堂李”,它成熟的时候看上去是青的,但里面的果肉却是红色的,而且还带着一些金黄的色彩,在阳光下看上去金黄清透,可能是这个缘故才叫它为“金堂李”;还有“红珠李”,它成熟后从果肉到果皮都是紫红色的,而且红珠李特别能结果,所有的枝头都会结出满满的李子,看上去像是佛家子弟身上佩戴的一串串佛珠,大概由于这种原因,所以叫它为“红珠李”。

我们那个村是从哪一年开始种植这些水果的,也无人去考证,反正自从我记事起村里就有那么多的果树了,我也不知道这些果树苗从哪里来的,我只记得在我小时候,每到春天快要来临之前,就开始跟着父亲到地头边去玩,父亲在嫁接果树我在旁边看,有时候还帮父亲递递这个拿拿那个,一来二去我从小也学会了嫁接果树的技巧,而且成活率还比较高。

@

那个时候我家就有三十多棵水果树,有桃子树也有李子树,但在那么多的果树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嫁接的那棵果树了。那棵果树是在一次跟着父亲来到山脚下嫁接桃子树时,看到在乱石堆里长着一棵有小水杯那么粗的野桃树,我叫父亲把树干锯断,拿着父亲用嫁接果树的工具,学着父亲嫁接果树的方法,在同一棵果树上嫁接了月桃、喊彩桃和金堂李等三种水果。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当我拆开包着的稻草一看,想不到三种树苗都成活了,而且在各种树苗上还开放着一两朵不同颜色的花朵,有粉红色的,有紫红色的,有白色的,看上去真的是美不胜收,连父亲也夸我嫁接得那么好。果树没有几年就长大了,每当开花的季节,我嫁接的那棵果树,仿佛像一只插满各种鲜花的大花瓶,鲜艳夺目,每到果子成熟的时候,结满了不同颜色的果子,把树枝压得弯弯的,好像向我深深的弯腰鞠躬致谢似的,我感到特别的自豪和开心。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不得不说桃花盛开的春天是最为浓烈的。那些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李花,远远看上去姹紫嫣红的一大片,让人赏心悦目。但又谁能知道在这桃花美丽的背后有着多少的辛勤和付出呢?说实话,每当桃子和李子成熟的那段日子里,也是我最辛苦最烦恼的岁月。一旦到了桃子和李子成熟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各家各户都要把成熟的水果卖出去,那个年代全村连自行车都没有一辆,不像现在那样可以用小车推,汽车拉,上网卖,那时只能用两个肩膀挑着水果到集市或挨家挨户去叫卖。为了给家里多挣些钱,正在读书的我虽然只有十三四岁,当然也免不了参加卖水果的大军队伍。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就跟着父母亲和哥哥姐姐他们一起去摘成熟了的桃子或李子,装好箩筐和篮子后,等到第二天凌晨的一二点钟就要被父母亲叫醒,我就得挑着两篮满满的水果,跟着父亲和哥哥他们与村里的人们一起到几十公里外的爵溪镇或到县城集市上去卖。

@

在卖水果的那段日子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星期天,那样的话就可以自己把两篮水果卖完后跟着大人们一起回家,不用半夜三更一个人胆战心惊地赶回家上学了。如果不是星期天的话,我只能把那两篮水果送到目的地后交给父亲去卖,自己还得要连夜翻山越岭的赶回家上学读书去。那个时候我虽然只有十几岁,也不知道从那里来的胆子,深更半夜孤零零的一小孩子,要跨过坑坑洼洼很长一段寡妇塘堤(据说这条用石块铺垫的海堤是寡妇修建的,故称:寡妇塘堤),最要命的是还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大山,那密集恐惧的树林,阴森森的羊肠小道,让人胆战心惊,到了山顶,走过山顶上的牛仗岙小村庄,还要再跌跌撞撞地摸黑下山才能回到家。那一路上深山老林里的蒙鹰嗡嗡地发出凄凉的叫声,不知是什么动物,在树林柴草丛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但我只能壮着胆,低着头尽管急匆匆赶路,心里牢牢记住父亲的一句话:“你只管向前走不要回头看,脚下柴草的响动,那是祖宗在保佑你的声音。”我常常回想起来那段岁月,连我自己都佩服自己的胆量,如果是现在叫我半夜三更再去走那些夜路,也会感到害怕。

我认为,人的很多能量是被生活的环境和条件逼出来的,很多智慧和生存的技巧也是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例如我从小不得不去走那段夜路,从小不得不跟着大人们挑着水果窜街走户的卖水果那样,那是因为家里穷,不得不出去挣钱。又比如我卖水果与大人们不一样,他们是用称来称多少钱一斤,而我却不想用秤,也不想麻烦用秤来称,称了还得算账,我卖桃子或李子都是论个卖。那是有一次一个小孩子跑过来对我说:“小哥!我一毛钱能买桃子吗?”我一想反正是卖,就说:“能买,如果你要买桃子,大的可以买一个,小的可以买两个。李子大的可以买两个,小的可以买三个。”那个小孩挑选了两个小的桃子后高兴地走了,接着和他一起玩的孩子们都过来买了,不到半天的工夫桃子就卖完了。从中我得到了启发,从此我就开始论个卖桃子和李子。用这种方式样卖小孩子最喜欢,因为城里的孩子和咱农村的孩子完全不一样,城里的孩子多数有压岁钱,如果用称来称,小孩子买一个两个的太麻烦,而且孩子买多了也吃不完,也没有那么多的钱,论个卖又简单又方便,而且也没有少挣钱,有时候还比用称卖挣得多,这是我在卖水果中得出来的经验。卖水果虽然又苦又累,但当我每次卖完后,看看自己口袋里都是哗啦啦声的零钱,那些辛苦和劳累早就无踪无影了,一脸的都是快乐和微笑,别提有多高兴了。

@

如今的老家,经过了多年的变化,村庄里的环境变得优美了,原来的茅草屋,小瓦屋变成了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村庄里的大小道路,犄角旮旯都铺上了水泥路,家里家外,大路小巷干净得一尘不染,但是桃树和李树不见,没有了昔日桃李满天下景象,再也看不到在我童年时代那个百花盛开的村庄了。

  



 【作者简介】 


王爱国,浙江省宁波市人,转业军人,现在象山工作。爱好散文、诗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桃》爱也无由
老人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何解?杏怎么伤人了?
素食新说:盛夏小心出现各种“水果病”
在农村为什么都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地下抬死人”
民谚趣谈:为什么说“桃养人,杏害人”?(段桂阳)
桃子之诸多面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